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我說錯别字

我說錯别字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4 23:45:45

在那些年我們一起學過的魯迅先生的小說《故鄉》中有一段經典描述:

“其間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項帶銀圈,手捏一柄鋼叉,向一匹猹用力地刺去。”

但其實,“猹”這個字是魯迅編出來的!

注釋援引魯迅先生于1929年5月4日給舒新城的信介紹道:

“‘猹’字是我據鄉下人所說的聲音,生造出來的……在想起來,也許是獾吧。”

我說錯别字(你寫錯字就是錯别字)1

的确,古代文獻中并無“猹”,或者同形字的身影,這就是魯迅先生自己發明的一個字。

除了倉颉,其實曆史上造字的人還挺多,給你舉幾個有名的例子。

武則天造“曌”

《資治通鑒》記載,永昌元年十一月(公元689年),鳳閣侍郎宗秦客改“照”、“天”、“地”、“日”、“月”、“星”、“君”、“臣”、“載”、“初”、“年”、“正”等十二字獻給武則天審核,武則天照準。其中照就是瞾,武則天将其用作自己的名字。

曌的意思很簡單,日月當空,普照天下。

我說錯别字(你寫錯字就是錯别字)2

傳說武則天造了很多字,通過考古研究河南省新安縣《千唐志齋》的一千一百九十三塊唐代志石中,發現了一百五十四塊武周時期的志石。最終确定武則天制造了19個字

武則天造的這些字,唯一留下來而保留在字典中能找到的,就是她名字中用的字——“曌”。據說,武則天很喜歡這個名字,還寫了一首詩:“日月當空照,則天長安笑。一朝做皇帝,世間我最傲。”

王安石造囍

宋代著名政治家、文學家王安石,在推行維新變法失敗後,朝廷上下,群起圍攻,羅織了數以百計的罪名。據說,其中有一條奇特罪名竟是:“自比倉颉,妄造囍字!”那麼,王安石究竟是如何妄造“囍”字的呢?說來倒有一段頗為有趣的轶事奇緣。

王安石結婚那天,新郎新娘交拜天地,鼓樂喧天,熱鬧非凡,自不必說。正在此時,大門外人聲鼎沸,金鑼聲脆,傳來了金榜題名的捷報,王安石心花怒放,樂不可言,便在大紅紙上“刷刷刷”地寫下了一個特大的“囍”字,以示喜上加喜,雙喜臨門!

進得洞房,王安石掀開了新娘的紅紗巾,喜滋滋地說:“娘子,請看我剛才寫下的雙喜連體字——囍!”新娘看了,略一思忖,道:“夫君,你離開古人而杜撰,恐遭世人非議啊。”“哈哈,古無今有,古錯我改,世道哪有不變不動之理!”此時,王安石早已胸懷改革的志向,又何懼于一個新字的創造!

我說錯别字(你寫錯字就是錯别字)3

當日新娘子道出了造字之弊,後來引為政敵陷害把柄,不能不說是新娘子有先見之明,這都是後話。

由于王安石創制的“囍”字通俗易懂,寓意吉祥,所以,很快便在民間流傳開來,每逢辦喜事,都會貼上大紅“囍”字。到了現代,“囍”字的使用更為廣泛,不少商品都用它做商标。

齊白石造烤?

據說北京西城宣武門内大街有一家著名的“烤肉宛”。内有齊白石所書的一個宣紙招牌——“清真烤肉宛”。因其為白石老人所書,特别寶貴,故商家将所書招牌鑲嵌在鏡框子裡。

這其實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并不能說明“烤”字為白石老人所造。然而在正文與題名之間,還夾注了一行小字,曰:“諸書無烤字,應人所請,自我作古”。“自我作古”可不得了,從此以後,“烤”字就被廣泛使用,并被收入了字典。

我說錯别字(你寫錯字就是錯别字)4

在《中華大字典》(1931年)、《辭源》(1979年)、《辭海》(1989年)、《漢語大字典》(1988年)中,有“烤”字,但是都沒有指出“始見書”。

但是,《漢語大詞典》(1991年)指出,“始見書”是《紅樓夢》第四十二回:“粗磁碟子不拿姜汁子和醬預先抹在底子上烤過,一經了火,是要炸的。”《乾隆抄本一百二十回紅樓夢稿》寫于1784年。

後來又發現,清潘榮升《帝京歲時紀勝》中有“烤羊肉”的記載:“燈火熒輝,遊人絡繹,焦包爐炙,渾酒樽篩,烤羊肉,熱燒刀,此又為遊人之酌具也”。此書刊于乾隆二十三年,即1758年,比《紅樓夢》早二十六年。

雖然烤字不是齊白石首創,但是這“烤”字他可能以前沒有用過和見過的,他自己苦思冥想才創造了這麼一個字!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