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的音形和結構?一、漢字形義統一的條件,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漢字的音形和結構?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一、漢字形義統一的條件
(一)隻有早期漢字和有規律演變的字形才是形義統一的
早期漢字例如甲骨文、金文、還保留着漢字的構形理據,是形義統一的,我們可以直接根據字形來探求詞義,小篆也還保留了許多古文字的特點,許多字形的構形理據還是很清楚的,可以作為以形索義的依據。
漢字經過隸變,進入今文字階段,書寫元素演變為筆畫,漢字的象形性徹底消失。但是,大多數漢字的演變是有規律的,符合演變規律的字形,其構形理據仍然保留。例:秉、元、見、水
通過分析字形結構來探求詞義。這在訓诂學上叫做“以形索義”。
漢字在形體演變過程中,也有一些非規律性的變化,我們稱之為“訛變”。例如:春,為
追溯早期字形的過程,訓诂學上叫作“複形”。
(二)隻有本字本義才是形義統一的
1、本字是是對借字而言的。本字是指專為記錄某個詞所造的字,它的形體是以這個詞的某一義項為根據而造的。例如:“亦”是“腋窩”的本字,“汝”是“汝水”的本字,“莫”是“暮色”的本字。
本字是據詞義而造的,是形義統一的。但是,文字在使用的過程中,同音借用的現象很多。由于文字假借而使某字具有了與字形完全無關的意義,稱作假借義或借義。在遇到文獻中的假借字時,必須根據借字的語音追溯本字,訓诂學上稱為“溯本”。
2、本義是對引申義、假借義而言的。講解漢字一定要用本義來講,才能合乎原來的造字意圖,如果用引申義特别是遠引申義講字形,就會牽強附會。
引申
引申義雖然與字形關系疏遠,但畢竟是有聯系的,這種聯系是可以追溯的;而假借義則與字形沒有任何聯系。
二、漢字的結構與詞義的探求來源
1、純表意字與詞義的探求
人們一般把沒有示音符号的象形字、指事字和會意字稱為純表意字。在通過分析字形結構探求詞義時,純表意字通過整體構形與詞的本義發生聯系,而形聲字則是通過義符與本義發生聯系。
2、形聲字與詞義的探求
三、從漢字的結構探求詞義的重要參考書——《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是我國語言學史上部分析字形、說解字義、辨識聲讀的文字學著作。這部書是東漢經學家、文字學家許慎為了證實漢字的構意性質和形義統一規律而作的文字學著作。
它收錄漢字的原則是“今叙篆文,合以古籀”,即以小篆為字頭,也收錄一些古文、籀文字形。
全書共十五卷,每卷分上下。卷至第十四卷是正文,第十五卷上是《叙》和部首表,卷下是《後叙》。據《後叙》載,該書收入篆文字頭9353字,另收入重文1163字。
許慎對所收錄的漢字的字形運用“六書”理論進行結構分析,證明漢字絕大多數都是由聲符和義符(形符)組合而成的形聲字,而象形字、指事字、會意字又是形聲字的義符和聲符的基礎。
一、子欲子之王之善與
孟子謂戴不勝曰:“子欲子之王之善與?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齊語也,則使齊人傅諸?使楚人傅諸?”
曰:“使齊人傅之。”
曰:“一齊人傅之,眾楚人咻之,雖日撻而求其齊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莊、嶽之間數年,雖日撻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子謂薛居州,善士也,使之居於王所。在於王所者,長幼卑尊皆薛居州也,王誰與為不善?在王所者,長幼卑尊皆非薛居州也,王誰與為善?一薛居州,獨如宋王何?”
孟子謂戴不勝曰:“子欲子之王之善與?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齊語也,則使齊人傅諸?使楚人傅諸?”
曰:“使齊人傅之。”
曰:“一齊人傅之,衆楚人咻之,雖日撻而求其齊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莊、嶽之間數年,雖日撻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子謂薛居州,善士也,使之居于王所。在于王所者,長幼卑尊皆薛居州也,王誰與為不善?在王所者,長幼卑尊皆非薛居州也,王誰與為善?一薛居州,獨如宋王何?”
