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聽減肥的人說“這個熱量太高了”、“今天攝入的熱量太多了”,這個常常被減肥人士挂在嘴邊的熱量到底是什麼?
熱量是用來支持你的生命活動的。人光活着就需要消耗很多的能量,呼吸、心髒的跳動、腸胃的蠕動、擡一次手、抖一抖腿,你的每一個部位的任何活動都是需要能量來支撐的。所以,無法進行光合作用,沒有辦法直接吸收太陽能的人類,唯一獲得能量的方式隻有靠吃。食物提供能量的過程就是消化吸收的過程,本質上也就是一系列的氧化反應,就好像木頭被氧化——燃燒會放出熱量這樣。可以理解成食物在你的身體裡燃燒,放出熱量。所以食物中必然需要存在一些化學物質,就好似木頭中的碳元素一樣,可以被氧化。這些化學物質就是我們現在常說的三大營養素,也就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
熱量數值怎麼來的
将食物放入測熱器燃燒室中完全燃燒,并用水吸收釋放的全部熱量而使水溫升高,在常溫常壓下,每1g水升高1℃需吸收4.184J,記錄水的質量和水溫的變化,就可以計算出樣品釋放的能量。也有的包裝食物,廠家在做營養标簽的時候不會這麼費神去做燃燒實驗,就直接利用使用原料的碳水化合物的克重×4 蛋白質的克重×4 脂肪的克重×9來得出總熱量。(每1g碳水4千卡、蛋白質4千卡,脂肪9千卡)
熱量是怎麼變的
某一個食物經過烹饪後熱量會不會變化?答案很簡單:熱量會不會變,就看這個食物在烹饪過程中是否有這些營養素的損失,以及是否會獲得新的以上三大營養素。打一個淺顯的比方,如果用水煮的方式來烹饪土豆,水本身不提供熱量,土豆也不會在煮的過程中溶化在水裡造成碳水化合物的損失,那麼煮熟的土豆和生的土豆熱量是一緻的。
但是,生土豆、水煮土豆、烤土豆熱量都不同,這又是為什麼呢?
那是因為你查出來的數據不是你手裡的這個土豆的熱量,而是土豆的熱量密度。熱量和熱量密度隻有兩個字之差,而意思差了千裡。
土豆水煮之後的确不會獲得碳水、蛋白質或脂肪,但是它會獲得水!所以原本你買了個土豆,97kcal,重120g,水煮以後可能變成了97kcal,重160g(水煮以後的重量跟用水量、食材吸水率有關,這裡随便舉個例子)。如果是烤土豆,那土豆在烹饪過程中丢失了水,現在可能變成了97kcal,重80g。用熱量除以重量,才是熱量密度,你查出來的數據是每100g生土豆、煮土豆或烤土豆的熱量,而不是你手裡那一整個土豆的熱量,肯定不一樣。
再舉個例子,肉湯。
肉在煮湯的過程中,脂肪溶出到了水裡,那麼肉的熱量減少了,湯的熱量增加了,所以才不建議大家喝湯,而是建議直接吃裡面的肉。但是在沒有加其他調料的情況下,連湯帶肉這一鍋的總熱量是不變的。
你吃進去了多少熱量?
知道了你吃的食物是多少熱量,就代表你獲得的熱量就是這個數值嗎?
不一定。
如果使用上文第一種方法(燃燒實驗)得出的熱量,相對而言比較準确。但是也不一定代表你吃完之後就一定會吸收對應的熱量,因為你對這種食物的消化吸收程度可能并不是100%。
碳水、蛋白質和脂肪的克重就是全部根據原料計算,如果在制作的過程中,就有一定量的原料耗損,那麼這個克重本身就很可能不準确,再考慮你的吸收率,那不是差得更多了嗎?而且,如果你吃的時候不是整個囫囵吞棗,比如還是剛剛那個烤土豆,你先剝皮再吃,有一些部位烤焦了你又丢掉了一些,那麼你吃下去的究竟是多少克你知道嗎?
所以
不要把熱量看太重
它
隻是你的一個參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