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地鐵全線網8條線路,日流量已達600萬人次,未來還建25條,正建14條
2018年是深圳地鐵的“跨越年”,各條線路的建設和推進都在“跑步”前進。從年初至今,深圳地鐵建設14條線路齊頭并進,項目之多、任務之重、投資之大,為曆年來之最。
為了順利完成全年建設投資目标任務,深圳地鐵集團加快工作步伐、加強工程管理,确保各項工作達到時序進度。截至目前,深圳地鐵建設投資已完成170多億元,超過全年任務的70%。
關鍵詞:“高熱度”
深圳軌道交通投資建設保持高熱度
2018年,深圳軌道交通三期、四期工程共有14條(含延長線,不含4号線北延段)約273公裡的在建項目,總投資超過2500億,創下曆史新高。預計到2023年,深圳将擁有15條線路,總長570公裡。同時,深圳還醞釀了8條地鐵對接東莞、惠州兩地。
(圖為深圳地鐵10号線崗頭站基坑主體結構施工現場)
“可以說,今年是深圳地鐵的‘跨越年’,各條線路的建設和推進都在‘跑步’前進。”深圳地鐵集團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前三季度以來,深圳地鐵已累計完成建設投資173.50億元,占全年目标任務的72%。
2018年以來,深圳地鐵三期工程二階段工程87座車站中已封頂61座,主體結構完成86%;區間暗挖及盾構區間185個,已貫通104個,區間完成率72%。與此同時,深圳地鐵集團還正在抓緊軌道交通四期項目的建設,項目涉及綠化遷移、管線改遷、交通疏解等前期施工的各個環節。
(圖為深圳地鐵12号線海上田園東站正在進行地連牆吊裝作業)
從2019年至2022年,深圳地鐵将保持平均每年不少于2條新線開通的速度,保持高熱度發展。其中,除了計劃明年開通運營的地鐵5号線南延和9号線西延項目以外,還将高質量續建7個地鐵項目,同時,全力開展四期5個地鐵項目前期準備工作,啟動相關待批軌交項目。這意味着,深圳軌道交通建設投資還将迎來一輪高峰。
關鍵詞:“加速度”
地鐵建設跑步前進沖刺全年240億投資目标
跨越發展還體現在地鐵的建設速度上。從2017年的9條線路在建,到現在14條線路同步推進。
日前,地鐵5号線南延線已全線洞通,全面轉入站後施工;9号線支線工程則實現了首台盾構機下井始發,車站全面轉入主體結構施工;10号線益田停車場、涼帽山車輛基地列檢庫主體則實現結構封頂。
預計到年底,深圳地鐵三期工程二階段6、8、10号線及2、3、6号線延長線工程車站主體預計平均完成90%;5、9号線延長線車站主體工程已完工,正全面開展鋪軌和安裝裝修作業。
(圖為深圳地鐵12号線新安公園站倒邊後全景)
此外,地鐵四期工程5條線路主要在進行交通疏解、管線改遷、綠化遷移及施工圍護圍擋等前期工程,計劃征地拆遷、前期工程及圍護結構平均完成5%。目前,已有14個工點開展交通疏解和管線改遷,49個工點開展綠化遷移,44個工點開展施工圍擋等工作。
軌道交通基礎設施是全市投資的重點領域,是完善城市功能的重要支撐,也是實現深圳各區協同發展戰略重要的先行領域,直接關系社會民生。
在今年最後的2個多月時間裡,深圳地鐵将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協調各施工單位切實加大投工量、投足施工機械,充分利用工程建設的黃金季節,嚴格按照時間節點,保質保量完成全年建設投資任務。
接下來,深圳地鐵将集中力量加強調度、落實責任,确保每一個項目按期推進。對未開工項目要加快推進、确保年底前開工;進度緩慢的項目則分析原因、解決問題;受台風“山竹”等停工影響的項目,要在絕對保證安全質量的前提下搶工期、搶進度,确保将安全質量要求貫徹到工程建設的各個環節。
來源:深圳地鐵
官宣!深圳地鐵又來新消息啦,這些動态你應該知道
全!體!注!意!
此刻,
我要向大家宣布一波波激動人心的消息:
地鐵6号線二期傳來捷報
地鐵9号線西延線首列車明年1月抵深
國内首例頂推法施工成功
10号線最新建設進展
......
除了地鐵最新動态,
還有很多“官宣”
就問你期不期待?!
我乖巧的聽着
▼
“英雄難過梅林關”将成曆史!
