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家訓讀書知禮?1982年,福建尤溪縣發現了一幅朱熹手迹闆聯,内容為“讀書起家之本,循理保家之本,和順齊家之本,勤儉治家之本”,落款“晦翁”“四本”說在明清著述中屢被引用,明代張永明(1499年—1566年)在《張莊僖文集》之《端家範》中明确提到:“朱晦翁居家四本:讀書起家之本,勤儉治家之本,和順齊家之本,循禮保家之本”清代朱潮遠在《四本堂座右編》序中所引“四本”則以“循理”取代了“循禮”,後者應更符合朱熹的思想和習慣用法,明清學者有“以禮代理”的傾向,但在朱熹的著述中,“循理”的表述遠多于“循禮”,除解釋與禮有關的經文用“循禮”外,其餘均為“循理”尤溪發現闆聯中的“四本”次序雖與史料記載略有出入,但其對現實社會的啟發性并無二緻朱熹的居家“四本”說是以格言的形式對其治家思想和理念的高度凝練,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朱熹家訓讀書知禮?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1982年,福建尤溪縣發現了一幅朱熹手迹闆聯,内容為“讀書起家之本,循理保家之本,和順齊家之本,勤儉治家之本”,落款“晦翁”。“四本”說在明清著述中屢被引用,明代張永明(1499年—1566年)在《張莊僖文集》之《端家範》中明确提到:“朱晦翁居家四本:讀書起家之本,勤儉治家之本,和順齊家之本,循禮保家之本。”清代朱潮遠在《四本堂座右編》序中所引“四本”則以“循理”取代了“循禮”,後者應更符合朱熹的思想和習慣用法,明清學者有“以禮代理”的傾向,但在朱熹的著述中,“循理”的表述遠多于“循禮”,除解釋與禮有關的經文用“循禮”外,其餘均為“循理”。尤溪發現闆聯中的“四本”次序雖與史料記載略有出入,但其對現實社會的啟發性并無二緻。朱熹的居家“四本”說是以格言的形式對其治家思想和理念的高度凝練。
讀書起家之本
讀書是朱門家風,朱熹的爺爺朱森告訴朱松:“吾家業儒積德,五世後當有顯者,當勉厲謹饬,以無堕先世之業。”朱松寫詩給五歲的朱熹說:“故鄉無厚業,舊箧有殘書。”朱熹十一歲時,朱松再次勉勵他:“努力誦書史,從人笑翁誇。”朱松去世後,朱熹跟随胡憲、劉勉之、劉子翚三位老師刻苦讀書,自言:“熹自十六七時下功夫讀書,彼時四畔皆無津涯,恁地着力去做,至今雖不足道,但當時也吃了多少辛苦,讀了多少書。”朱熹十九歲就考中進士,從此開始自由讀書、著書的生涯。朱熹關于讀書的言論被後人總結為《朱子讀書法》流傳至今。
朱熹把讀書看作格物窮理的重要方式,所謂“讀書是格物一事”,又所謂“為學之道,莫先于窮理;窮理之要,必在于讀書。”朱熹也重視著書,《年譜》曰:“古今著述之富,無有過于朱文公者。”據上海古籍出版社的《朱子全書》統計,朱熹著述約1436萬字。朱熹著述領域廣泛,《宋元學案》稱:“自經史著述而外,凡夫諸子、佛老、天文、地理之學,無不涉獵而講究也。”正是這些著述展現了朱熹“緻廣大、盡精微、綜羅百代”的理學思想。
古代社會,士作為四民之首,入仕為官是本職工作,正所謂“士之仕也,猶農夫之于耕也”。在科舉制度普遍化的宋元明清時期,讀書是入仕的主要途徑。即便在百餘年後的今天,“讀書起家之本”仍然具有社會現實意義。
循理保家之本
循理即遵循天理,是一個家族長久穩定的根本。朱熹認為,天理是“所當然而不容已”,“所以然而不可易”,通俗地說,天理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自然、社會規律。朱熹認為,遵循天理方能保身保家乃至保國,所謂“順之者為君子而吉,背之者為小人則兇。吉之大者,則能保四海而可以為法。兇之甚者,則不能保其身”。
朱熹要求家族子弟行事要循理,既有遵守國法的考慮,也有維護祖先的原因。朱熹從不用自己的名望謀私利,他在給弟子吳宜之的信中說:“熹身在閑遠,豈能為人宛轉求館求試?若能如此,則親戚間如黃直卿輩當先為圖得矣。”黃直卿即黃幹,既是朱熹的得意弟子,也是女婿,朱熹明知黃幹有才華,但并沒有為他謀求職位,更遑論他人!朱熹公私分明的個性由此可見一斑。
