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黑天鵝 圖片來源:獨角Mall福州通訊員黃大仙
年輕人:“我小時候家裡人經常帶我來這裡逛街吃飯。”
年長的依姆:“我年輕的時候在這裡買衣服。”
“記得剛來福州時,大洋百貨還是神一樣的存在。”
對于福州人來說,大洋百貨是一個特殊的存在。
據其官網顯示,大洋百貨最輝煌時期,僅在福州一城就開設了4家分店,為全國之最。2011年,大洋百貨營業收入達258億新台币,2012年6月,大洋百貨在台灣證券交易所上市。
來源:大洋集團官網
大洋百貨出身赫赫,萬達曾投資,王健林曾是它的法人。
來源:聯商網
大洋百貨曾立下豪言壯志:打造國内最大的流行百貨帝國!
來源:八閩證券周刊
曾經一時風光無兩,今時今日卻凄惶不已。
近日,福州大洋百貨東街店稱,将或閉店或關閉部分樓層!
來源:福州大洋商業有限公司
一則“由于租賃的物業租約行将到期,大洋百貨東街店面臨着部分樓層閉館危機”的消息傳出,引起了業内不少的反響。
現如今,福州大洋百貨的情況如何?近年來,接連閉店,大洋百貨是如何從昔日雄赳赳、氣昂昂的霸王節節敗退?
獨角Mall的福州通訊員黃大仙分别于8月25日中午、晚上來到福州大洋百貨,實地探訪!
來源:獨角Mall實拍
01
占據福州最火熱:東街口商圈
卻死氣沉沉
福州最火熱的商圈,要數東街口。
東街口商圈人潮湧動,日均人流量超過11萬。2019年,上半年實現銷售額40億元,比增30%,居福州全市各商圈首位。
然而,在這樣的黃金地段,大洋百貨卻死寂沉沉。
在地鐵指示圖上,大洋百貨甚至不配擁有姓名。
來源:獨角Mall實拍
庫存商品底價出清
卻無人問津
服裝店随處可見“租約即将到期,庫存商品底價出清”的貼示。
來源:獨角Mall實拍
但是每層樓都沒什麼人。
來源:獨角Mall實拍
大洋百貨本身體量就小,老舊的百貨模式也很難吸引到年輕的顧客群體,整棟樓除了星巴克和海底撈外的其他地方可以說是完全沒有人氣。
美妝品牌亮眼
銷售員比顧客都多
隻聽到空蕩蕩的背景BGM
大洋百貨一樓的美妝品牌還是很不錯的。有Burberry、Lamer、Sisley、Dior等美妝大牌。
來源:獨角Mall實拍
但是,顧客也是寥寥無幾,甚至銷售員數量比顧客都多,專櫃的銷售員稀稀拉拉的,也不拉客。要麼在閑談要麼在玩手機。
“走進去裡面空空蕩蕩你會覺得習以為常,一般去逛街不管是商場還是商業街,我們通常都會聽到比較嘈雜的人聲,這個聲音是可以蓋過商家播放的背景音樂的,但是在大洋你就可以很清晰地聽見商場播放的音樂聲。”獨角Mall福州通訊員黃大仙說。
來源:獨角Mall實拍
冰火兩重天
八一七路另一側
東百熱鬧非凡
“大洋這個狀态也不是一天兩天了,還有人會去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靠情懷支撐吧。”
抛開大洋不提,這一側也基本沒有其他可以引流的項目,電信大樓連着到教堂西側這一片是常年空置的狀态,再往南就是空置的樓房和社區底商(空鋪率至少50%那種)。
而八一七路的另一側,西側東百A、C館連着三坊七巷,客流絡繹不絕很熱鬧。
來源:獨角Mall實拍
拍照的時候身邊就是不停有人經過的狀态,這兩年東百也是積極轉型,C館引入很多潮玩、美食品牌就非常受年輕人歡迎,商場内部服飾層看着好像也沒有特别多人,但就是陸陸續續沒有斷過,就是有人氣。
02
大洋百貨走過近20年
萬達撤股,王健林曾是法人
近年來全國接連閉店
多年以後,回想起2002年9月那個遙遠的日子,依舊是東南偏南福州城商業圈值得紀念的一天。
2002年9月,由原上海太平洋百貨總經理攜團隊共同創立,萬達集團為股東,中國前首富王健林(曾)為法人、董事長的大洋百貨集團,将第一家門店落到了福州當仁不讓的中軸線八一七路,于國際商廈開出大洋百貨流行館,也就是東街口店。
在最巅峰時期,大洋百貨憑借着在美妝、女裝等産品線的優勢一度領銜福州百貨業态:
●2002年9月,位于東街口的大洋百貨流行館開館,是福州首個“流行百貨”概念倡導者。
●2011年大洋百貨營收高達258億新台币,近四年來複合增長率達27.66%,2011年對于大洋來說,春風得意。
●2012年,其在福州百貨業的市場占有率高達50%左右。
●基于登陸第一城福州的巨大成功,戰南京攻武漢……大洋百貨爾後勢如破竹,并于2012年6月在中國台灣證券交易所上市。當時在全國15家門店中,福州一城就獨占4家。
來源:福建日報
