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7月1日,捷豹全球設計總監Ian Callum在掌舵品牌設計20年後,于今日光榮退休。
謹以此文向大師緻敬。
Ian Callum與捷豹I-PACE
1999年的捷豹品牌還在福特旗下,也是在那一年,Ian Callum第一次見到福特集團全球設計總監J Mays——這位讓他十分敬重的設計界前輩。
“很高興見到你。”Ian說。
“我希望你回到福特。”J 這樣回應Ian的問好。
那時的Ian還在英國的設計咨詢公司工作,設計了阿斯頓馬丁DB7,沃爾沃C70等如今讓設計界如雷貫耳的代表作。在此之前,Ian在福特各國的設計工作室前前後後待了十二年,但他和J還從未見過面。
J 提出,希望Ian能夠參與到捷豹品牌,管理設計部門。兩人相談甚歡,Ian答應下來,決定休假結束就到福特英國報到,一切看起來都進展順利。
直到正在澳大利亞度假的Ian接到了J 的電話。
“你聽說過Geoff Lawson嗎?捷豹的設計總監,他意外去世了。”J 在電話裡說,“我會追尋這件事的原因,但捷豹的工作需要你趕快接手。”
Ian震驚了。雖然不曾合作過,但一周前Geoff還和他在倫敦共進晚餐,商讨加入捷豹品牌的事。
從澳大利亞返程,進入工作室的第二天,Ian Callum便被推到了捷豹設計部門一百多位設計師的面前作部門領導的入職演講。還在震驚中沒緩過神來的Ian,完全沒有做好這樣在公共場合演講,同時領導如此龐大團隊的準備。
“我必須克服這個問題,總不能不和團隊正常交談吧?”Ian在心裡對自己說。
但當時的他便是呆站在那裡,用顫抖的手接過大号棒棒糖一樣的麥克風,緊張地清了清嗓子。在轉身快步離開講台前,那句話脫口而出:
「這将成為這家公司最具活力的十年。」
Ian Callum 在捷豹遺産中心
對Ian Callum而言,與其說成為捷豹設計總監是意外,還不如說是夢想成真,因為Ian從小的夢想就是成為一名捷豹品牌的汽車設計師。
Ian Callum出生在蘇格蘭邊境的一個小鎮上。他從小就經常用母親的打字機模仿大人語氣寫信,向當地的汽車銷售公司索取産品名冊。直到有一天一輛勞斯萊斯“銀影”出現在了Ian的家門口,Ian讓自己的父親成為了潛在客戶,收到了最新款的試駕邀請。
萊斯萊斯 銀影
在學校裡,喜歡畫畫的Ian開始用鉛筆在作業本上畫汽車,按比例縮小的汽車側視圖、平面圖,活靈活現,躍然紙上。小Ian自己也非常滿意,驕傲地分享給同學們觀賞自己的作品。老師知道後,撕掉了作業本扔進垃圾桶:“不許在作業本上亂畫。”
Ian Callum 兒時的塗鴉
這一下算是把小Ian惹急了,成為一名汽車設計師的目标更加堅定。捷豹是Ian在孩提時代每天能夠看到的最具異國情調的汽車,于是,Ian像小時候向廠商索要産品名冊那樣,以忠實粉絲的身份給捷豹當時的設計總監寫了一封信,問他如何成為一名汽車設計師,同時附上自己的“塗鴉作品”。令人驚訝的是他居然真的收到了偶像William Heynes的親筆回信。
「學習工業設計,然後好好幹。」
于是在18歲那年,Ian離開了家鄉,去格拉斯哥藝術學院學習工業設計,随後又到了全球汽車設計聖殿之一的倫敦皇家藝術學院深造,開始了他的汽車設計之路。
第一份工作總是令人沮喪的。
1979年畢業的Ian進入了給他提供助學金的福特公司,盡管他一開始想要去美國加州的帕薩迪納藝術中心,然後去通用工作。
進入福特的第一件事,是給第四代福特全順設計後視鏡。對,沒錯,就是你印象裡那個傻頭傻腦的全順廂式貨車——的後視鏡。
福特 全順
這讓剛剛步入職場的Ian情緒非常的低落,甚至在進入公司的前幾個月裡一度萬分沮喪,甚至開始懷疑人生(别唱)。
他很快意識到,自己并不會直接參與下一代Capri或者Escort的設計,幸運的話,倒是有機會設計一下方向盤或者門把手。在到達一定職位之前,是沒有機會設計汽車的,這就是福特公司的工作方式:分工仔細,層級明确。
Ian Callum
在福特的十二年裡,Ian陸續輾轉于福特在英、日、美、澳、德等多個國家的設計工作室,參與了福特嘉年華、蒙迪歐、RS200,Puma,甚至還有沃爾沃的C70等多個項目。
還和同為皇家藝術學院畢業生的Peter Horbury一起參與了福特有史以來最具代表性的熱門掀背車之一——Escort Cosworth的外觀内飾的設計工作。
福特 Escort Cosworth
