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昆劇團“傳世盛秀萬代昌明”代代相傳,繼浙昆“萬”字輩1996年進入浙江藝術學校學戲,時隔17年,浙藝和浙昆又聯手招了一批“代字輩”學員。他們2013年入校,6年時光一彈指,曾經稚嫩的孩童在2019年夏天将告别校園。
6月28日——7月2日,浙江藝術職業學院、浙江昆劇團将在浙江勝利劇院舉行"素心如蘭”----浙藝院13級昆劇班畢業彙報演出。這場演出既是一場盛大的畢業彙報,也是一場從學生到昆曲人的成人禮。
兩台經典折子戲、三台大戲《牡丹亭》《西園記》《雷峰塔》,50人,連演5天,文武兼備、傳統與創新并存,連音樂也由音樂表演專業學生伴奏,這個舞台将全方位展現13級昆劇班學藝6年的實力。
昆曲在200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首批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産代表作”名錄,堪稱中國舞台藝術最高典範。作為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厚載體,昆曲需要一代代人傳承保護。浙藝是文旅部第一批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研修研習培訓計劃參與高校,戲曲表演專業被列入“全國職業院校民族文化傳承與創新示範專業點”,在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與保護上有豐富的資源和實踐;浙昆,曾獲文旅部頒授“繼承革新獎”,為多形式開展昆劇藝術搶救、保護、傳承和發展積累了豐富經驗,做出了不懈努力和貢獻。浙藝浙昆雙主體聯合育人,聯手培養一代又一代昆曲傳承人,以期浙江昆劇薪火綿延,幽蘭永芳。
昆曲,是戲曲百花園中的“幽蘭”。“素心如蘭”,是這次畢業彙演的主題,是浙藝浙昆寄予13級昆劇班的期許,希望他們如蘭一般,品性高潔,慧心靜美,守住昆劇人的初心,肩負昆劇人的使命,為昆劇謀發展,為戲曲謀振興。
潛心學藝六年
浙江藝術職業學院作為浙江文藝的搖籃,自誕生起就與浙江昆劇一路同行。學院前身浙江戲曲學校1958年開設三個班,面向社會招收第一批學生,其中一個就是昆劇班,也是浙江昆劇團盛字輩學員,王奉梅就是其中一員。之後,浙江昆劇團與浙藝在黃龍洞比鄰而居,那時老師往來傳藝,學生互有交流。周傳瑛、王傳淞、沈傳锟、姚傳芗等昆劇藝術家或調入浙藝任教,或在浙藝授課,老前輩一招一式手把手地教,在學生記憶中留下了一段段師恩難忘的印記。
光陰如駿馬加鞭,人生猶流水落花,六十年,好快啊!這是浙江昆劇團傳字輩老藝術家周傳瑛在傳記《昆劇生涯六十年》自序中的第一句話。似水流年過去,在萬字輩後,浙藝和浙昆合作培養的“代”字輩學員又将走出校園。2013年的他們,臉上都是青澀和好奇,2019年的他們,即将告别那段青蔥歲月,和懵懂的模樣。經過六年的培養,從演員到樂隊、從文化課到綜合素養課,先後經128位老師悉心教導,13級昆劇班學生嶄露頭角,在全國重大賽事中頻頻獲獎。
在2016、2019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2017“新松計劃”浙江省青年戲曲演員大賽、2018年第三屆全國“梨花杯”青少年戲曲教育教學成果展示活動、2018東方之韻梨園武荟——長三角地區中青年戲曲演員藝術展示等大賽和活動中,13級昆劇班學子都獲得了佳績。由昆劇班全體同學演繹的夢幻版《牡丹亭》作為第24屆中韓日戲劇節開幕式演出劇目,第六屆中國校園戲劇節閉幕式展演劇目受到了中外觀衆的肯定與喜愛。由文旅部藝術司主辦的2017年度“名家傳戲——當代戲曲名家收徒傳藝”的工程項目中13級昆劇班三位學員分别拜名師汪世瑜、林為林學藝。2018年第七屆中國昆劇藝術節浙藝昆劇班學員們在浙昆“秀字輩”、“萬字輩”的帶領下,為觀衆們奉上了《經典折子戲》與《雷峰塔》兩場無比驚豔的演出。這是昆劇節史上絕無僅有的年輕團隊,學員們的表現,讓觀衆看到了浙昆的未來。