【譯文】
孟子對戴不勝說:“你希望你的君王向善嗎?我明白告訴你吧。比如說有一位楚國的大夫,希望他的兒子學會說齊國話,是找齊國的人來教他好呢?還是找楚國的人來教他好?”戴不勝說:“找齊國人來教他好。”
孟子說:“如果一個齊國人來教他,卻有許多楚國人在他周圍觀楚國話來幹擾他,即使你每天鞭打他,要求他說齊國話,那也是不可能的。反之,如果把他帶到齊國去,住在齊國的某個街市比方說名叫莊嶽的地方,在那裡生活幾年,那麼,即使你每天鞭打他,要求他說楚國話,那也是不可能的了。你說薛居州是個好人,要他住在王宮中。如果在王宮中的人,無論年齡大小還是地位高低都是像薛居州那樣的好人,那君王和誰去做壞事呢?相反,如果在王宮中的人,無論年齡大小還是地位高低都不是像薛居州和樣的好人,那君王又和誰去做好事呢?單單一個薛居州能把宋王怎麼樣呢?”采集者退散
二、齊人伐燕
齊人伐燕,取之。諸侯將謀救燕。宣王曰:“諸侯多謀伐寡人者,何以待之?”
孟子對曰:“臣聞七十裏為政於天下者,湯是也。未聞以千裡畏人者也。《書》曰:‘湯一征,自葛始。’天下信之,東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為後我?’民望之,若大旱之望雲霓也。歸市者不止,耕者不變。誅其君而吊其民。若時雨降,民大悅。《書》曰:‘溪我後,後來其蘇!’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為將拯己於水火之中也,簞食壺漿以迎王師。若殺其父兄,系累其子弟,毀其宗廟,遷其重器,如之何其可也。王天下固畏齊之強也,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動天下之兵也.王速出令,反其旄倪,止其重器,謀于燕眾,置君而後去之,則猶可及止也。”采集者退散
齊人伐燕,取之。諸侯将謀救燕。宣王曰:“諸侯多謀伐寡人者,何以待之?”
孟子對曰:“臣聞七十裡為政于天下者,湯是也。未聞以千裡畏人者也。《書》曰:‘湯一征,自葛始。’天下信之,東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為後我?’民望之,若大旱之望雲霓也。歸市者不止,耕者不變。誅其君而吊其民。若時雨降,民大悅。《書》曰:‘溪我後,後來其蘇!’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壺漿以迎王師。若殺其父兄,系累其子弟,毀其宗廟,遷其重器,如之何其可也。王天下固畏齊之強也,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動天下之兵也.王速出令,反其旄倪,止其重器,謀于燕衆,置君而後去之,則猶可及止也。”
【譯文】
齊人讨伐燕國占取了它,諸侯們謀劃着要救助燕國,齊宣王說:“許多諸侯謀劃要讨伐我,怎樣來對付他們呢?”孟子答道:“我聽說有憑藉方圓七十裡的疆域而治理天下的人,那就是成湯,沒聽說擁有千裡國土而畏懼他人的。《書》說‘成湯的征讨從葛國開始’,普天之下都信任他,他東向征讨,西方的夷人便埋怨;南向征讨,北方的狄人便埋怨,都說:‘為什麼丢下我們啊!’民衆對他的盼望猶如大旱時盼望雲朵一樣,所到之處,趕集的不停止買賣,種田的不改變耕作,誅殺了殘暴的君主而撫慰那兒的民衆,如同及時降下甘霖一樣,民衆非常喜悅,《書》說:‘等待我們的君王,他來了,我們就得救了。’“現在燕國虐害他們的民衆,大王前去征讨,民衆認為大王将把他們從水深火熱中拯救出來,所以用筐裝着飯食、用壺盛着飲水來迎接大王的軍隊。假如殺掉他們的父兄,拘禁他們的子弟,拆毀他們的宗廟,搬遷他們的禮器珍寶,這樣做怎麼可以呢?普天之下本來就畏懼齊國的強大,現在又擴展了疆域并且不施行仁攻,這就招惹天下各國與齊國為敵。請大王趕快發出命令,放回他們的老人和小孩,歸還他們的禮器珍寶,與燕國人士商議選立一位國君,然後從那兒撤離,這樣還可以來得及制止戰禍。”
三、桀纣之失天下
孟子曰:“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民之歸仁也,猶水之就下、獸之走壙也。故為淵驅魚者,獺也;為叢驅爵者,鸇也;為湯武驅民者,桀與紂也。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則諸侯皆為之驅矣。雖欲無王,不可得已。今之欲王者,猶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苟為不畜,終身不得。苟不志於仁,終身憂辱,以陷於死亡。《詩》雲:‘其何能淑,載胥及溺。’此之謂也。”
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民之歸仁也,猶水之就下、獸之走圹也。故為淵驅魚者,獺也;為叢驅爵者,鹯也;為湯武驅民者,桀與纣也。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則諸侯皆為之驅矣。雖欲無王,不可得已。今之欲王者,猶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苟為不畜,終身不得。苟不志于仁,終身憂辱,以陷于死亡。《詩》雲:‘其何能淑,載胥及溺。’此之謂也。”
