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吉林雙遼市蒲公英生物學特征及種植技術

吉林雙遼市蒲公英生物學特征及種植技術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1 18:37:48

吉林雙遼市蒲公英生物學特征及種植技術

冷 凱等

蒲公英又稱婆婆丁,開春時田間地頭、溝邊河沿即可挖到,可以生吃涼拌,具有苦苦的味道。 《本草綱目》 有雲:“蒲公英嫩苗可食, 生食治感染性疾病尤佳。 ”研究表明,蒲公英同時具有“三抗作用”,即抗病毒、抗感染、抗腫瘤作用。 随着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保健養生意識的增強,人們都知道用蒲公英葉和根泡水飲用,可治療一些皮膚病、腸炎、胃炎、乳腺增生等常見疾病 ,特别是用根泡水喝對咽炎、咽喉腫痛效果明顯,蒲地藍消炎片、蒲地藍口服液等中成藥因不是抗生素類藥,對人體副作用小,銷售市場較好。 蒲公英市場需求日益擴大。

近年來,有很多農戶利用大棚種植蒲公英,搶在早春上市,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 蒲公英生命力強,在一般環境下都可以良好生長,農民種植蒲公英成功的概率大,失敗的風險小。 雙遼市玉米種植純收入在8 000 元 /hm 2 左右、 花生種植純收入在 13 000 元 /hm 2左右,蒲公英種植純收入在 27 000 元 /hm 2 左右,與傳統作物對比,種植蒲公英收益高,效益非常明顯。

1 蒲公英生物學特征

蒲公英屬菊科,我國有近 100 個品種。按地理位置可劃分為丹東蒲公英、阿爾泰蒲公英;按葉片形狀可分為垂頭蒲公英 、多裂蒲公英;按顔色可分為白緣蒲公英、紅果蒲公英。 蒲公英的種類雖然多,但人工種植少。

蒲公英根粗,葉鋪散,呈蓮座狀,葉長 10~25 cm 、寬約 5 cm ,莖含白色乳汁。 葉片倒卵狀大頭羽裂,裂片三角形,全緣有鋸齒,頂端稍鈍,基部漸細窄,成柄狀。蒲公英花期每年 2 次,春季( 5 — 6 月)或秋季( 8 — 9 月)開花,花莖較葉短或等長,結果時花莖伸長,有蛛絲狀毛;頭狀花序,直徑約 3.5 cm ,舌狀花鮮黃色,所以蒲公英也叫黃花地丁。 蒲公英是雌雄同株植物,每株大約開 5~7 朵花,子房下位。 瘦果倒披針形,黃棕色,有縱棱與橫瘤,長 6~8 mm ,頂端有白色冠毛形成絨球,種子成熟時黃褐色。

2 蒲公英應用價值

2.1 藥用價值

蒲公英屬于藥食兩用植物,植物體中含有蒲公英醇、蒲公英素、膽堿、有機酸、菊糖等多種健康營養成分,有利尿、緩瀉、退黃疸、利膽等功效。

蒲公英全草可入藥,性(藥性)寒,味(滋味)甘、苦,入脾、胃、肝三經。 葉子對于利尿有非常好的效果,含有豐富的胡蘿蔔素和 V C 及礦物質,對消化不良、便秘都有改善作用,還有改善濕疹、舒緩皮膚炎和關節不适的淨血功效;根具有消炎作用,可以治療膽結石、風濕,泡水喝可以治療咽炎、咽喉腫痛;花朵煎成藥汁可以去除雀斑,是非常有用的一種香藥草;蒲公英味甘微苦,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以及催乳的作用,對治療乳腺炎十分有效 [3] 。 三伏天喝點蒲公英茶不易中暑。

2.2 食用方法

蒲公英可生吃、炒食、作餡、炝拌,風味獨特。 一是生吃:将蒲公英的鮮嫩莖葉洗淨,瀝幹蘸醬,略有苦味,味鮮美、清香且爽口。 二是涼拌:蒲公英的鮮嫩莖葉洗淨,沸水焯 1 min 瀝出,用冷水沖一下,佐以辣椒油、味精、鹽、香油、醋、蒜泥等,也可根據口味拌成風味各異的小菜。 三是作餡:将蒲公英的鮮嫩莖葉洗淨焯水後,剁碎,加佐料調成餡(也可加肉)包餃子或包子。

3 蒲公英種植技術

3.1 選地起壟

選擇沙質土壤、土質肥沃、通風并且排水良好的地塊。起壟的同時施底肥,硫酸鉀 450 kg/hm 2 、磷酸二铵 350 kg/hm 2 。 玉米、西瓜茬地塊,可以在施基肥的同時用萘胺 1 200~1 600 g/hm 2 解除土壤殘留藥害。 這樣的配肥比例有利于生長後期根的有效成分積累,為長成大根、粗根打下良好的物質基礎。

