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更換智能電表後家裡的電費

更換智能電表後家裡的電費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03 12:42:38

前幾天在網上看到一篇關于供電局更換智能電表的文章,文章隻是一篇普通的說明文,但精彩的卻是網友留言。自古評論多大神,某些評論腦洞大開,想像力之豐富超出《星球大戰》,也有比較理性的,無可奈何的,但少數建設性的評論不由得讓人眼前一亮,請一一看來。

更換智能電表後家裡的電費(更換智能電表後)1

智能電表

首先是換了智能電表後,芬芬吐槽說電費多了。

“我們這裡也這樣,換了電表,電費狂漲。”

“我們這裡也是用了智能電表後電費比原來高一倍左右,絕對有問題。”

“現在的農村也是這心聲,自從換了智能,電費向上翻。”

更換智能電表後電費多了,這本就有很多原因,比如:1月初抄了老表的度數,電費100元。1月中旬更換智能表并記錄老表度數,2月的電費就是老表半個月的電費50元,用電量隻有半個月的電費自然就少了,對于用戶來說,電費少了不會說什麼。但到了3月,新表走完更換電表的流程開始計量,那3月的電費其實就是一個半月的電費150元,當然就高啦!這種情況在農村供電所中非常普遍,但就有少數用戶說一樣的用電,上月隻有50元的電費,換了電表後本月電費漲到150元,就是換表造成的,怎麼解釋也不管用。

智能電表的“快”,還有許多原因,比如老舊表計量不準、智能表計量更準确,家裡電器待機等等,這些供電部門也沒少解釋,也有理解的,就有網友評論:

“充電器在插座不拔,電視機的,機頂盒的,路由器的,光貓的,都會走電。”

但也有不理解的,于是就想出了很多智能表為什麼”快“的歪理。

“現在的電表都是跑的快,電霸!壟斷的結果。”

把電表快的原因歸為壟斷,這位的腦回路特别!說電力為壟斷行業的,因為它們隻看見要用電隻能找供電局一家,沒有第二家可找,不象開車加油,不加中石化,還可以加中石油,也有不少私人開的加油站都可加油。

但用戶們不知道的深層原因是,對于普通居民,除了用戶比較集中的城市、鄉鎮居民集中地供電部門可以多少賺點錢外,多數農村地區因用戶分散,用電量少,供電線路長等原因,大多是在賠錢,現在很多農村地區一個台區的線路設備三十萬左右,常常隻供幾十戶人家用電,還有很多架設幾百米線路就為了兩戶人家用電的情況,每月幾千到萬把的電費,除去向發電廠買電的本錢,人工成本,線路損耗,維護等等,五十年也回不了本。但農村的供電線路能運行五十年嗎?一般二十多年就得更換。如此賠錢的生意有誰會來搶,這就造成了居民用戶想入戶用電隻能找供電局一家,供電局是“被壟斷”,因為國企的社會責任大于經濟責任,解決用戶的用電問題比賺錢重要,所以再賠錢也必須幹。

在能賺錢的城市地區,供電局的電杆,電線,變壓器等等像蜘蛛網,同一條街上如在有一兩套其它電力公司的供電線路,大家想一下會是什麼樣子(幾家通信公司的通信線路在一起已亂成一團麻,如是有幾家更複雜的供電線路在一起……,自行想像),在寸土寸金的城市想多找一條能架電線的通道是多困難,不但影響市容,多套不同公司的電力線路并行還非常危險,并且還會造成很大的浪費,電力線路的建設低壓線路一公裡十多萬,可比拉通信線路貴多了,所以因為供電行業的特殊性,同一地區不應由多家公司供電,居民用戶的供電不得不由一家“壟斷”。

對于能多賺電費錢的專變、廠礦等用戶(比如一個正常生産的煤礦,其用電量相當于大半個鄉鎮,用電單價還比居民用電高,線路損耗、線路維護由煤礦責任),事實上早就不是供電局一家壟斷,有很多大用戶已是直接向發電廠買電(多數發電廠可不是供電局的産業),跳過了供電局。還有發電、輸電、售電早就不是一家壟斷的了。

所以電表“快”與壟斷是沒關系的兩個概念,但供電公司是企業,當然要賺錢,于是又有網友如此評論:

“很正常,因為供電所可以操控電表度數,要不然供電所怎麼賺錢。”

“智能電表可以遠程遙控,随意改變電表數字。”

“電費不能漲,那隻能在電表上面做文章啦!”