地鐵6号線二期傳來捷報
6号線二期工程最長暗挖區間隧道雙線貫通
深圳流行一句話:"英雄難過梅林關",不過這句話2020年可能成為曆史,6号線二期工程傳來捷報,看圖就明白了↓↓↓
地鐵6号線二期工程翰銀區間(翰嶺站—銀湖站)暗挖隧道雙線于近日順利貫通。成為全線首個雙線貫通區間。
施工現場
此次雙線貫通的翰銀區間隧道左右線全長共3666米,為馬蹄形斷面隧道,采用礦山法施工,是全線最長的暗挖隧道區間。該工程于2016年7月破土動工,2018年10月12日完成。按計劃,深圳地鐵6号線二期與一期計劃在2020年同步建成通車。
地鐵9号線西延線首列車明年1月抵深
深圳地鐵5、9号線二期工程按計劃将在2019年年底具備通車條件。
深圳地鐵三期二階段工程正在緊鑼密鼓的建設中。深圳地鐵5、9号線二期工程是深圳地鐵三期二階段最先進入鋪軌階段的線路,同時也是2019年年底首批具備通車條件的兩條延長線。
目前新線訂購的地鐵列車已開始裝配,9 号線西延首列車已在中國中車長春軌道客車有限公司生産制造,預計明年 1 月運抵深圳。
建成開通後,5号線南延線和9号線西延線将前海合作區、蛇口自貿新城與市中心串聯成一體,将給經濟發展帶來新增長點的前海合作區提供極大的交通支持。
地鐵6号線跨龍大高速梁頂推成功
國内尚屬首例
6号線樓南區間采用新技術順利完成跨越龍大高速頂推施工
近日,深圳地鐵6号線跨龍大高速頂推梁在曆經12小時的連續施工之後,安全平穩頂進89米,順利跨過通行中的龍大高速公路。這标志着頂推法施工首次在深圳地鐵建設中的運用宣告成功,這樣大斷面預應力槽型梁頂推施工在國内地鐵建設中尚屬首例,對我國地鐵建設具有借鑒意義。
準備
開始
過程
過半
到達
夜景
樓南區間成功跨越龍大高速為6号線全線通車奠定了基礎。6号線預計在2020年建成通車,線路開通後,将改善區域交通布局,完善城市交通網,為光明區居民出行提供極大的便利。
工人施工
地鐵10号線最新建設進展!距離2020年開通又近一步
10号線又傳捷報
深圳地鐵10号線是深圳地鐵網絡的主幹線,也是深圳市“東進戰略”的重要交通支撐。
截止至2018年10月8日前,車站主體連續牆累計完成100%,車站主體結構累計完成85.7%;正線區間盾構(不含TBM)左線累計完成57.8%,右線累計完成66.3%;正線區間暗挖隧道左線累計完成94.2%,右線累計完成93.1%;益田停車場及出入線明挖段主體完成100%;涼帽山車輛段基地主體完成90.9%,涼帽山車輛段出入線明挖段完成100% ,隧道二襯完成98.9%。
深圳地鐵喜獲2018年度
全國優秀測繪工程獎銀獎
深圳地鐵聽海大道地下空間項目
近日,中國測繪學會2018學術年會在浙江德清成功舉辦,并進行了全國優秀測繪工程獎頒獎儀式,由深圳地鐵代建的聽海大道(桂灣四路以北段)和聽海大道地下空間(前海灣段)工程榮獲銀獎。
項目道路為規劃的城市主幹道,呈南北走向,施工範圍為桂灣一路至桂灣四路段,路寬度約50米,長約960米,沿道路東側下方設計有單層雙倉綜合管廊,長度約985米。緊鄰地鐵車站段用地設計為商業開發的地下空間,為單層框架結構,建築面積約2.2萬㎡。
深圳地鐵
将繼續優質高效地完成地鐵建設
提供貼心舒适的服務
讓市民出行更便捷~
深圳未來要建33條地鐵線路曝光!
對标國際一流城市,深圳啟動了遠景軌道交通規劃修編工作,提出了32條軌道網絡新方案。這些線路全部建成後,深圳軌道交通線網密度進一步增大,達到國際一流水平。
據深圳市規土委制定的《深圳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2016-2035)》(征求意見稿)目前處于方案編制階段,正向各相關單位征求意見,尚未經市政府審議和省住建廳技術審查,屬過程性文件。該規劃最終以國務院批複為準。以下僅供參考:
據規劃顯示,到2035年全市城市軌道共32條,其中市域快線8條,總長425.9公裡,普速線路24條,總長839.1公裡。與東莞将有10條線路銜接,與惠州共3條線路銜接。同時,在深圳地區規劃了7條城際線路,形成約278.4公裡的城際線網,形成了城際線、市域快線、普速線路三層次的軌道線網體系。
本次規劃範圍雖是深圳市行政區範圍,但研究範圍拓展到了香港、廣州、東莞、惠州、珠海、中山和深汕合作區等地。規劃還提出,要不斷強化與莞惠和河源、汕尾“3 2”經濟圈、特别是深汕合作區的輻射帶動力。
以下是重點信息,這也許是你最新的買房指導路線圖。
△深圳市軌道線網總體方案(2016-2035)
△深圳市軌交線網總體布局一覽
1
在現有5條快線基礎上
再增3條快線
△新增及調整快線一覽
在既有6号線及支線、11号線、13号線、14号線、18号線5條市域快線的基礎上,新增3條中心區對外放射的市域快線。新增和調整線路具體如下:
(1) 調整6号線支線南延至光明城:6号線支線由翠湖站延伸至光明城站,延伸段長約4.8公裡。
(2) 調整11号線至福華路布設:11号線東段沿福華路至大劇院,調整後線路全長約57.1公裡。
(3) 調整14号線南延至福田會展中心西:14号線由崗廈北延至福田會展中心西,線路全長53.7公裡,延伸段長約1.8公裡。
(4) 調整18号線南延至鹽田路:線路自平湖樞紐經白泥坑、橫崗南延至鹽田路(與8号線換乘),線路長約65.5公裡。