孰料,這便是大洋集團的巅峰。
2003年,大洋百貨突然易幟:資金吃緊,萬達撤股,王德明出走。
來源:網易商業報道
最近幾年的年營收都隻有上市前的2011年營收258億新台币的零頭而已。
來源:官方報道 制圖:獨角Mall
這些年,全國大洋百貨也頻頻傳來閉店的消息。
●2012年5月1日
無錫大洋百貨閉店,退出無錫市場
●2013年5月31日
石家莊大洋百貨閉店,告别石家莊
●2016年11月30日
西安大洋百貨閉店,和西安說拜拜
……
●2018年12月31日
蘇州大洋百貨也不再經營……
福州大洋天地已經于2020年的1月關閉,經營權交還給了正大廣場。
2020年11月11日,大洋百貨更名,不再局限于原有的“百貨”産業。
大洋百貨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更名為大洋晶典商業集團有限公司。
來源:赢商網
03
分散式産權是硬傷
自曝連年虧損
終究要别了
當初,2011年第一期租約到期後,也曾同樣爆發過小業主的維權。不過,由于當時處于百貨業态的巅峰期,大洋百貨以預付季度租金等承諾,最後還是順利完成了2011年10月至2021年9月的續約。
但今時不同往日,據透露,目前大洋商業與小業主的續約談判,尚未達成簽約戶數80%以上的目标,大洋百貨東街店1~3樓整體承租存在不确定性。
“連續數年處于經營虧損狀态。” 大洋商業自曝,自身負擔日益沉重,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支付給小業主的租金成本已不符合市場水平”。
福州大洋百貨敗退,究其根本原因,還是産權分割。
首先,早期分散性産權商場租金回報誘人,卻為日後埋下隐患。
分散型産權商場的存在,大部分原因是由于其早年的租金回報足夠吸引人,手上有足夠資金的人都願意投錢然後“躺平”等着數錢。但在電商普及之後,線下門店的熱度一年不如一年,弊端也就随之出現。
其次,本質上業權大于經營權,多個商戶個體利益與商場整體利益的矛盾。
據了解,大洋百貨一共有311個商戶,商戶各有各的想法,而一個一個和商戶談,困難重重。
商戶在尋求個人利益的最大化時,直接的表現要麼是拒絕回租統一經營,要麼是提高房租,擡高統一經營者的回租成本。
事實上,無論是多好的地段和物業,如果沒有一個強有力的經營者進行統一的經營,難以提升整個商場的經營檔次。如果商戶自行經營,服務和商品質量也難以保證,最後商場做不起來,損害的還是商戶本身的利益。
從企查查上福州大洋的風險提示可發現,小業主們與大洋曠日持久的租賃合同糾紛,可以窺見台面上與台面下的利益博弈與暗流湧動。
來源:企查查
最後,分散業權項目的整體收購難度較高。
因為需要衆多持有人在若幹事項上達成一緻。對于收購方來說,溝通成本也會比單一業主的項目增加很多。
04
大洋百貨遭淘汰
可惜了,福州商圈痛失大将
萬象城、蘇甯将入局
痛失福州大洋百貨,三方皆輸。
首先,對于福州大洋百貨而言,惜敗東百。大洋百貨或閉店或關閉1-3樓店鋪,很可能意味着失去東街口。
曾幾何時,福州大洋百貨是東百的榜樣。
大洋百貨一度吊打東百東街店,并讓東百喊出“遠學上海深圳近學大洋”口号。
來源:獨角Mall實拍
如今福州大洋百貨黯然失色,成為了東百的小跟班,甚至被東百狠狠拍在了沙灘上。
即使隻是關閉部分樓層,也很難激起很大的水花,大概率還是會失去東街口這個黃金位置。
其次,對于300多家商戶而言,失去大洋這棵大樹,前途未蔔。
即使經營不佳,但至少還有大洋這棵大樹傍身。失去了大洋,對于商戶而言,未來更是一片迷茫。
最後,對于福州東街口商圈而言,可能淪為單邊街。
熱鬧是别人的,東側什麼都沒有。
原本,八一七路東側本就人氣一般,靠大洋百貨撐起。
失去大洋百貨,更是意味着寒蟬凄切了。東街口商圈極有可能淪為單邊街。
然而,成王敗寇,優勝劣汰是商業變化常事。
明年,華潤萬象城、嘉裡中心、榕發悅動廣場、中駿世界城購物中心、銀豐廣場等項目也将入市或啟動建設,福州商業再次迎來“大爆發”。
福州的華潤萬象城将商業部分定位為福州首個Luxury 購物中心,将引入300 品牌和100 城市首店,以及兩大華潤自營高端品牌。
來源:萬象城微信公衆号
此外,也有消息稱,蘇甯廣場升級後的1期A館将重金引進重奢品牌,預留的鋪位包括了LV、GUCCI等。
未來誰能稱霸福州商圈,還有待揭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