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過施工的都知道,主體結構進展到一定的高度後,一般是總高度的1/3-1/2高度,就得開始二次結構的施工,目前來說,二次結構填充牆的材料有很多種,比如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輕質隔牆、燒結多孔磚等等,使用最廣泛的應該就是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了,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加氣塊施工時有哪些注意事項,規範上規定的标準做法如何!我給大家精确到哪本圖集的哪一頁了!主要參照的圖集是13J104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闆材構造 。
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填充牆
作為一名施工管理人員,标準做法心裡必須要清楚,隻有這樣在現場的管理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現場實際能按規範去施工的可以說是九牛一毛也不誇張,但是管理再怎麼放松,都必須有一個底線,這個底線的由來就是對規範的理解和積累的經驗,至少保證現場不會出現嚴重的質量事故,言歸正傳,咱們來聊聊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填充牆的施工工藝和相關的注意事項。
1、關于混凝土反坎的規定(13J104,A2頁,2.11條)
由于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屬于輕質材料,内孔隙率較大,吸水性強,所以有水房間牆體采用加氣塊時,牆體根部必須設置混凝土反坎。13J104,A2頁,關于有水房間的規定,衛生間、浴室等有防水要求的内牆,根部應做坎牆,坎牆應采用C20混凝土,内配鋼筋,高度不應小于150mm,宜為200mm。
13J104,A2頁,2.11條
規範這裡要求做反坎的位置不太齊全,具體大家可以在圖紙上結構設計總說明中去找,設計一般會在上面做明确規定,一般來說,廚衛間、水電管井、外牆根部都必須要做反坎,反坎高度根據設計要求進行施工。
陽台外牆根部反坎
衛生間牆體根部反坎
2、牆體灰縫要求(13J104,A1頁,2.1條)
當使用砌築砂漿時,砌體的豎向灰縫寬度和水平灰縫厚度宜分别為10-15mm和8-12mm。當使用粘結劑時,砌體的豎向灰縫和水平灰縫厚度宜為3-5mm。灰縫應橫平豎直、砂漿飽滿,正、反手牆面均宜進行勾縫。砂漿的飽滿度不得小于85%。橫向灰縫的一次鋪灰長度不應大于2m,豎向灰縫應采用臨時内外夾闆夾緊後灌縫。
13J104,A1頁,2.1條
牆體砌築完成灰縫示意
3、牆體拉結筋要求(13J104,B2頁)
(1)拉結筋數量
當填充牆與構造柱、剪力牆或柱相連時,應設2φ6@600的拉結筋,拉結筋沿牆高每隔500mm(600mm)配置2根,當牆厚大于250mm時,應配置3根。
(2)拉結筋的長度
當抗震設防烈度在6度及6度以下時,拉結筋伸入牆體内的長度不宜小于700mm,多層建築7度時宜沿牆全長貫通,高層建築7度及8度時應沿牆體全長貫通設置;
(3)拉結筋的連接方式及搭接長度
當牆體拉結筋采用焊接接頭時,單面焊長度10d,采用綁紮搭接時,搭接長度55d且不小于400mm,搭接區段不少于3道箍筋。
13J104,B2頁
注意事項:現在某些工地為了便于砌築施工,因為現在使用專用砌築砂漿,牆體灰縫較小,使用拉結筋就必須多一道拉槽的工序。所以就将拉結筋換成了L型鐵件,但是規範規定:《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闆材構造》13J104,B12頁說明,隻有非抗震區内牆可用L型鐵件代替拉結筋,外牆應全部使用拉結筋。