(5) 調整20号線為快線并南延至福田會展中心:原規劃為空港新城至T4樞紐的普速服務線路,調整為市域快線,線路由機場北(T4)樞紐向東經機場東樞紐轉向107國道,經西鄉、新安轉向深南大道,經南山科技園、白石洲、車公廟、香蜜湖等片區後,轉向福田中心區會展中心,同時預留北延與東莞2、3号線構築樞紐換乘的條件,調整後線路長約44.7公裡。
(6) 新增21号線:線路南起前海媽灣保稅區,經夢海大道穿過前海中心區,經南山科技園,穿塘朗山經大學城、民治、坂雪崗、布吉三聯、白泥坑,在坳背與14号線換乘,然後經大運北、龍崗中心區至坪地,線路全長約62.7公裡。
(7)新增22号線:線路南起福田保稅區,經香蜜湖、梅林片區轉向梅林關,順民治大道經民治、觀瀾科技園、觀瀾中心區至觀瀾北部黎光片區,并預留北延至東莞條件,線路長約36.5公裡。
2
西部軌道線網方案
△西部軌交網規劃
規劃結合新增市域快線20号線(西向、東西)和21号線(東北向)的總體布局。在普線布局上,對外增加28号線(西部)、29号線(北部)、27号線(東北部)、24号線(東部),并在西部外圍地區增加26号線和30号線2條線路串聯線網,同時為了支持大鏟灣片區開發,加強大鏟灣與前海和寶安中心區的聯系,規劃9号線西延至寶安中心區。
(1) 新增24号線:線路自媽灣經前海路,連接南頭(直升機場)、高新園北、僑香、香蜜湖、蓮花北(北大醫院),經筍崗路、愛國路至羅湖東部的線路,線路長約36.5公裡。
(2) 新增26号線:對接1号線、12号線、20号線連接中心城區,規劃線路自機場東樞紐往北,經福永中心轉向107國道,順107國道至松崗燕羅的線路,線路長約25.6公裡。
(3) 新增27号線:線路自前海沿創業路連接後海,然後經過高新區、西麗、大學城、民治,沿梅龍路轉向坂雪崗科技城,同時為增加龍華北部軌道覆蓋,規劃27号線支線至觀瀾富士康,線路長約50.1公裡,其中支線長約11.9公裡。
(4) 新增28号線:加強前海蛇口自貿區内部聯系以及自貿區與寶安中心區聯系的功能。線路主要沿前海蛇口自貿區、寶安中心區、西鄉片區濱海地區布設,串聯自貿區内部、新安、西鄉片區,并轉向東西向沿航城大道布設,線路長約22.3公裡,其中西鄉段為彈性發展線路,長約7.2公裡。
(5) 新增29号線:承擔大沙河科技走廊軸向交通需求的功能。規劃線路自深圳灣總部基地經白石洲、西麗樞紐、留仙洞總部基地,沿寶石路、松白路至石岩、光明中心區,線路長約36.5公裡,其中光明段為彈性發展線路,長約5.5公裡。
(6) 新增彈性發展線路30号線:線路自福永鳳凰山,沿鳳凰山大道東西向連接福永、沙井南、新會展中心、空港新城等地區,并預留延伸至東莞條件,該線路主要為應對未來大空港片區發展和深莞一體化而預留的彈性發展線路,線路長約14.5公裡。
(7) 5号線南延至太子灣:規劃5号線由赤灣延至太子灣,線路全長約52.2公裡,延伸段為彈性發展線路,長約1.9公裡。
(8) 7号線東延至學府醫院:為保障學府醫院、大學城軌道交通服務,規劃7号線由西麗湖東延至學府醫院,線路全長約32.4公裡,延伸段長約2.2公裡。
(9) 9号線西延至寶安中心區:承擔促進大鏟灣轉型開發(約280萬平方米)、大鏟灣與寶中軌道聯系以及寶中南北向線路串聯的功能。規劃9号線跨前海灣西延至大鏟灣,與15号線換乘,然後轉向寶安中心區沿裕安一路、上川路布設,線路全長約46.9公裡,其中西延段長約11.3公裡。
(10) 12号線北延至松崗、南延至赤灣港:為增加沙井片區網絡覆蓋、構築交通樞紐、完善軌道線網體系,規劃12号線在四期建設規劃的基礎上延伸至松崗,線路自海上田園東沿新沙路延至穗莞深城際海上田園站後轉向規劃沙井路至松崗站。由左炮台南延至赤灣港。調整後線路全長約50公裡,延伸段長約10公裡。
(11) 調整15号線服務高新區:為加強高新區片區軌網覆蓋、協調15号線環線與線網關系,調整15号線經高新區、媽灣保稅區、大鏟灣、寶安中心區、西麗樞紐,線路長約32.5公裡。
3
中部軌道線網方案
△中部軌交網規劃
(1) 新增27号線(聯系前海南山):線路起自前海鏟灣片區,經創業路至後海片區,沿沙河西路經高新園、西麗轉向大學城、龍悅居,然後轉向梅龍路布設至清湖片區後轉向坂雪崗,同時為增加龍華北部軌道覆蓋,規劃27号線支線至觀瀾富士康,線路長約50.1公裡,其中支線長約11.9公裡。
(2) 新增25号線:承擔石岩、大浪、龍華中心和坂雪崗片區對外交通需求、加強龍華與羅湖中心聯系、緩解跨關交通壓力、串聯南北向軌道線路的功能。規劃線路起自石岩,沿寶石路與29、13、6号線換乘後至大浪服裝基地,經龍華中心區、華為南區、坂雪崗、吉華西、清水河片區後沿文錦路至文錦,線路長約36.9公裡。
4
東部軌道線網方案
△東部軌交網規劃
(1)新增23号線:承擔東部龍崗、坪山與葵湧、大鵬聯系的功能。線路起自大鵬葵湧,沿坪葵路經坪山出口加工區、坪山樞紐、寶龍工業區北片區、愛聯至大運北與16、21号線換乘,與16号線共同形成東部龍崗、坪山普速軌道環線,完善片區内部聯系,線路全長約29.9公裡,考慮線路制式、長度和城市規劃,建議坪山樞紐至大運北段為彈性發展線路,長約14公裡。
