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古人提親一般怎麼說

古人提親一般怎麼說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1 16:31:41

詩雲:“人情世故古今傳,親戚良朋嫁娶遷”,人情世故最難看透,每個人都要面對。尤其到了而立之年,婚姻嫁娶,一家人與另一家人彼此牽連,日後生活紛擾,喋喋不休。

親家,是指子女雙方父母,互相稱呼對方父母的稱呼。兩個人走進婚姻殿堂,連帶着兩個家庭成為了親戚。

古往今來,人們對于“親家”的觀念,發生了很大變化。有俗語稱:“親家登門,不值半文”,此話怎講?今天咱們就來聊聊,這句俗語背後人情觀念的變遷。

古人提親一般怎麼說(古人講親家登門)1

古代的婚嫁

對男女雙方的父母來說,彼此都是“親家”,雖然古語說:“天同覆,地同載”,人與人應該平等,但因時代不同,雙方親家的地位也不相同。

古代女方親家,總是要相對弱一些,不受男方家人待見。想要理解透這一點,需要先了解一下古代的婚嫁習俗。

一般來說,男子将女子娶回家中,要準備兩份禮,分别是聘禮彩禮。都是男方給女家的女方家人的。不過,很多時女方父母,會将聘禮作為嫁妝一起給女兒。

古人提親一般怎麼說(古人講親家登門)2

與現代人所理解的“嫁妝”不同,古代,“嫁妝”對新娘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嫁妝屬于新娘的私人财物。

婆家無權動用和幹涉嫁妝,若婆家私自動用,一旦傳出去将會遭人譴責。女子去世後,嫁妝隻能由其親生子女繼承。倘若膝下無子,則嫁妝必須還回娘家人手中,夫家不得占用。

很多時候,新娘子會将自己的嫁妝,用來補貼家用(僅限于自己的小家庭),幫助丈夫讀書,給孩子讀書。

古人提親一般怎麼說(古人講親家登門)3

娘家人怕自家女兒在婆家受氣,嫁妝會準備得非常豐厚。因為古時女子,不得抛頭露面,很多時候是沒有經濟來源的,而嫁妝就是女子的“私房錢”,為了不受婆家人臉色,嫁妝的質量就很關鍵。

古人常說,養女兒是賠錢的。大部分時候。女子陪的嫁妝,與男子拿出的彩禮價值是等同的,甚至女子的嫁妝價值要高上一些。

親家地位的“變更”

從“嫁妝”這就可以看出,女子在男方家裡很多時候隻能“自保”,很難占據主導地位。連帶着女方娘家面對男方家庭,就要弱了些底氣。這裡的“親家登門”,也是特指女方家人登門。

在男方看來,女方親家登門,無非是尋求幫助或者借錢,老話說:“潑出去的女兒,嫁出去的水”,所以男方家人,是不願意與女方親家接觸的,于是便有了“不值半文”的說法。

古人提親一般怎麼說(古人講親家登門)4

隻可惜世事無常,如今“男婚女嫁”變了很多味道,當然也要因人而異。尚未實現經濟獨立的子女,在尋求幸福方面,仍然要受到父母的管制,一般受傷的總是男方。

從父母的角度來說,男方能夠能否拿出足夠的誠意很關鍵。女孩子總會柔弱一些,總會聽從父母的安排,彩禮要給多少,從過去的男方家屬決定,到現在變成了由女方家人提出。

換句話說,古人男女婚嫁更合乎于“禮”,而今人男女婚嫁則更合乎于“利”。在這場較量中,誰低頭了,就意味着地位的降低。

如男方拿不出那麼多禮金,隻能與女方家人商量,然後妥協,最終導緻自家人在女方家人面前,擡不起頭來。

古人提親一般怎麼說(古人講親家登門)5

不得不說,這也是娘家人保護女兒的一種手段。不能說誰是誰非,隻能說各有考慮。

但若是強勢的女孩子,要自己決定幸福,不論男方家庭好壞,都願意結婚領證,那就沒什麼好說的,甚至彩禮、嫁妝之類的都可省略,隻要過得幸福,怎樣都好。

現在比較流行的話說叫做“閃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結婚,讓雙方父母倍感無奈,畢竟時代不同。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早就成為了過去,但這極有可能會造成雙方親家不和,都認為其中有“陰謀”的味道。

古人提親一般怎麼說(古人講親家登門)6

結語

相比較于古代,現代親家之間還是較為公平的。不過,鑒于當前各種“天價禮金”、“賣女兒”等言論,這句話還是要打個折扣,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畢竟,在我們國家,還是有相當一部分人認為,得不到父母祝福的婚姻,是不幸福的。究竟幸不幸福,隻有當事人才清楚。

俗語:“親家登門,不值半文”并非無情具有現實意義。世事變遷,俗語也曆久彌新。

婚姻不是兒戲,關乎兩個人,更關乎兩個家庭。以自己為中心,還是以家人為中心,全憑自己考慮,後果自己承擔。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