操控、遙控,在電表上做文章!這個腦洞開得更大,幹了幾十年的老電工,第一次看見這種“神回路”,是不是老電工落伍了,跟不上科技的進步?

電表從出廠到用戶家,其中有多重檢查把關,不可能有人能在電表上動手腳,供電部門也常常科普,但也有奇葩出現,有人評論:

“不是廠商生産加速,是電力公司自己調的,不信你在外面買電表,電力公司就不會用你的,他要用他調過的表,我做水電的,這内幕我知道的。”

不知這家夥那來的“内幕”,電力公司是國企,國企的員工調快了電表,多得的錢是企業的,自己冒着違法的風險不多得兩文,這種損人不利己的瘋子行為不知誰會幹?如要調快電表,隻調幾十上百家多得的一點錢就像大海中的一滴水。對供電部門萬億的用戶來說來說太少,沒有多大意義。如電表數量調得太多,那決不是幾個人可辦到的事,應是要成千上萬的人參與其中才可辦到,如是上萬的人參與調快電表,在現今的信息時代,怎會騙得了大衆,不被世人所知?

有人對定期更換電表有疑問:

“這幾年隔不長時間就換電表,電力裡面利潤太深厚了吧!”

人造的機器總會老化、過時,家裡電視換大了,洗衣機換全自動的了,手機也換了,那電表為什麼就不能換,由機械表換為智能表、換個更先進的為什麼就不行?并且定期更換電表本就有國家文件規定。

也有對供電部門的解釋半信半疑的網友想出可行的辦法測試。

“可以找第三方檢測。”

這個沒毛病,有國家計量檢測資質的單位都可以。

“在家裡進口裝個電表,看看到底差多少。”

這個辦法更簡單,但得先保證家裡進口裝的電表計量準确。

也有說供電部門是“電霸”,因為:

“想換什麼表就換什麼表,不用跟你商量。”

你到市場買肉,賣肉的換了個電子稱是不是也要跟你商量?電表是供電部門的産權,更換自己的東西為什麼要跟你商量?不同的是你對這家賣肉用的電子稱不放心,可以換一家買肉,但要用電隻有供電局一家,沒法換。于是又有人評論:

“電表是電力公司的,不允許自己買,你說為什麼?”

買肉時可以自己帶把電子稱,看看賣肉的電子稱準确不,但如要自己買塊電表用好像供電局不準。

在供用電關于入戶安裝電表的規定裡(這個規定不是由供電部門制定的,而是省市一級政府的文件),用戶隻需交入戶費,供電部門必須提供包括電表在内的物資,也就是說電表必須由供電部門提供。但如用戶一定要自己出電表可不可以?本人沒有找到相關文件。本人贊同“法無禁止皆可行”,看來用戶也可用自己買的電表,現在的問題是供電部門根本就沒有“用戶用自己買的電表入戶的操作細則”。不知那個地區的供電部門可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本人認為,如同意用客戶自己買的電表入戶,有幾大好處:

1:對電表的“快”不在有山多的理由。

2:解除用戶對供電部門随意更換電表的誤會。

3:讓用戶多個選擇。

4:打消用戶擔心電表被供電部門動過手腳的想法等等。

但前提是用戶自己買的電表必須是供電部門認可的型号,合符供電部門電網智能化的要求,有合格的出廠身份,并經供電部門檢測合格。不能拿塊一二十年前淘汰的老古董電表要求供電部門入戶安裝,那可不行。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