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壯族織錦貢品

壯族織錦貢品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8-15 15:57:17

土家織錦常用的色彩是一對對互相獨立而又分離的鮮豔原色。充當嫁妝是土家織錦的重要功能之一,所以人們會刻意追求鮮亮、跳躍、喜慶的感覺。而傳統土家織錦多用植物、礦物類的染料,這種圖案在長時間使用後,容易褪色,為了延緩褪色,留住豔麗,人們也會傾心于醒目的色彩。

壯族織錦貢品(壯族織錦的每種花紋竟然都有講究)1

絲綢、刺繡、印染可以把圖像上的物體形象描繪得精緻寫實,但是土家織錦卻受載體所限,無法還原自然。所以,土家族民間藝人就機智地利用化圓為方的平面設計原則,把對客觀世界的主觀感覺表現在抽象圖案中,是謂以大自然表現大自然。

世世代代,同處莽莽武陵山區,土家族與其他諸多西南少數民族生存和發展的“自然場”高度一緻,這決定了其文化必然趨同。正如湖南織錦專家汪為義、田順新等人在相關研究中談到的,雖稱謂不同,苗錦中的多種紋樣圖案均能在土家錦中找到對應的紋飾,這正是地域文化現象趨同的産物。

壯族織錦貢品(壯族織錦的每種花紋竟然都有講究)2

凡是由彩線織就圖案的織物,都能統稱為“錦”。從“錦上添花”“前程似錦”等成語就能看出,錦是一種相當古老而美好的東西。三千多年前的周朝絲織物中,就已經有錦,五色燦爛,華麗異常。之後漢、唐、宋、元各朝,宮廷都有專司織錦的機構。絲織物從來昂貴,加上繁複的工藝,意味着絲錦隻能是權貴專享。錦的種類也有很多,比如南京雲錦、四川蜀錦、蘇州宋錦、杭州織 錦等,這些織錦大多用絲,甚或用金線,華貴異常。而壯、傣、瑤、侗等少數民族的織錦工藝,多用棉,甚少用絲。

壯族織錦貢品(壯族織錦的每種花紋竟然都有講究)3

從手法上來說,土家織錦倒是和蘇州宋錦類似,都是采用“通經斷緯”的方式。所謂“通經斷緯”,就是通過緯線顯色,屬于緯錦(蜀錦則屬于經錦)。“經花”是中國最古老的織花工藝,早被時代所取代,而土家花帶卻展現了一個“通經通緯”的“經花”典型,有織造“活化石”之稱。“機床低而小,布絹闊不盈尺”是對傳統織機及織錦的真實描寫。在多處漢代畫像磚上,我們都可以見到兩千多年前漢代斜織機的形象,它們與西蘭卡普的腰式斜織機驚人得相似,其杠杆原理、綜線運用等都可為織造科學的研究提供依據。

壯族織錦貢品(壯族織錦的每種花紋竟然都有講究)4

土家織錦的技藝流程主要由紡撚線、染色、捯線、牽線、裝筘、滾線、撿綜、翻篙、撿花、捆杆上機、織布、挑織等12道工序組成。其最獨特的地方在于,它是“反面挑織”的。也就是說,面對着織錦人的,是錦的反面,人要“眼看背面,手織正面”。

壯族織錦貢品(壯族織錦的每種花紋竟然都有講究)5

雖說織錦是一項程序性極強的工作,但在具體操作中又有相當的偶然性。挑起成束經線、數紗、夾色緯等動作,憑的是經驗和感覺,必須随機應變。因此,即使是織同一圖案,不同人做的織錦也會有細微變化。完全手工操作的“非标”作品與大工業生産的“标準化”産品的根本區别就在這裡——手工的制作凝聚了匠人的心智和經驗,同時還有制作瞬間的直觀情感。

壯族織錦貢品(壯族織錦的每種花紋竟然都有講究)6

織錦紋樣構圖多為菱形、橫式長方形和斜式交叉的幾何圖形,也有台台虎、 船船花等取材于自然和生活的元素。

壯族織錦貢品(壯族織錦的每種花紋竟然都有講究)7

什麼是台台虎?土家族流傳着兩句民謠,“白虎穿堂過,無災必有禍”“白虎當堂坐,白虎是家神”。在湘西土家人看來,白虎有兩種:過堂白虎和坐堂白虎。前者是兇神,要趕要殺;後者是家神,要崇要敬。不管怎麼說,讓白虎吓到孩子總是不好的,因此女人們便在嬰兒用的蓋被上織上“台台虎”圖案,以求除病去災,庇佑小孩強壯、平安。

壯族織錦貢品(壯族織錦的每種花紋竟然都有講究)8

在展廳,我看到牆上挂着一幅裝裱好的織錦鳳凰,圖案複雜,以為很難。平紋構成的這幅鳳凰其實并不難, 織錦裡最難的是斜紋。“斜紋難織,因為要時時調整織機,讓事先架好的上、中、下三組經線處在合适的位置”。稍有不慎,就有可能織錯,拆下重來又是一番耗時耗力。

壯族織錦貢品(壯族織錦的每種花紋竟然都有講究)9

抽象源自日常。土家織錦中的“粑粑架花”就取材于土家打年粑用的架子;“澤羅裡”則取材于流水波浪;“猴手花”取材于猴子的手掌……這些都還好說,更有意思的是土家織錦中出現的大量“卍”形紋,在織機的機頭兩端也大都刻着一個“卍”形紋樣,“卍”不是佛教專用的嗎?

壯族織錦貢品(壯族織錦的每種花紋竟然都有講究)10

何新在《諸神的起源》中考證認為,“卍”形紋不是随佛教傳入的,距今五六千年前的甘肅、青海等地新石器遺址中就有出現,和出土的新石器時期紡輪上的紋飾十分接近, 何新認為“卍”形紋就是形形色色的“十”字紋、“八角星紋”的一種變體,即太陽紋飾。佛教也認為“卍”形紋代表了太陽神戰車的輪子,“卍”來自快速轉動的車輪,代表着永恒與生生不息。在土家民族發展的後期,佛教早已傳遍土家區域,因此,如果說“卍”形紋同時有佛教的含義也并無錯。學者伉俪辛藝華、羅彬研究認為,土家既是巴人之後,而巴為西羌之後,那就不奇怪土家織錦中出現這麼 多早期民族的文化符号遺存了。

文字根據線上傳播方式對原作有部分删改。

撰文:胖菇。供圖:左漢中。攝影:郭子鷹 等。内容來自:《地道風物.湘西》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