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突然問你一個問題:請你描述一下什麼是人?人到底是什麼?他是怎麼來的?你能回答得出嗎?如果答不上來,那來看看我們的先賢們是怎麼回答這個問題的,古人的解釋挺有意思。
人是怎麼出現的?關于這個問題,在很多朋友的印象中,似乎就隻有女娲造人這一傳說解釋。其實關于人怎麼來的,先賢除了用傳說來解釋,還有其他說法。
鬻熊是楚國的先祖,他的地位很高,為周朝立下汗馬功勞,不輸于姜子牙,周成王因為感念他的貢獻,封他的曾孫熊繹爵位,楚國從此建立。傳說《鬻子》這一本書就是他著作的。在《鬻子》提出一個觀點:天地辟,萬物生,人為正焉。
那什麼叫正呢?五氣之精,交聚相加最後才形成人。五氣也就是金木水火土五行之精華相互交替,和諧相處,最終才能形成人,如果五氣不和諧那就形不成人。也就是說人是天地之間最和諧之物。
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萬物然後有男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太平禦覽.人事部·卷一》
人類的出現晚于動植物,這個觀點似乎有些先進了,和現在進化論有些相吻合了,不得不說先賢之智慧。
什麼是人?道家代表人物列禦寇給出的人的定義很有意思。
有七尺之骸,手足之異,戴發含齒,倚而趣者,謂之人——《列子》
這個描述十分的形象,猶如寫生一般,将人描繪出來了。
但更多描繪人不是從形體上去描繪,而是從道德上去描述。比如我們剛才談到過的《鬻子》一書中就提出一個觀點,人生下來就是善的,是善的化身,而禽獸就是惡的化身,如果一個人不為善,那麼這個人就是禽獸。
周武王在孟津大會諸侯時作的《泰誓》中提出這樣一個觀點:惟天地,萬物父母;惟人,萬物之靈。認為人就是萬物之靈。
為什麼人生而不同呢?
這個問題,古人同樣有回答。大家聽過的最常見的說法就是女娲造人造累了,用黃土弄的人很高貴,用繩子沾點泥土弄的人就貧賤,這個記載在《風俗通》中,這種天生貴賤的說法在古代還是挺流行的。
《春秋孔演圖》中提出一個觀點:正氣為帝,間氣為臣,宮商為姓,秀氣為人。
《文子》一書則認為人為什麼生而不同呢?那是因為天有五行金木水火土,地有五方東西南北中,聲音有五種宮商角徵羽,味道有五味酸苦甘辛鹹,顔色有五色青黃赤白黑。這樣通過不同的組合,人就有25種情況。所以人就分五等,最高等的就是聖人, 神人之類,最下等的就是奴隸,愚人等等。
這些作者提出的觀點是基于當時的社會認知,維護當時統治而産生的,所以他們認為人生而不平等的。
當然也并非所有的都認為是天生如此的,還有人認為這是和地域影響有關,這個觀點就比較關注人性,有進步意義了。
堅土之人剛,弱土之人柔,墟土之人大,沙土之人細,息土之人美,(土毛)土之人醜。——《孔子家語》
人為什麼長成這個樣子孔子曾經說過他的人生有一樂,那就是他認為天地萬物人是最貴重,他生而為人,這是一件樂事。我覺得這句話每一個人都應該記住,特别是當自己處于低潮的時候,想想我們生而為人就已經比天地萬物不知幸運多少倍了,還有什麼好抱怨和生氣及失望呢?
古人認為人是受天地變化而生,人為什麼長成這個樣子,就是因為受天地的影響,所以自然身上帶着天地的痕迹。《淮南子》一書中說的很形象,人的頭像天,人的腳像地,天有四時、五行、九解、一年有三百六十天,所以人就有四肢,五髒,九竅。(為什麼不是七竅是九竅,知常容一開始也不明白,後來想明白了,的确是九竅)骨頭有360根。(這個似乎與科學知識有些不同,人大概是206根,初生的嬰兒大概在305根)。天有風霜雨雪,所以人就有喜怒等情緒。
這樣一說似乎人就是天地的縮小版,這個觀念在古代影響很大,接着還得出這樣的觀點
男子八月生齒,八歲而龀,十有六而化。女子七月生齒,七歲而龀,十有四而化。一陰一陽,奇偶相配,(陽數奇,陰數偶。)然後道合化成,性命之端形於此也——《孔子家語》
無疑人的一切都是受天地之影響,這是古人的主流觀點。
這就是古人關于人的認識的觀點,你有什麼想法要說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