這期間,Ian還在意大利都靈的Ghia工作室待過一段時間,成為了弟弟Moray Callum的經理。這段經曆讓這兩位兄弟設計師成為了超越血緣關系的知心朋友。當然,今天的Ian Callum已經從捷豹退休,而弟弟也取代了J Mays,成為了福特的設計總監。
當年走遍世界後,因為家庭原因,Callum再次回到了福特英國,哦對了,這裡的工作内容又重新有了新鮮感——一個帶着安全氣囊的方向盤(笑)。
可以說當時的Ian并不喜歡在福特的生活,随着時間推移他的挫敗感愈來愈強烈。直到有一天,他接到了好朋友Stevens打來的電話。
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Ian的這位叫Peter Stevens的好友就非常靠譜。
“我知道你在福特不是特别開心,不知道你有沒有考慮過,來TWR公司和Tom Walkinshaw共事?”Stevens在電話裡說,TWR(Tom Walkinshaw Racing)是Stevens和賽車手Tom一起創辦的一家英國本土的設計咨詢公司。
“當然想。”Ian的回答不假思索,雖然那時的他和Walkinshaw還一面都沒見過。
福特 Puma
1990來到TWR後,Ian參與的項目開始有了不同,就比如第一個工作内容是設計一台拖拉機。但新的工作内容當然不僅僅是拖拉機,還有來自老東家福特的福特Puma、沃爾沃C70、以及日産勒芒賽車R390的設計咨詢訂單。
日産 R390 GT1
而Ian在TWR期間參與的訂單中最著名的,還要屬英國本土的傳統超跑品牌——阿斯頓馬丁。
Auston Martin
最初,Tom告訴Ian,公司接到了一個來自捷豹公司的訂單,需要他們在XJS平台上創造一台擁有更具現代比例的全新車型,代号“XX”。
可新車做到一半,Tom發現捷豹似乎要終止這個項目。
“沒用的,他們不想要它了,我感覺到了。”Tom對Ian說。
阿斯頓馬丁 Vanquish
而就在這時,公司的一個新客戶出現了——阿斯頓馬丁。Tom帶着合同找到心灰意冷的Ian,說出了扭轉局勢的一句話:
“項目繼續,你繼續負責,但記住,‘XX’項目現在開始要成為一輛阿斯頓馬丁。”
于是,“XX”項目更名“NPX”,車型的外觀被全盤改動,以巧妙适應阿斯頓品牌的設計形象,讓人驚訝的是,它更好看了。這次設計為Ian帶來了阿斯頓馬丁的更多項目,包括後來1998年北美車展上初次亮相的Vanquish,還有經典的DB9。
“NPX”就是1993年日内瓦車展上的DB7,有史以來佩戴着英國汽車制造商品牌的,世界上最漂亮的汽車之一。
阿斯頓馬丁 DB7
「那是我職業生涯真正的開始。」
Ian自己是這麼定義的。
“這将成為這家公司最具活力的十年。”
說完這句話沒多久,Ian就有些後悔了,品牌轉型所需要的時間遠遠超出了他的預期。
S-Type
根據捷豹當時的産品周期計劃,大部分新一代車型已經定型,Ian團隊當下的工作任務隻是對之前車型做小改款。而縱觀前任設計總監Lawson的任期,捷豹品牌的車系一直在瘋狂的擴張中。
X-Type
雖然複古是英國設計的關鍵因素之一,但Lawson帶領下的捷豹實在太過刻意,浮誇得讓人覺得似乎有些用力過猛。
“我太天真了,可以說是很驚訝。”Ian在Top Gear的采訪中說,“這不是我記憶中那個靈動的現代品牌,這不是正确的方向,它亟需調整。”
1999年,Julian Thompson,這位Ian退休後捷豹設計總監的繼任者,就是在這時被招入麾下,加入了捷豹設計的隊伍。有了一個可以信任的好朋友在,Ian才有了些許信心,正式開始了他的“品牌複興計劃”。
R-Coupe
那時的捷豹品牌還歸屬于福特,在福特“設計夢之隊”總監J Mays的帶領下,Ian忍受着執行委員會的監視,頂着巨大壓力推出了一款概念車——R-Coupe,來展示自己的意圖。
RD6概念車
Ian和Julian一起,像他兒時的偶像William Heynes一樣,為未來的捷豹制定了一本規劃書。
XK-R
從2001年的R-Coupe開始,探尋基本方向;2003年的RD6概念車為Ian完善了他設計意圖的細節;2006年XK車型試水;2007年,全新XF正式發布,從概念到新風格産品的量産,捷豹品牌設計的轉折點到來了。
XF
沒有了傳統的雙頭燈,多了頗具現代風格的皮質和木質布局,不論内飾還是外觀,20世紀50年代的那些老舊的設計語言都從這輛車上徹底消失了。
這輛颠覆性極強的新車型不僅撼動了捷豹往日“陰柔、圓潤”的松弛形象,第一次讓捷豹有了尖銳靈動的線條,緊湊堅硬的設計語言帶來的緊張感撲面而來,每一個細節仿佛都在大聲宣告:捷豹的活力回來了!