13J104,B12頁
所以大家注意,也可以用L型鐵件代替拉結筋,但必須是非抗震設防區的建築工程,但是一般很難遇到,所以大家還是按常規做法來做吧,以免造成大面積返工。
L型鐵件
4、填充牆水平系梁設置(13J104,B2頁)
填充牆水平系梁
(1)内牆
在半層高處設120mm厚水平系梁(配4φ8主筋,φ6@250拉筋), 遇有門窗洞口時,伸至洞口邊。中部設通長混凝土腰帶,如圖六。當填充牆以及磚砌女兒牆頂部無梁或闆時,必須按圖六在牆頂設置壓頂圈梁,縱筋端部錨入砼柱、牆内La。
(2)外牆
外牆設置C25通長現澆鋼筋砼水平系梁,高度120mm,外牆窗台标高處設置C25通長現澆鋼筋砼窗台壓頂梁,高度120mm,寬度同牆厚,縱向鋼筋 4φ8,箍筋φ6@250;水平系梁縱向鋼筋采用綁紮搭接時,可在同一連接區段搭接,搭接長度50d,即400mm,搭接區段内不少于3道箍筋;
5、構造柱(13J104,B2頁)
(1)構造柱的設置
構造柱定位詳建施圖。如建施圖上未标注,施工中按以下原則設置:牆長大于5米時,增設間距不大于3米的構造柱;砌體端部無約束時必須增設構造柱;砌體女兒牆内應設置間距不大于2.5m的構造柱。
13J104,B2頁
(2)構造柱的規格及配筋
構造柱斷面為牆厚×200mm,縱筋4φ10,箍筋φ6@200,構造柱上下兩端各600mm長度範圍内,箍筋間距加密100mm;構造柱縱向鋼筋采用綁紮搭接時,全部縱筋可在同一連接區段搭接,鋼筋搭接長度50d,即500mm。
13J104,B2頁
(3)構造柱的施工
馬牙槎
構造柱處應留設馬牙槎,馬牙槎留設應先退後進,進退均為60mm,高度200mm。砌體填充牆與構造柱連接使用拉結筋,澆築構造柱混凝土之前,必須将模闆内及構造柱根部的落地灰、磚渣和其它雜物清除幹淨;支設模闆時應沿馬牙槎口邊滿貼海綿條以防止澆築砼時産生漏漿,導緻混凝土出現蜂窩、麻面等現象;在澆築構造柱混凝土時,應采用人工振搗和振搗棒相結合的方法,利用振搗棒搗實構造柱的柱中心部位混凝土,利用人工振搗密實與砌體接觸的部位混凝土,在任何情況下振搗棒都應避免觸碰牆體,嚴禁通過砌體傳振。
馬牙槎的留設
6、門窗洞口的過梁(13J104,B24)
門窗洞口以及寬度大于300mm的預留洞口頂部設置鋼筋混凝土過梁,過梁伸入兩端牆體長度不小于250mm。具體過梁的配筋因跨度的不同配筋會有所不同,應根據圖紙結構設計總說明的相關規定進行施工。
(1)當洞口寬度大于等于2.1m時
13J104,B23頁
(2)當洞口寬度小于2.1m時
13J104,B23頁
7、植筋
根據規範:《混凝土結構後錨固技術規程JGJ145-2013》P62,植筋的最小錨固長度Lmin,對受拉鋼筋,應取0.3Ls、10d/和100mm三者之間的最大值;對受壓鋼筋,應取0.6Ls、10d和100mm三者之間的最大值。
植筋深度相關要求
8、砌體塞頂
填充牆在砌築完成後應靜置14天,沉降穩定後方可進行塞頂。塞頂有兩種方式可供選擇:
(1)填充牆内牆砌築至梁底時,應留有30-50mm的空隙,用C20膨脹細石混凝土分2次塞實;
(2)填充牆砌至梁底時,應預留80-200mm空隙,根據斜砌需要把磚砌成平行四邊形,斜砌角度為45-60度,逐塊斜砌擠緊,兩端、中間用三角形混凝土預制塊砌築。
填充牆頂部處理說明
斜砌法塞頂
9、施工注意事項
(1)牆體的搭接:牆體搭接:磚砌體的轉角處和交接處應該同時砌築,嚴禁無可靠措施的内外牆分砌施工。對不能同時砌築而又必須留置的臨時間斷處應砌成斜槎,斜槎水平投影長度不應小于高度的2/3。無法留斜搓施工而一定要留直搓時(直搓必須做成凸搓),留直搓部位必須按規定放置拉結筋。
(2)非承重砌體應分次砌築,每次砌築高度不應超過 1.5m,應待前次砌築砂漿終凝後,再繼續砌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