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源遠流長,曆史悠久,在我國幾千年前就存在,後面随着時間的流逝,歲月的洗禮,茶像金子一般,從古至今就被不同朝代喜愛着,茶在這個過程中,慢慢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它不僅是一種飲用的茶,而變成了大家熟知的一種文化,漸漸就有了屬于自己的茶道,而關于茶,我們總體分為六大種類,每一種茶都有屬于自己的基本知識。
普洱茶
我國産茶是大國,各地都有不同的名茶,總體分為綠茶、紅茶、黑茶、白茶、黃茶、青茶,而每一種茶都有其自身的茶性,綠茶是一種未發酵茶,在制作的過程中需要經過殺青、揉撚、幹燥三步驟來完成,對于它的茶湯,則是香氣高,味道的話稍微苦澀,而品種的話分别由西湖龍井、洞庭碧螺春、黃山毛峰、廬山雲霧等。紅茶,則是一種全發酵茶,它會經過凋萎、揉撚、發酵、幹燥四個步驟制作而成,典型特征為茶紅、湯紅、葉紅,味道飄香醇厚。那麼就有小種紅茶、功夫紅茶、紅碎茶、祁門紅茶、滇紅。
紅茶
黑茶,就是一種後發酵茶,它會經過殺青、揉撚、渥堆和幹燥四個步驟制作,黑茶的顔色是黑色而且比較有光澤,而茶湯的話是濃黃透明,茶葉可有香氣,陳茶具陳香,而它的品種的話分别有雲南黑茶(普洱茶)、湖南黑茶包括茯茶、千兩茶、黑磚茶、三尖等。
泡出
接着我們繼續來說白茶,白茶是一種微發酵茶,而白茶的制作過程是采摘、凋萎、烘幹、保存四個步驟,相比其他的茶是比較自然簡單,成茶茶葉牙毫完整,銀白相間,茶湯為杏色或淺黃,味道香甜爽口。而它的品種有白毫銀針、白牡丹、貢眉、壽眉等。黃茶,卻是一種微發酵茶,它和綠茶的制作過程是比較相似的,隻是它需要“悶黃”,這也是它形成黃茶特性,黃茶黃湯,香氣清且高,味道甘甜醇厚。主要品種有北港毛尖、霍山黃芽、君山銀針、蒙頂黃芽、遠安黃茶、溫州黃湯、皖西黃大茶、廣東大葉青等。青茶,大家可能不怎麼熟悉,但是一說烏龍茶,相信大家是比較熟悉的,它的制作過程經過采摘、萎凋、搖青、炒青、揉撚、烘焙。青茶條索粗壯,黃綠相交,茶湯呈黃色,味道醇香。主要品種有鐵觀音、黃旦、本山、毛蟹等。
白茶
說完了六大茶類的茶性知識,下面我們繼續來看看他們的沖泡講究,這幾類茶的沖泡問題,品類不同,沖泡的方法也不一樣,這主要根據他們的茶性來選擇,如綠茶,沖泡最佳水溫則是75-80℃,适合用玻璃杯泡和蓋碗泡茶。紅茶,最佳的水溫95-100℃,一般用紫砂壺、青花瓷、汝瓷、玻璃茶壺來沖泡。黑茶,最佳的水溫90-100℃,紫砂壺茶具。白茶,最佳的水溫75-80℃,紫砂壺茶具和白瓷蓋碗沖泡。黃茶,最佳的水溫85-90℃,玻璃杯茶具和蓋碗茶具沖泡。青茶,最佳的水溫95-100℃,白瓷杯、紫砂壺和蓋碗泡茶。随着氣候不斷變冷,泡一壺暖茶,暖和一下自己的身體也是不錯的選擇,喝一杯茶,偷得浮生半日閑,豈不樂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