與循理相對的就是私意,朱熹說:“私意謂矯飾作為之意,循理則順乎自然盡乎當然。”朱熹認為,治家要靠公理,而不是私法,朱熹《家訓》曰:“處公無私仇,治家無私法。”天理是公義,但并不抽象,就在日用常行之中。朱熹說:“所謂天理,複是何物?仁義禮智豈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豈不是天理?”又說:“為父子者有父子之理,為兄弟、為夫婦、為朋友,以緻出入起居、應事接物之際,亦莫不各有其理。”所以在家庭生活中如能處理好父子兄弟夫婦之間的關系,就是循理。家族内部如何做到循理?那就是和順。
和順齊家之本
何謂齊家?盧玉溪在《四書大全》中說:“‘齊’字有整然肅然之意,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婦婦,無一不正之謂也。”父子兄弟夫婦做到“無一不正”,也即和順。朱熹認為,和順能促進仁性的生發,他說:“‘其為人也孝弟’,此說資質好底人,其心和順柔遜,必不好犯上,仁便從此生。”和順表面上看是順從别人,其實質在于“心和順柔遜”,這樣才能培養自己的仁性、仁德。
“和”既是道德要求,也是朱門家風,朱森告誡朱松要“諄諄以忠孝和友為本”。朱熹《家訓》具體闡發為:“父之所貴者,慈也;子之所貴者,孝也。君之所貴者,仁也;臣之所貴者,忠也。兄之所貴者,愛也。弟之所貴者,敬也。夫之所貴者,和也;婦之所貴者,柔也。”在《家政》中,朱熹把宗族和睦看作治家目标,他說:“父子欲其孝慈,兄弟欲其友恭。夫婦欲其敬順,宗族欲其和睦。”“順”廣泛适用于夫婦、父子、兄弟之間的具體道德。
朱熹在朝堂上多以批判者姿态出現,但他在家中的形象則完全不同,《行狀》說他“行于家者,奉親極其孝,撫下極其慈,閨庭之間,内外斬斬,恩義之笃,怡怡如也”。朱熹給兒子的大量書信被後人整理為《訓子帖》,編入元代《居家必用事類全集》,廣為流傳,其中朱熹的形象則是慈愛又不失威嚴的父親。
勤儉治家之本
朱熹五歲時,朱松要求他:“夜寝燈遲滅,晨興發早梳。”朱熹晚年回憶說:“某自卯起讀《四書》,甚辛苦。”朱熹把“懶”看成讀書大忌,他把長子朱塾送到呂祖謙處讀書,給呂祖謙寫信說:“在家百計提督,但無奈其懶何。今得嚴師畏友,先與擊去此病,庶或可望其及人也。”他在給兒子的信中反複叮囑:“汝……能奮然有為,力改故習,一味勤謹,則吾猶有望。”又說:“塾子更望時賜誨饬,令不至怠惰放逸為幸。”朱熹又有《不自棄文》曰:“為子孫者,當思祖德之勤勞;為人子者,當念父功之刻苦,孜孜汲汲,以成其事;兢兢業業,以立其志。”朱熹豐富的著述和深邃的理學思想都離不開勤奮。
朱熹倡儉,固然有生活貧窮的緣故,他在外為官僅有九年,其餘時間大都請祠居家,以講學和著書為主,所以生活并不寬裕。據《宋史》載,朱熹“家故貧,箪瓢屢空,晏如也。諸生之自遠而至者,豆飯藜羹,率與之共。”但朱熹面對貧窮泰然處之,《行狀》說:“其自奉則衣取蔽體,食取充腹,居止取足以障風雨,人不能堪,而處之裕如也。”即便吃着簡單的蔥湯麥飯,朱熹也很滿足,詩曰:“蔥湯麥飯兩相宜,蔥補丹田麥療饑。莫道此中滋味薄,前村還有未炊時。”
以儉治家,首先是節約财物,朱熹在《家禮》中說:“制财用之節,量入以為出,稱家之有無……裁省冗費,禁止奢華。”朱熹在《家政》中主張“用度欲其儉節”“服飾欲其無侈”“器用欲其無華”,都表明了以儉治家的精神。其次,儉能養德,節儉能培養一種節制、克制的品德。朱熹晚年給兒子朱埜寫信說:“晚食尤須減少,不肉更佳。一則寬胃養氣,一則節用省财,庶幾全生盡年,儉德避難之方一。”
朱熹的居家“四本”說繼承了朱森、朱松的家風傳統,與其《家訓》《家政》等治家思想完全一緻,也是他一生踐行治家思想的寫照。朱熹一生讀書育人孜孜不倦、兢兢業業,給後人留下了豐富的思想文化财富,他的居家“四本”說文字簡潔而内容豐富,思想深刻而又切實可行,流傳至今仍具有強烈的現實意義。
來源: 東南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