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電子書(電紙書)的發展,一個新的問題又擺在了大家的面前:讀書,到底是電子書(電紙書)好,還是紙質書好?
電子書:數據文檔,如PDF、微信讀書,屬于軟件;
電紙書:顯示設備,如Kindle,屬硬件。
不得不說,電子書(電紙書)是有很多優勢的,它們成本低廉、儲存海量、攜帶方便,而且如今的墨水屏還可以像紙一樣護眼。
相比起來,紙質書又貴又重,存放、攜帶都不方便,遇上個出差、搬家什麼的,立馬能讓人感覺到什麼是“知識的重量”。
盡管如此,我個人最終還是選擇了紙質書。因為閱讀紙質書可以調動多維度感觀,而同時調動多維度感觀參與正是學習的秘密。
(請習慣用電子産品的朋友稍安勿躁,我本人并不排斥電子産品,我隻是用一些科學知識去解釋自己的理解)
想想看,當我們拿起書的時候,它們都是有自己獨特的封面、形狀、重量、視覺色的。
當我們翻動書的時候,也能體會到翻動書面的手感,聽到沙沙的聲音,甚至能聞到淡淡的書香味。
所有這些都能調動自己的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參與其中,這種體驗可以讓我們更容易産生觸動、加深印象。
而電子紙(電紙書),比如Kindle,它永遠是一個黑黑的小薄盒,這個樣子代表了所有的書,也統一了所有的操作體驗。
在這裡,你想不起《原則》是一本黑色封面的厚厚的大部頭,《動物莊園》是一本黃黃的小薄冊,也感受不到每本書的高矮胖瘦。
在這裡,所有的顔色都是黑灰的,不像在紙質書中有很多彩圖标識。
在這裡,所有的操作都是單維的點擊,不像紙質書需要啟用捧、托、壓、抿、翻等多個運動腦區。
在這裡,顯示屏大小是固定的,一旦縮放了字體大小,每頁顯示的内容就會不同,文字看起來“居無定所”。
但紙質書的内容都在固定位置,你很容易想起某段内容大概在書的前三分之一某頁的左上角位置。
這種“快速定位”的好處,對于經常寫作查找資料的人來說是非常有用的,因為你在那裡做了折角記号并寫下了筆記。
說起讀書的時候做折角記号和寫筆記,我認為這也是紙質書的另一大優勢。
我喜歡在書中觸動自己的地方用熒光筆劃上橫線,并視情用點、圈、勾等符号加以标記。
摘自:周領《關于閱讀,這是我目前能想到最全的》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