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陝西的車牌簡稱為陝,而不是秦呢秦不是更能體現陝西厚重的曆史感# 秦嶺、秦腔都用的是秦,沒有人會說陝嶺、陝腔。為什麼陝西省的車牌選擇了陝呢?其實陝西本來就有“陝”和“秦”兩個簡稱,之所以車牌選擇了陝,是因為時代變遷,大家更習慣用陝這個稱呼罷了。
陝西省西鹹新區車牌
秦嶺在先秦時期稱為南山,《詩經·小雅·節南山》:“節彼南山,維石岩岩”,意思是說南山高峻巍峨、積石威嚴,在周畿鎬京以南唯秦嶺方有此狀貌,所以應是長安以南的秦嶺。《史記·秦始皇本紀》中“乃作朝宮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馳為閣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巅以為阙。”這裡的南山是鹹陽渭河以南的秦嶺。“秦嶺”這個叫法,應該是東漢才有的。東漢人辛氏在《三秦記》載:“長安正南,山名秦嶺。”這是目前已知的“秦嶺”一詞最早出現的文獻。
陝西境内新石器時代遺址
那麼為什麼陝西車牌簡稱選擇了陝呢?因為陝西這個稱呼不僅久遠,而且使用的時間更長。陝西是中華民族重要的發祥地之一,212萬年前的西安藍田上陳遺址,是東北亞最早人類活動遺址。26萬年之前的渭南大荔人,是中國人直系祖先的起源,打破了現代人類全部是非洲祖先後裔的認知。8000多年前,中華民族的始祖母華胥氏(炎帝和黃帝的遠祖、伏羲和女娲的母親)、華胥國女首領,從這裡開始開枝散葉,從華胥到華夏,從華夏到中華,形成了一脈相承的中華民族文化,是華夏文明的源頭。
陝西華胥陵祭祀大典
6000多年前的西安半坡遺址,是黃河流域著名的仰韶文化母系氏族村落遺址。5000多年前,生活在陝西姬水流域的黃帝部落和姜水流域的炎帝部落,在沖突中走向融合,逐漸形成了中國曆史上最早的民族共同體——華夏族,開啟了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曆史。要說曆史的厚重感,恐怕要簡稱【華】了。
6000多年前紅陶人頭壺
到了西周時期,周公召公分陝而治,陝西作為地名第一次出現,但是隻是指一個區域,當時的陝縣以西全部稱為陝西。後來秦人從甘肅天水一帶遷徙至關中平原,秦國逐漸強大,直到東周末年一統華夏。現在的陝西包括了秦朝時期的上郡、北地郡、内史、隴西郡(一部分)和漢中郡。
項羽封三秦
秦朝滅亡以後,項羽把陝西關中和陝北地區分封給秦朝的三名降将,稱為三秦,這是三秦的最早來曆,從此以後的曆朝曆代,陝西這個地方在沒有被稱作秦地。
西漢疆域圖
西漢時的上郡、北地、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中漢都屬于現在的陝西省。東漢沿襲了西漢的行政區劃。
三國時期
三國時期,陝西被羌胡、魏國、蜀國瓜分。
隋關隴諸郡地圖
隋代分得更細。
唐代和隋代差不多,但是設立了關内道和京畿道。
北宋至道三年(997年),設陝西路,轄區包括今陝西關中各市、延安、榆林東南部以及甘肅慶陽市、山西省運城市及河南省三門峽市。陝西這個地名再次登上曆史舞台。
宋金時期設京兆府路、鳳翔路、鄜延路、慶原路,其中京兆府路由宋朝設置的永興軍路改置而成,治所在京兆府(長安,陝西西安),領有一府、七州。略相當于今陝西關中、商洛地區,河南西部。
鳳翔路:金大定二十七年(1187年)置。治所在鳳翔府。轄境相當今陝西秦嶺以北,麟遊、扶風、周至以西,甘肅葫蘆河流域以東,崇信、平涼以西,和甯夏同心、海原以南地區。元初廢。
鄜延路:北宋慶曆元年(1041年)析陝西路沿邊地置鄜延路經略安撫使,治延州(後升延安府,今陝西延安市)
慶原路:金皇統二年(1142年)合宋泾原、環慶二路置,治慶陽府(今甘肅慶陽市)。轄境約相當今甘肅省環縣、鎮原、泾川等縣以東,陝、甘邊界以西,陝西省永壽、淳化等縣以北的泾河中遊及環江流域。
元朝設陝西等處行中書省,為直屬元朝中央政府的一級行政區,簡稱“陝西”或“陝西省”,轄境包括今陝西全部、甘肅南部、四川北部等,南與四川等處行中書省接壤。
明代設陝西承宣布政使司簡稱陝西布政司,轄區包括今天陝西省、甘肅省、甯夏省、四川省等部分地區。
清代陝西地圖
清代康熙六年(1667年),将平涼、慶陽、臨洮、鞏昌、四府劃出,從陝西省分離出甘肅省(含甯夏),形成今天陝西省的雛形。
1957年,今天這個樣子的陝西形成。
雖然秦的叫法更早,名氣更大更霸氣,但是後世各朝再無這個叫法,陝西一詞最早出現在西周,從北宋開始設立陝西路,元、明、清三代都稱作陝西。所以,在确定陝西車牌簡稱時,選擇了“陝”這個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