吉林雙遼市蒲公英生物學特征及種植技術(吉林雙遼市蒲公英生物學特征及種植技術)1

3.2 播種

在土壤化凍深度達 15~20 cm 、 氣溫在 15 ℃ 以上時,即可以種植。 在雙遼市, 4 月下旬至 5 月上旬即可播種。

播種選用籽粒飽滿、大小均勻、出芽率達 95% 以上的種子, 用種量為 3.5 kg/hm 2 。 若人工播種, 4 人一組:一人用齒耙平壟,一人敲自制的點胡,一人用多齒耙覆土,一人用腳踩實。 人工播種出苗率較高。 若用轱辘滾播種,先用二甲戊靈 3 300 g/hm 2 封閉除草,然後播種。 播種時,關鍵是不能讓種子落在幹土上,保證種子落在濕土上。 如果天旱,每天早上澆 1 遍水,播種後 10~15 d 出苗,理論種植密度達 54 萬株 /hm 2 。 播種後覆土不宜過深,人工種植覆土不能超過 1 cm 。

發芽試驗方法:将棉線毛巾浸濕,将蒲公英種子均勻撒在毛巾上再卷起來, 用手輕攥毛巾保持濕潤,裝在塑料袋裡密封, 并在袋上用牙簽紮一些透氣孔,挂在室内 7 d 左右統計發芽率。

3.3 田間管理

3.3.1 苗期管理。種子在土壤溫度 15 ℃ 左右時可以發芽生長, 20 ℃ 以上時發芽較快, 在 5 月上旬從播種至出苗需 10~15 d , 5 月下旬到 6 月上旬從播種至出苗需7~12 d 。 出苗前,保持土壤濕潤;出苗後應适當控制水分,使幼苗茁壯生長,防止徒長和倒伏 [4] ;在葉片迅速生長期,要保持田間濕潤,以促進葉片旺盛生長。

蒲公英種子小,萌發的幼苗較脆弱,在出苗後 7 d内要加強田間管理,防止曝曬,保持田間濕潤。 成活率可達 90% 以上,定植時間去一半的苗。

蒲公英幼苗剛出土時,是纖細的白色小柄、黃色小帽的嫩芽,出苗至三葉期是蒲公英種植成功與否的關鍵期,即 3~5 d 的時間。當風沙大、陽光足時,如果土壤幹旱,水分補充不及時,小苗會倒伏死掉。 在風沙大、不保水的地塊,要覆蓋草簾保濕擋風。

吉林雙遼市蒲公英生物學特征及種植技術(吉林雙遼市蒲公英生物學特征及種植技術)2

3.3.2 間苗及定苗。 在 2~3 片真葉時,可第 1 次間苗;在 5~9 片真葉時, 結合中耕除草進行第 2 次間苗,同時定苗,按行距 8 cm 、株距 10 cm 選壯苗定苗。 間苗定苗後一般要及時澆水,做到田間無雜草,封壟後可人工拔草。

3.3.3 生長期管理。 7 月下旬,當葉片長至 25 cm 左右時,蒲公英進入生長期,這個時期植株一般不會再長高,葉片封壟時追施黃腐酸鉀 30 kg/hm 2 。 從 4 月下旬播種到 6 月下旬蒲公英封壟的 2 個月是田間管理最忙的時間,一般要鏟地 2~3 次進行除草。 蒲公英的生長期較長,可達 3 個月左右。 一般 20 d 左右進行 1 次松土,也可根據具體情況而定,植株封壟後不再進行松土。 松土宜淺不宜深,避免傷根。 蒲公英抗病蟲害能力很強,一般不需要進行病蟲害防治。

3.4 收獲

10 月上旬, 蒲公英的下部葉片開始發紅至枯萎時,即可收獲。 采挖前,應用鋤頭割去地面上部的莖和葉,注意不要傷到黑頭部分(其重量在根當中的占比最大);然後用耙子耧幹淨,用機器起收。

3.5 清洗晾曬

機器清洗後,瀝幹表面水分,把蒲公英根平鋪在水泥地面上自然晾幹,每批大約晾 7d 時間。 其中,第 4 天用手打理一下根,使幹燥的須根脫落,成形的可以收集起來,剔除不成形的,保證商品根的根形好、品相好;這時大根還很松軟,再晾 3~4d 達到一掰即折即可出售。

吉林雙遼市蒲公英生物學特征及種植技術(吉林雙遼市蒲公英生物學特征及種植技術)3

3.6 初加工方法

把收獲的蒲公英根清洗幹淨,上屜蒸 15 min 後進行晾曬,曬幹後切成細段收集起來,放在陰涼通風處,即可作茶飲。

蒲公英葉洗淨後,撒鹽泡 3 min ;撈起瀝水切段,倒入燒熱的鐵鍋中,大火炒;炒出水後,倒出多餘水分,轉中火炒幹水分;炒至水分少時,轉小火将蒲公英炒制成幹茶,即為蒲公英葉茶。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