13級昆劇班學生說,踏進藝校的大門,我們就知道這不是一條簡單的路。“傳承是根,出新是魂,突破是門,關鍵是人”,從《十五貫》到《雷峰塔》,從浙昆傳字輩藝術家1921 年入學昆劇傳習所到浙昆第六代昆劇傳人的畢業,近一個世紀來,一代代浙江昆劇人筚路藍縷、繼往開來,為中國昆劇開拓創新,培育新人,守住民族文化的根,闖出傳承發展新路,讓昆劇藝術綻放出與今天時代相映生輝的光彩。
校團師長寄語
浙江藝術職業學院黨委書記 朱海闵說,寒來暑往、日月如流。“小昆班”的孩子終于長大了、畢業了!六年來,你們在浙藝學習,在浙藝生活,校園的每一塊草綠、每一處花香,每一間揮灑汗水的教室、每一位朝夕相處的師長,記住了你們朝氣蓬勃、風華正茂的美好,也祝福你們“藝”路錦繡、盡展才華。
未來的你們,無論台前還是幕後,都請銘記“求真尚美精藝修為”的校訓精神,以“吾生也有涯,而藝也無涯”的信念,學會堅守、懂得合作、耐住寂寞、永遠奮鬥,以新時代新文藝新青年的面貌擁抱屬于你們可期可許的明媚未來。
未來的你們,無論角色如何轉換,都請立志做一個“心中有魂、腳下有根、身上有活、台上有神”的從藝者,執着于民族藝術的傳承初心,緻力于傳統文化的守正創新,用戲曲人的舞台圖譜為時代畫像、為時代立傳、為時代明德。
“我輩既務斯業,便當專心用功”。願你們有擔當,願你們更勤奮,帶着“浙藝人”的印記,帶着“浙昆人”的情懷,心念家國,奉獻人民。
浙江昆劇團黨總支書記、團長 周鳴岐說,昆曲,文人雅士之集成,即時即景,聽水磨有聲,獨領風騷數百年,終成百戲之師。浙昆,重起發祥,再造經典,一個戲救活一個劇種,方得昆壇繁花似錦。
十年樹木 ,百年樹人。新生代素心如蘭,矢志于昆曲而不渝。六年來,承蒙浙藝院之用心培育;深感各級領導之關心厚愛;緻謝全體老師之傾情施教;難忘浙昆大家庭為之付出的辛勞。而今,學業有成,将在舞台上一展風采,願人人露身手,個個顯絕活,給出一份觀衆滿意的答卷!
看如今,小荷已露尖尖角,不忘重情重義;望遠處,攀梅折桂定有時,不負出人出戲!
昆劇班感謝信
原來一年不隻有四季,還有一種季節,叫做“畢業季”。沒有四季那麼漫長,卻比四季更美好,更加讓人懷念。以前我們總覺得六年時間很長,離畢業還遙遙無期,而現在,不知不覺已經長大,承載着太多的不舍,太多的留戀,仿佛一切還在昨天……
六年前我們還是一個個稚氣未脫的孩子,六年後已經是一個個青春煥發的青年,其中最想感謝還是你們——我親愛的老師們!傳授我們昆曲,從一個眼神,一個翻身,一擡手,一移步,一招一式,舉手投足間告訴我們昆曲是講究細膩的藝術;一把折扇,一把武旦刀,一副髯口,一串佛珠,教會我們如何演繹生旦淨末醜;一個鼓,一面鑼,一根笛,一把琴,教我們如何演奏出昆曲婉轉動聽的水磨調;一字,一腔,一颦,一笑,在檀闆慢拍間,絲竹樂音中,一唱三歎,教會我們唱盡閨閣離愁、家國興亡 ……
還記得,那時候學校冬天上早課,天還沒亮,早課老師們已經從家趕到學校等待我們上課,而對于我們而言僅僅是寝室到練功房的距離,他們風雨無阻,日日如此,為的隻是我們每天一點點的進步;還記得,那時候老師剛做完手術,或是膝蓋、腿有傷,他們不喊一句疼一聲痛,帶傷堅持做示範,讓我們更好地體會角色;還記得,那時候我們生病發燒,三位班主任更像我們的母親一樣關心我們,還精心安排着我們每學期的課程;還記得,那時候從上海趕到杭州的老師們,每周給我們上課,不顧高齡,不顧路途遙遠,不顧酷暑,言傳身教 ……一個個畫面,是你們無私的奉獻,我們想和您說:老師,辛苦了!
到了團裡實習期間,年輕的“萬”字輩老師帶領着我們學習,上課是老師下課更像是朋友,還教會我們許多為人處世的道理,和他們一起演出,在他們身上看到“戲比天大”敬業的精神,也深深感染着我們鞭策着自己的内心,台前幕後總是少不開他們的身影。團裡領導也對我們格外重視,給我們很多演出機會,積累了不少演出經驗。我們想和你們說:老師,謝謝您!
六年來老師們點點滴滴注入心血,使我們從無到有,從不會到熱愛,從膽怯舞台到享受舞台,也讓我們堅信昆曲是青春的藝術,青春是昆曲的生命 ,願我們都能成為最好的自己,願每位老師都幸福安康,一切安好!
浙江藝術職業學院13級昆劇班全體學員
【浙江新聞 】
演出内容:
6月28日 經典折子戲專場(一)
《扈家莊》《十五貫•測字》《白兔記·磨坊産子》《钗钏記·相約》《雁蕩山》
6月29日 經典折子戲專場(二)
《呂布試馬》《紅梨記•亭會》《焚香記•陽告》《通天犀》
6月30日 《牡丹亭》
7月 1 日 《西園記》
7月 2 日 《雷峰塔》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