(2)新增31号線:承擔提升龍崗中心南北向軌道聯系,增加五聯、寶龍科技園及碧嶺片區聯系,應對未來城市發展彈性的功能。規劃線路自龍崗五聯經龍城樞紐、寶龍工業區至碧嶺片區,并預留北延至東莞鳳崗、南延至鹽田的條件,考慮該線路主要為應對未來城市發展彈性,建議為彈性發展線路,全長約14.9公裡。
(3)新增32号線:承擔東部沿海旅遊片區聯系、增加大鵬軌道覆蓋的功能。規劃線路起自8号線小梅沙站,經溪湧後繞避下洞油氣庫,經土洋北部、葵湧、大鵬至新大,線路全長28.3公裡,其中大鵬至新大段現狀交通需求較小,主要為預留未來發展彈性,建議為彈性發展線路,長約6.6公裡。
(4)10号線東延至清林路:為加強平湖、鳳崗以及龍崗中心之間的軌道聯系,規劃10号線由平湖雙擁街向東沿龍平西路經鳳崗至清林路與16号線換乘,東延段長約10公裡,由于線路主體位于東莞鳳崗,該段表達為彈性發展線路。
(5)16号線南延至大康:為加強阿波羅産業區與龍崗中心城的聯系。在既有四期規劃16号線的基礎上,由大運樞紐延伸至阿波羅産業區并與18、19号線換乘,完善東部地區内部南北向通道,線路全長約35.8公裡,考慮南延段沿線城市規劃尚未落實,建議延長段為彈性發展線路,長約7.1公裡。
(6)19号線西延至四聯:為加強龍崗坪山各組團内部聯系、增加軌道線網覆蓋、構築軌道線網體系。調整19号線由碧嶺西延經阿波羅産業區至四聯與14、18号線換乘。同時,結合四期14号線線位調整,調整19号線經坑梓、聚龍山科技園、出口加工區連接坪山老中心區、六聯和碧嶺。線路全長32.4公裡,考慮西延段沿線城市規劃落實的效果,建議按彈性發展線路布局,長約11公裡。
5
港深莞惠銜接方案
△深莞惠軌交銜接方案建議一覽
與東莞銜接方案:深圳與東莞共10條線路銜接,其中6号線支線、10号線東延、11号線和20号線深莞銜接方案已經多次協商确定,本次規劃提出了其他6條線路銜接方案。
與惠州銜接方案:深圳與惠州共3條線路銜接,其中14号線貫通運營至惠城南、與惠州1号線換乘,16号線延至惠州與惠州1号線采用單點換乘銜接,19号線與惠州1号線及6号線采用多點換乘銜接。
△深莞惠銜接路線建議
與香港銜接方案:深圳與香港現有2條國家鐵路(廣深鐵路、廣深港客專)貫通運營,規劃港深西部快軌連接深港兩地貫通運營,深圳一線口岸(深圳側)除沙頭角口岸外,其餘口岸全部規劃軌道銜接。
6
城際鐵路規劃方案
△城際線優化及新增規劃
(1)優化穗莞深城際線、深惠城際線、中虎龍城際線、深珠城際線,
(2)深莞城際線(建議線路):承擔深圳西部南山向東莞輻射功能。起自紅樹灣,經沙河高爾夫至西麗樞紐,沿同樂路、寶石路、松白路連接石岩、光明城、松山湖至東莞、增城,深圳段長約44.1公裡。
(3)中深惠城際線(建議線路):承擔深圳向東輻射惠州、向西跨珠江輻射中山功能。線路連接機場北(T4)樞紐、機場東樞紐、石岩、龍華、龍崗、坪山樞紐、坑梓至惠陽,預留連接深圳第二機場或深汕合作區的條件,深圳段長約71.6公裡。
以上綜合自深圳市規劃和國土資源委員會、深圳市規劃國土發展研究中心
重!磅!消!息!
再!加!一!條!
深圳地鐵33号線将有望延伸至中山!
ts
6月14日,深圳市政協召開2018年市長領銜督辦重點提案情況,說明會重點讨論了 龍華、龍崗片區訴求較高的22号線、25号線以及東部至機場快線(拟作為33号線) 的相關情況。
據悉
東部至機場快線(拟作為33号線)
可實現從龍崗中心城出發約
40—45分鐘抵達機場
且有望延伸至中山和惠陽
深圳 地鐵33号線将
有望直達中山和惠陽
據會議獲悉, 22号線、25号線以及33号線或将納入下一期地鐵建設規劃 ,但須等新城市總規出台後才能實施。
關于東部至機場快線,據獲悉,依據深圳市規土委編制的《深圳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2016—2035)》(市政府審定版),規劃新增軌道33号線為東部至機場快線。
值得一提的事,東部至機場快線(拟作為33号線)可實現從龍崗中心城出發約40—45分鐘抵達機場,且有望延伸至中山和惠陽。
下半年開展33号線
交通詳細規劃工作
深圳市規土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該線從機場北(T4)樞紐經機場東、石岩、龍華、坂田、李朗、橫崗、大運、坪山站、坑梓至惠陽, 另一端還有望跨過珠江延伸至中山 ,深圳段長約68.3公裡。
其中 大運至T4樞紐約50公裡,旅行時間約30分鐘,龍崗中心城至機場約40—45分鐘。
深圳市規土委計劃于下半年開展33号線交通詳細規劃工作,将深入論證33号線納入下一期建設規劃的必要性。
深圳市規土委相關負責人還表示: 目前國家備案的深圳城市總體規劃是2010年的版本,當時隻規劃了16條線,沒有22号、25号、33号線, 而目前編制的新的城市總體規劃已經有了初步成果 ,但還未上報,需要新的城市總體規劃出台後,建設規劃與其相符才能進行建設。
此外,由于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規劃須上報國家發改委審批,決定權在國家發改委, 因此上述線路最終能否納入建設規劃還須進一步争取和協調。
深中通道和深圳地鐵
有望一起來的消息
真的太開心了
未來中山出行超便捷!