譯文
孟子說:“桀和纣之所以失去天下,是因為失去了老百姓的支持;之所以失去老百姓的支持,是因為失去了民心。獲得天下有辦法:獲得老百姓的支持,便可以獲得天下;獲得老百姓的支持有辦法:獲得民心,便可以獲得老百姓的支持;獲得民心也有辦法:他們所希望的,就滿足他們,他們所厭惡的,就不強加在他們身上。如此罷了。老百姓歸服仁德,就像水往低處流,獸向曠野跑一樣。所以,替深池把魚趕來的是吃魚的水獺;替森林把烏雀趕來的是吃鳥雀的鹞鷹;替商湯王、周武王把老百姓趕來的是殘害老百姓的夏英和殷纣王。當今之世,如果有哪位諸侯喜好仁德,那麼,其它諸侯都會替他把老百姓趕來。就是他不想統一天下,也會身不由己了。現在那些希望統一天下的人,就像害了七年的病需要用三年以上的陳艾來治療一樣,如果平常不栽培積蓄,終身都得不到。同樣的道理,如果平常不立志行仁,終身都會憂患受辱,一直到陷入死亡的深淵。《詩經》說:‘那如何做得好,不過是相率落水罷了。’正是說的這個意思。”
四、寡人之于國也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國也,盡心焉耳矣!河內兇,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兇亦然。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對曰:“王好戰,請以戰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不違農時,穀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課本上:數(cu四聲,密)罟(gu三聲,魚網)不入洿(wu一聲)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穀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
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途有餓殍而不知發,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是何異於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國也,盡心焉耳矣!河内兇,則移其民于河東、移其粟于河内,河東兇亦然。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對曰:“王好戰,請以戰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課本上:數(cu四聲,密)罟(gu三聲,魚網)不入洿(wu一聲)池),魚鼈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鼈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
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途有餓殍而不知發,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是何異于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譯文】
梁惠王說:“我對于國家,很盡心了吧!河内饑荒,就把那裡的民衆遷移到河東、把河東的糧食運到河内去,河東饑荒時也這樣。了解一下鄰國的政績,沒有像我這樣盡心盡力的。鄰國的民衆不見減少,我的民衆不見增多,是什麼道理呢?”來源:考試大
孟子答道:“大王喜好打仗,讓我用打仗來作比喻。戰鼓咚咚,交戰開始了,戰敗的士兵丢盔棄甲拖着武器奔逃,有的跑了一百步才停下,有的跑了五十步就停下了。跑了五十步的人因此而譏笑跑了一百步的人,行不行呢?”惠王說:“不行!他隻不過沒有跑到一百步,也同樣是逃跑。”孟子說:“大王如果知道這個道理,就不要希望你的民衆比鄰國多了。不違背農時,糧食就吃不完;密孔的魚網不入池沼,魚鼈就吃不完;斧子、砍刀按季節進入山林,木材就用不完。糧食和魚鼈吃不完,木材用不完,就使得民衆的生、死都沒有缺憾了。生、死沒有缺憾,是王道的開端。
五畝宅田種植桑樹,年滿五十的人就能穿上絲綢了;雞鴨豬狗不失時節地畜養,年滿七十的人就能吃上肉了;百畝農田不誤了它的耕作時節,數口之家就能沒有饑荒了:注重鄉校的教育,強調孝敬長輩的道理,須發斑白的人就不至于在道路上背物負重了。年滿七十的人能穿上絲綢、吃上肉,老百姓能不受饑寒,做到了這些而不稱王天下的還從未有過。“豬狗吃着人的食物而不知道制止,路上有餓死的人而不知道赈濟,人死了反而說‘與我無關,是年成不好的緣故’,這和把人殺了卻說‘與我無關,是武器殺的’,有什麼不同、大王不要怪罪年成不好,那麼天下的民衆就來投奔你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