XJ
2001年Ian接受采訪時曾說:“押下這個賭注實在是太重要了,許多人對捷豹産生了誤解,并且對這個品牌有了固有思維,捷豹确實保持原風格很多年了,現在必須做出改變。”
CX-75
随着後來XJ、XE、C-X75等一輛接一輛驚豔車型的推出,激進改變下的捷豹品牌終于擁有了世界領先的設計和産品。獲得極大好評的C-X75甚至出現在了007電影裡。
回想當年,Ian說:
「20年後,人們看到這些車會贊賞有加,但他們一定想象不到當年公司内部的阻力有多大。」
“我永遠不會造SUV。”這是Ian Callum曾經說過的話。
捷豹經典的E-Type
當然,要是現在去問已經退休的Ian,他一定會說“要有市場調研”,又或者“要先建立品牌”之類的話。
2008年,印度TATA公司收購了福特旗下的捷豹路虎品牌,因為主席Ratan Tata對跑車的個人喜好,Ian設計生涯裡另一個代表作,雙座跑車F-Type也應運而生。
F-Type
可當Ian第一次得知公司規劃要做一台SUV時,他是持懷疑态度的,他不能想象如何去為捷豹品牌設計一款SUV。
随着時間的推移,Ian的态度發生了轉變,他注意到人們更願意在城市裡駕駛一台SUV,而非去越野,它就和一台普通的汽車一樣,使用上沒什麼分别。
F-PACE 外觀手稿
F-PACE 内飾手稿
可當他真正開始下筆時,還是有些許不自然。與為雙人設計,在空間上更加放肆的跑車不同,在一台SUV裡,會更重視空間的利用,實用性在設計裡占了上風。
直到進入捷豹品牌15年,在确立了品牌的設計風格和價值觀後,Ian終于妥協,這才有了2015年的F-PACE。
F-PACE 造型
F-PACE
從F-PACE開始,捷豹的SUV造車路便一發不可收拾,Ian作為“真香定律”的踐行者,又相繼為捷豹品牌推出了E-PACE和I-PACE等SUV車型。
E-PACE 在創造吉尼斯世界紀錄
E-PACE 在創造吉尼斯世界紀錄
自2008年發布以來,捷豹最新的電動SUV車型I-PACE拿下了全球車壇超過60座獎項,包括歐洲年度風雲車,德國、挪威、英國年度風雲車,Top Gear最佳電動車型,中國年度綠能車等。
I-PACE獲獎圖
就在Ian宣布退休前不久,I-Pace再次擊敗了奧迪e-tron、沃爾沃S60,獲得了世界最佳車型獎,綠色環保車型獎,和最佳設計車型獎,是有史以來第一款一口氣奪下三項大獎的汽車,成為了2019年WCOTY(World Car of the Year Awards)的最大赢家。
Ian Callum與三座WCOTY獎杯
在推出I-PACE的那一天,Ian發現,距離14歲時收到Heynes的回信,已經整整過去了五十年。
「它有點像催化劑,我似乎知道這将是我的最後一輛捷豹車型了。」
2019年7月1日,Ian Callum在掌舵捷豹設計20年後,正式離職。
Ian Callum和捷豹
如今的他已經成為了汽車設計界的國際巨星,為捷豹帶來了最具活力的二十年,引領捷豹走進了一個嶄新的時代。
R-Coupe
今天,我們回顧捷豹産品線上的車型,依舊可以發現2001年R-Coupe概念車上的設計元素,比如XF的側窗和格栅、F-Type的腰線和頂棚。
捷豹 "全家福"
他的離開,卻并不代表着捷豹這一個設計時代的落幕,Ian為捷豹設計注入的基因還将在未來持續發揮作用,成為品牌文化的一部分得到傳承。
Ian Callum
在2019年6月的一次采訪中,Ian Callum曾說:
「我收到的最寶貴的建議來自于我的父親,他說你可以做任何你想做的事,隻要你真的想要并且為之努力,就一定會找到辦法。」
「于是我一直都堅信,我會成為一名汽車設計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