-END-
來源:南方日報、網絡等
深圳地鐵27号線
據深圳規土委透露,地鐵27号線将從南山到大學城到龍華,屆時将會在龍躍居設置站點。線路自前海沿創業路連接後海,然後經過高新區、西麗、大學城、民治,沿梅龍路轉向坂雪崗科技城,同時為增加龍華北部軌道覆蓋,規劃27号線支線至觀瀾富士康,線路長約50.1公裡,其中支線長約11.9公裡。
深圳市政協委員呼籲加快推進軌道交通22、25号線建設
地鐵四号線上下車靠擠(資料圖片)。
22号、25号線項目規劃圖。
深圳地鐵4号線,解決了大量家住龍華市民的出行問題,也為其他轄區百姓通往龍華片區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支持。但是超負荷的4号線卻引來了市民大量的調侃、吐槽,他們迫切希望能夠有更舒适、更友好的地鐵出行體驗。
在市政協六屆四次會議即将召開之際,戴景華、張藝等市政協委員彙集民意,大聲呼籲:加快推進軌道交通22、25号線建設,促進深圳中軸及北部經濟發展。
現狀:地鐵4号線高峰期日均人流量是設計量30倍
深圳中軸及北部片區涵蓋龍華、坂田、石岩等幾個重要區域,彙聚華為、富士康等一批大型知名企業,工作和居住人群衆多。
但戴景華調研卻發現,龍華的交通與龍華大量的出行需求不匹配。
以軌道交通為例,龍華區軌道交通建設一直較為落後。“龍華區位于我市地理中心和城市發展中軸,高端産業和創新企業聚集,無論是經濟體量還是人口規模均占我市10%以上,但軌道交通建設一直與原關内和寶安、龍崗等區存在較大差距,嚴重制約片區的經濟社會發展。”戴景華說。
戴景華認為,龍華區軌道交通的落後,表現在多方面:
——軌道交通建設滞後。龍華區現有軌道線網總長度最短,地鐵線路和站點最少,軌道線網密度最低。
——現有線路不堪重負。該線當初設計的日均人流量是兩萬人次,但2011年開通時,日均人流量就達到20萬人次,整整增加了10倍。目前,4号線在高峰期的日均人流量已達到60萬人次,平均滿載率高達113%,這一數據在全市各線路日均人流量數據排名中最高。
——在建及規劃路線無法纾解堵塞。在建的6号線(光明線)主要聯通公明、光明、深圳北站,龍華段主要經過民治、龍華南部邊緣片區,無法疏通堵塞嚴重的核心已建成區域。遠期規劃的18号線、10号線主要聯系觀瀾地區和光明、松崗等外圍組團,分流作用不顯著。
“居住在龍華的市民,大部分是南山、福田、羅湖的上班族,早晚高峰期乘坐地鐵極度擁擠,給這些上班族的出行帶來極大的不便;從地面交通而言,龍華公交分擔勉為其難。因此,加快龍華、坂田等北部地區的軌道交通建設,緩解交通出行壓力,是這些片區居民的集體訴求和強烈願望。”戴景華說。
問題:最早2022年開工建設22、25号線,北部片區等不起
根據《深圳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2016-2035)》,軌道交通22、25号線是我市北部新規劃的軌道線路。22号線為南北走向,南起福田保稅區,沿梅觀高速方向深入到龍華内部腹地,覆蓋龍華現發展成熟的地區和近期策略發展區。25号線起自大浪服裝基地,聯系石岩、龍華、坂田、布吉等橫向圈層片區,承擔大浪、龍華中心和坂雪崗片區對外交通需求,并可經石岩延長至機場,是支撐我市北部發展帶的軌道幹線。
經過深入調研的戴景華表示,這兩條線路對我市北部經濟社會發展均具有重要意義:“一是緩解市民交通出行壓力,二是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動力。”
看到了22号線和25号線對龍華乃至整個深圳中軸、北部片區以及其輻射地區發展的重要性,戴景華等委員自然非常熱切盼望這兩條線路盡快開工、盡快建成使用。但委員們發現,按照目前我市軌道交通規劃,這兩條線的建成還需等好多年。
龍華區前期辦(軌道辦)總工程師潘勇表示,目前22、25号線項目僅列入《深圳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2016-2035)》的遠期規劃,未列入深圳市軌道交通近期建設規劃。根據規劃,這兩條線路預計施工時間為2022-2030年,按最快2022年施工算,距離完工還有近10年時間!
“深圳中軸、北部地區人民出行等不得,産業發展等不得!”戴景華說,目前,軌道交通随着我市北部産業轉型和人口結構優化,對外輻射帶動能力不斷增強,片區市民内部交通及跨境通勤交通的需求不斷增加,交通擁堵狀況将進一步加劇,北部片區亟須22、25号線路滿足居民生産及生活需求。
建議:盡快啟動22、25号線建設
委員們認為,22、25号線未列入近期啟動的軌道四期工程,是對這兩條軌道交通線路啟動的極大制約。因此,他們呼籲,希望22、25号線可以納入近期建設規劃。
軌道交通建設是一項長期性、複雜性和系統性工程,需要經過若幹審批流程,同時,軌道交通作為大型基礎設施投資項目,曆時較長,程序嚴格,幾乎不存在壓縮周期的可能。因此,戴景華建議,市有關部門應積極協調,通過加強軌道方案的前期研究來減少返工,保證項目審批順利開展。具體包括由市規土委加強對軌道交通22、25号線的詳細規劃;相關負責部門加強對方案及前置要件研究,對審批事項加強研判,根據最新政策文件要求,将環評審批、節能審查、可行性研究報告審批同時進行。
同時,戴景華建議,要強化軌道交通22、25号線的規劃設計,并嚴格把控軌道沿線的土地利用率,預留足夠空間建設軌道。
