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藍夢島主
原創文章,已開啟全網維權,抄襲必究!
陸遊與唐婉的愛情悲劇,堪稱古代才子佳人故事中的千古絕唱。他們自幼相識、青梅竹馬,長大後有幸結為連理,婚後自是琴瑟和鳴、伉俪情深。
怎奈,因唐婉未能生育故,陸遊的母親狠心将其趕出家門,一對苦命鴛鴦就這樣生生被拆散。在各自家長的做主下,陸遊與唐婉離婚後又各自再婚,空留一片癡情在心底。這就是封建時期子女的悲哀,凡事以孝為先,有時候不得不犧牲愛情,否則你就是大逆不道。
(越劇《陸遊與唐婉》劇照)
一年春天,陸遊會試落榜後怅然若失,信步到沈園遊蕩,萬花叢中,偶遇摯愛唐婉,隻是此時的她,身邊已然有新任丈夫趙士程相伴。陸遊百感交集,在沈園的粉壁上題了一首《钗頭鳳》:
紅酥手。黃縢酒。滿城春色宮牆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鲛绡透。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陸遊《钗頭鳳·紅酥手》)
次年春天,唐婉再遊沈園,見到了牆上那首《钗頭鳳》,看出是陸遊筆迹,更看出那是他寫給自己的啼血之詞,于是聲淚俱下,亦提筆在其後和了一首《钗頭鳳》: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幹,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闌。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裝歡。瞞,瞞,瞞!
(唐婉《钗頭鳳·世情薄》)
沈園題詞後不久,唐婉抑郁而終,而陸遊則遊戲人間,用盡餘生去懷念一生所愛。
忽而已到暮年,81歲的陸遊時隔五十多年後再遊沈園,免不了觸景生情、睹物思人,想起當年與摯愛唐婉在沈園邂逅之事,不禁痛徹心扉,肝腸寸斷,于是又提筆寫下兩首懷念七絕,題曰:《十二月二日夜夢遊沈氏園亭》。
(陸遊)
陸遊的這兩首《十二月二日夜夢遊沈氏園亭》如今在網絡上十分流行,經常被提起,經常被引用,同時也被奉為最癡情的相思詩作。網絡上的版本是這樣的:
城南小陌又逢春,隻見梅花不見人。
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醫。
确實很美、很感人。但是,隻有前兩句是陸遊的原筆,後兩句則為後世附會。不過,附會歸附會,不得不說,寫得确實很好。
陸遊的原作是這樣的。
其一:
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園裡更傷情。
香穿客袖梅花在,綠蘸寺橋春水生。
大意是:越是接近城南的沈園越是不敢繼續向前,因為那裡承載着傷心往事,令人悲痛。梅花仍是芬芳清香,沾染在遊客的衣袖上,小橋也還是靜靜泡在春水當中。美景一如當年,隻恨物是人非事事休。
(陸遊與唐婉插畫)
其二:
城南小陌又逢春,隻見梅花不見人。
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猶鏁壁間塵。
大意是:城南的小路又迎來了春天,隻見路邊梅花盛開,卻再也見不到伊人身影。我的心上人啊,她早已香消玉殒化為一抔黃土。當年寫在牆壁上的《钗頭鳳》的墨痕,也快要讓塵土遮蓋住了。
回看這兩首《十二月二日夜夢遊沈氏園亭》,五十年過去了,當已經耄耋之年的陸遊顫顫巍巍故地重遊,他仍像個初入愛河又為情所傷的少年,曆盡千帆後,他念念不忘的摯愛,仍是表妹唐婉。
都說男人一輩子忘不掉的是初戀,這句話在陸遊身上體現得尤為徹底。但願後來的後來,他們在九泉相見,能夠再續前緣。
(本文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