“我們希望,22、25号線能盡快開通,為緩解深圳中軸、北部地區市民出行壓力,支持深圳南聯北拓、一體化發展,支撐深圳多中心城市空間格局形成以及促進原特區外地區産業升級、加速發展等多方面提供更強大的交通助力!”戴景華說。
來源:深圳特區報
深圳地鐵25号線
軌道交通25号線:又稱為寶龍線,定位為軌道普線,線路起自大浪服裝基地,經龍華中心區、華為南區、坂雪崗片區,轉向布龍路沿布龍路經布吉上水徑至南灣片區,承擔大浪、龍華中心和坂雪崗片區對外交通需求,線路過石岩過延長至機場,線路長約36.9公裡。本線是支撐深圳市北部發展帶的軌道幹線,聯系石岩、龍華、坂田、布吉等橫向二圈層片區,縮短龍華、龍崗、惠州、東莞等至機場的距離,解決原特區外及鄰深城市至深圳機場繞行、需多次換乘,便捷性差的問題。
深圳地鐵22号線
這條是在規劃中的地鐵線路,站點暫時還沒有公布。軌道交通22号線:又稱中軸線,南起福田保稅區,經香蜜湖、梅林片區轉向梅林關,沿民治大道經民治、觀瀾科技園、觀瀾中心區至觀瀾北部,并預留北延至東莞條件,線路長約36.5公裡。本線是支持深圳空間發展“南聯北拓”、緩解中部通道現狀交通聯系不暢的需要,依托快線層次驅動發展,增強區域競争力,加強雙核對周邊組團輻射;依托幹線層次緩解需求,強化與市中心聯系,緩解原特區内外需求矛盾。
深圳軌道四期線路概況
深圳地鐵6号線支線
6号線支線連接光明中心與中山大學沿線片區,支持光僑路、公常路走廊兩側用地發展;同時,未來可與東莞1号線銜接,将支持深莞一體化發展。線路自荔林站至中山大學站,長6.4公裡,設站3座,投資43.3億元,規劃建設期為2017~2020年。
深圳地鐵6号線
市軌道交通6号線貫穿龍華新區、光明新區和寶安區三區,線路全長約37.654km。全線共設車站20座(含換乘站6座),未來可與市軌道交通4、5、11、13、15号線,以及東莞R1線形成換乘。主要站點有深圳北、紅山、上塘北、元芬、大浪、石岩、上屋北、長圳、觀光、光明中心、荔林、光明北、樓村、南莊、公明廣場、合水口、薯田甫、山門、溪頭、松崗等站。
深圳地鐵6号線南延
市軌道交通6号線二期工程是市軌道交通6号線的南延伸線,線路起于深圳北站,貫穿龍華新區、福田區和羅湖區,終至科學館站,線路全長約11.2km,設7座車站,未來可與1、3、4、7、9号線形成換乘。
梅林關——位于梅觀路與豐澤湖山莊之間,整體與梅觀路平行,呈南北走向。西側與梅觀路相鄰,北側緊靠皇崗路,西側靠近梅東四路。車站為地下兩層島式車站。
翰林——位于梅東四路與梅觀路交叉口東南角,車站為地下兩層島式車站。
銀湖——已建成,車站與9号線進行換乘。
八卦嶺——位于八卦三路與上步路交叉口南側,車站沿上步路南北向布置,東臨鵬益花園小區,北側為7号線八卦嶺站。車站與7号線換乘,車站為地下三層島式車站。
體育館——位于上步路與筍崗路交叉口側,西側臨盛世鵬程花園、深圳體育館,東臨百花園及深水集團園嶺供水所。車站與規劃的筍崗線換乘,車站為地下兩層島式車站。
通新嶺——位于紅荔路與上步路交叉口南側,沿上步路南北向布置,西臨上步工貿大廈、深勘大廈、四川大廈,東側靠近通新嶺社區居民樓。車站與3号線通新嶺站通道換乘,車站為地下三層島式車站。
科學館——位于上步南路和深南大道交叉口南側,沿上步南路呈南北向布置。車站與1号線科學館站通道換乘,車站為地下三層島式車站。
深圳地鐵12号線
12号線是聯系蛇口自貿片區、南山中心區、寶安中心區、大空港地區,覆蓋西部發展軸的普速線路。線路自左炮台站至海上田園站,線路長40公裡,設站29座,投資381.4億元,規劃建設期為2017~2021年。
深圳地鐵13号線
13号線是聯系後海、科技園、留仙洞總部基地、石岩、公明、光明等地的軌道快線。線路自深圳灣口岸站至上屋北站,線路長23公裡,設站14座,投資214.8億元,規劃建設期為2017~2021年。
根據環境影響報告書透露,深圳地鐵13号線南起深圳灣口岸,主要沿科苑大道-同發路-沙河西路-寶石路-田心大道,終點位于上屋北站。線路全長22.436公裡,全部為地下線,設車站 16 座,其中換乘車站 11 座。
報告中詳細披露了13号線的站點設置,從南向北依次為深圳灣口岸站、登良東站、後海站、科苑站、深大東站、深大站、科興站、松坪站、西麗火車站、石鼓站、留仙洞站、白芒站、應人石站、羅租站、寶石路站和上屋北站。其中後海、科苑、深大、留仙洞可換乘已開通線路,深大東、上屋北可換乘在建線路,深圳灣口岸、科興、松坪、西麗火車站、寶石路站為預留換乘車站。
深圳地鐵14号線
△ 地鐵14号線平面布置圖(來源于市地鐵集團)
△ 地鐵14号線(坪山區段)站點位置詳情
14号線是聯系羅湖福田中心與東部龍崗副中心區、坪山副中心區軌道快線。線路自崗廈北站至沙田站,線路長51.9公裡,設站14座,投資429.7億元,規劃建設期為2017~2021年。
深圳地鐵16号線
△ 地鐵16号線平面布置圖(來源于市地鐵集團)
△ 地鐵16号線(坪山區段)站點位置詳情
連接深圳、惠州的深圳地鐵16号線有最新進展。 。16号線于2018年1月10日開工,按照計劃将于2023年7月投入運營。
深圳地鐵16号線起點于龍崗大運站,終點位于深惠交界的田心站。建成後連接大運新城、龍崗中心城、坪山站及坪山區等地區, 線路長27.6公裡,設站23座,投資275.3億元 。它的建成,将銜接起深圳與惠州的軌道交通。
深圳地鐵2号線東延線
2号線三期工程是市軌道交通2号線的東延伸線,線路起于2号線由新秀站,終至蓮塘站,線路長約3.8公裡,均為地下線,設3座車站;未來可與8号線形成換乘。
蓮塘口岸——位于羅沙公路以南,延芳路以西,西嶺花園西側山腳,為地下三層島式站台車站。
仙湖路——位于國威路與仙湖路交叉口處,車站沿着國威路東西向敷設,為地下二層島式站台車站。
蓮塘——位于國威路與畔山路交叉口處,車站沿着國威路東西向敷設,為地下二層島式站台車站。
深圳地鐵3号線東延線
地鐵3号線東延工程是落實市委市政府“東進戰略”的重要軌道交通線路。3号線東延工程投資約70億元,線路全長9.229km,其中高架段長6.792km,過渡段長0.197km,地下段長2.24km。
線路起點為3号線一期工程雙龍站,沿龍崗大道路、坪西路敷設、打造高新産業帶,終點為六聯站。全線共設車站7座,分别是内環路站、新城路站、坪西路站、環城南站、教育路站、富坪街站和六聯站。
深圳地鐵3号線南延線
3号線三期(南延)工程是在既有3号線益田站向南延伸至福田保稅區,線路全長1.5km,設車站1座。
福保:位于紅花路與益田路交叉口西側,沿紅花路布置。車站為地下兩層島式車站,全長550米。
深圳地鐵4号線三期規劃
4号線三期工程計劃于2020年年底建成,項目總投資98億元,今年計劃完成投資4億元。建成後,整個4号線将連接福田中心區、龍華中心區和觀瀾片區,是貫穿福田和龍華中央發展軸的重要軌道線路,對推動特區内外一體化進程和中軸提升戰略、改善龍華新區交通現狀具有重要意義。
工程起于4号線二期工程終點清湖站,自南向北依次沿和平路、觀瀾大道、高爾夫大道敷設,終點設于牛湖站,正線全長10.7公裡,設站8座,其中高架站1座,地下站7座,分别是:清湖北站、竹村站、茜坑站、江圍站、觀瀾老墟站、松元夏站、觀瀾湖站、牛湖站。設換乘站2座,另外在觀瀾老墟站與龍華有軌電車換乘。4号線三期工程由市軌道辦作為項目業主,委托港鐵公司代建。
市軌道辦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為提升城市發展質量,建設現代化國家化創新型城市的重要支撐,我市軌道交通正在加快發展步伐。截至目前,我市運營線路8條,共285公裡。近、遠期線網規劃正在同步推進中,地鐵線網基本覆蓋了深圳的主要區域,建成以後将極大改善市民出行條件,緩解交通擁堵,補齊城市交通發展的短闆。
深圳地鐵4号線三期工程首段隧道洞通
來源:寶安日報 2018年07月26日 版次:A16
寶安日報訊 7月25日,記者從市軌道辦獲悉,市民關注的地鐵4号線三期工程于傳來最新捷報——首段隧道洞通。
據了解,今年4月10日,該線路清竹區間左線盾構機始發掘進。4月27日,盾構機首次成功下穿機荷高速,隧道地面最小埋深僅2.47米,最大沉降量僅為6毫米。6月19日,右線盾構機成功下穿竹村2-1居民樓,盾構機距這座9層居民樓基底僅1.70米,最大沉降量控制在1.38毫米。6月22日,右線盾構機再次成功下穿竹村1号人行天橋橋樁,天橋原有樁基無任何異常。一次次的精準穿越,确保了盾構機掘進安全平穩。
曆經三個多月的地下掘進施工,7月23日下午14時許,随着“大禹三号”盾構機破壁而出,清湖北站-竹村站區間左線盾構區間成為深圳市城市軌道交通4号線三期工程首個貫通的盾構區間,标志着地鐵4号線工程施工取得了又一階段性的進展。
深圳地鐵4号線施工方有關負責人表示,這三個多月時間裡,相關建設單位發揮工匠精神,通過精細的前期工作準備和精準的施工管理,确保了此次盾構區間的順利洞通。據了解,4号線三期工程是深圳市重要民生工程之一,工程均在龍華區的範圍内,正線全長10.8公裡,于2016年9月初開工建設,計劃于2020年底開通試運營。線路總體呈南北向,由現運營的4号線終點清湖站北端引出,由南至北依次沿和平路、觀瀾大道、高爾夫大道敷設,沿途設有清湖北、竹村、茜坑、長湖、觀瀾、松元廈、觀瀾湖、牛湖共8個車站,其中清湖北站為高架站,而觀瀾站則規劃與龍華現代有軌電車換乘。
目前,深圳地鐵4号線三期工程施工正穩步推進,清湖北站已轉入站後工程施工,清湖至清湖北高架區間已順利貫通,工程預計于2020年底建成通車。屆時,從觀瀾牛湖到福田中心隻需要45分鐘。
深圳地鐵5号線南延線
深圳地鐵5号線南延線工程是深圳地鐵三期工程二階段的重要組成,線路全長約7.65公裡,7座車站,均為地下站,可以和地鐵2号線、9号線西延段換乘,還可以無縫接駁深惠城際鐵路,建成後将改善前海蛇口片區軌道交通服務。
5号線南延線線路圖
5号線南延線從已投入運營的地鐵5号線終點站前海灣站向南延伸,至2号線赤灣站為止,自北向南貫穿前海新區。通車後深圳市民又多了一條地鐵可直達濱海休閑帶,而且将會是一條集生态、景觀、文化于一體的高品質濱海公共活動帶。想想就興奮呢~
5号線南延線是連接前海現代服務合作區和南山蛇口等地區,并通過已運營的線路連接至寶安、深圳北、布吉、羅湖的軌道幹線。線路長7.6公裡,設站7座。
5号線延長線站點:
赤灣站——赤灣站位于現狀為南山開發集團倉儲用地内,目前均為空地,規劃周邊為商業用地,本站與2号線赤灣站平行布置,為地下二層島式車站。(這樣,前海和蛇口就連成一條線了。)
大南山站——大南山站位于港前路與前海路交接處地下,沿港前路布置,,為地下二層島式車站。
怡海站——怡海站位于前海片區規劃怡海大道和規劃四号路交彙處,沿前海片區規劃四号路南北向布置,為地下二層島式車站。
夢海站——夢海站位于媽灣片區夢海大道與規劃四号路交彙處,沿前海片區規劃四号路南北向布置,為地下二層島式車站。
前海公園站——前海公園站位于前灣片區開發單元十,周邊未來規劃為高技術服務合作區及文化中心,沿規劃聽海大道東西向布置,為地下二層島式車站。
航海路站——航海路站位于前灣片區開發單元九,周邊定義為前海的高端産業聚集區,目前均為空地,沿聽海大道東西向布置。本站與9号線二期航海路站 T型換乘布置,為地下三層島式車站。
桂灣站——桂灣站位于桂灣片區開發單元二,周邊定義為前海的金融産業核心區,目前均為空地,沿聽海大道東西向布置,為地下二層島式車站。
深圳地鐵8号線
8号線一期工程線路由2号線三期蓮塘站站後接出,終至鹽田港後方陸域的鹽田站,線路長約12.341km,均為地下線,設6座車站。梧桐山:沙頭角、海山、鹽田港、深外、鹽田路。
深圳地鐵9号線西延線
9号線一共有9站11區間,總長10.8公裡。西延線工程東起紅樹灣南站,經深圳灣至前海灣,終點為與5号線南延線交會的前灣站,目前九個站已經全部封頂。
深圳地鐵9号線二期南海大道支線工程位于南山區蛇口、南油片區,線路全長約3.63公裡,整體自南向北沿南海大道地下敷設,設海上世界站、工業六路站、四海站3個車站。其中,分别在海上世界站、四海站與既有2号線、規劃15号線換乘。
9号線西延線是深圳軌道三期修編工程重點項目,是加強前海、南油、科技園與福田、羅湖中心區聯系的重要幹線,全長約10.8公裡,全線采用地下敷設方式,共設10座車站。
10座車站分别是:
航海路站——前海自貿片區聽海大道
振海路站——夢海大道
臨海路站——怡海大道路口
前海路站——東濱路與南新路交叉口
荔香站——東濱路與南光路路口
南油站——南海大道與登良路交叉口(規劃12号線換乘)
粵海站——南海大道與海德二道交叉口
學府路站——白石路與學府路交叉口北側
深大東站——白石路與科苑南路交叉口
科技城站——白石路與沙河西路路口西側(連通紅樹灣站)
深圳地鐵10号線
深圳地鐵10号線線路起自福田區福田口岸站,終止龍崗區平湖中心站,途經深圳市福田區、龍華區、龍崗區,線路全長29.52公裡,共設站24個,全部為地下站,換乘站9個,包括福田口岸、福民、崗廈、蓮花村、梅林東、五和、平湖樞紐及平湖中心站,設益田停車場一個,涼帽山車輛段1個,新建福田黨校主變電所及雪象主變電所,控制中心暫設于全網控制中心NOCC。工程總投資約285.4億元。
深圳地鐵20号線
深圳地鐵20号線正線全長8.36公裡,暫設6個站點,是2018年會展中心開展的配套市政項目。
線路起于寶安國際機場T4航站樓,與地鐵11号線、穗莞深城際線換乘,之後向北至深圳國際會展中心,預留南延接口。
東莞的地鐵R2線也将與深圳20号線無縫接駁,對于兩地交流更加便利。
根據《深圳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2016-2030)》,20号線還将往南延伸至福田,線路規劃為寶安大空港至福田會展中心,全長44.9千米。目前在建線路為20号線一期工程國際會展中心段。建設工期:2016-2018年
深圳地鐵15号線
根據最新規劃,深圳地鐵15号線計劃于2019年動工,2022年建成開通。
2016年5月,在《深圳市城市軌道交通第四期建設規劃(2017~2022)》(首批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第二次信息公告中,深圳地鐵15号線相關規劃也出台。
2016年12月29日,在深圳規土委公示《深圳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2016-2030)中,15号線線路走向大緻可見。
深圳地鐵17号線
深圳地鐵17号環線,聯系羅湖中心區與龍崗平湖、布吉片區的軌道線路,線路起于羅湖火車站,經老街、筍崗、清水河、布吉、南灣、大芬、丹竹頭、李朗、平湖等地區,終點設在平湖中心。線路全長約28.7公裡,設站24座,地下敷設。
定位:增強龍崗平湖、布吉南灣與市中心區聯系的普速線路。
開工時間:據媒體報道,17号線将在2017年年底開工。但最終,17号線未被納入深圳地鐵四期建設規劃,預計2020年開建。建成通車時間:暫無相關工期計劃。
站點:羅湖站、商檢站、老街站、大塘龍站、筍崗站、清水河站、德興站、榮華路站、百鴿籠站、求水山站、南嶺站、沙塘布站、丹竹頭站、石芽嶺站、第三醫院站、下李朗站、李朗站、良安田站、鵝公嶺站、富安站、新南站、雙擁街站(原規劃為平湖站)、山廈站、金融城
最新進展:2016年5月,在《深圳市城市軌道交通第四期建設規劃(2017~2022)》(首批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第二次信息公告中,深圳地鐵17号線相關規劃也出台。2016年年底,17号線未能通過國家審批納入深圳地鐵四期建設規劃,開建時間後延至2020年。2017年1月,深圳六屆人大三次會議上有人大代表提交《關于加快推進軌道17号線規劃建設的建議》。
以上來源:深圳夢、深圳地鐵、深圳新聞網、深圳晚報、晶報、寶安日報、深圳本地寶、深圳特區報、深圳市規劃和國土資源委員會、深圳市規劃國土發展研究中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