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缦衣和袈裟的區别

缦衣和袈裟的區别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5 14:04:52

沙彌的缦衣和居士的缦衣有什麼區别?

皆仁法師

有人問起,師父,沙彌、沙彌尼的缦衣和居士的缦衣,外表看起來是一模一樣的啊,它們有什麼區别嗎?

這就要從缦衣的來曆開始講起了。

首先說說什麼是缦衣。

缦衣和袈裟的區别(沙彌的缦衣和居士的缦衣有什麼區别)1

缦衣,梵語音譯為缽吒,是一種僧衣。比丘、比丘尼身上所披的橫豎割截而縫綴、有如田畝分畦的袈裟,稱為田相衣;而沙彌、沙彌尼所披整幅而不割截之衣,則稱為缦衣。其實就是用兩幅布縫制而成的無田相的袈裟。又稱為缦條衣、缦條、禮忏衣。一般是為式叉摩那尼、沙彌、沙彌尼,以及受持滿分五戒、菩薩戒的在家信衆所穿着。

缦衣和袈裟的區别(沙彌的缦衣和居士的缦衣有什麼區别)2

而佛在世的時候,如果有比丘得不到田相衣的話,也允許用缦衣替代三衣穿着。

有人還問起,那缦五衣和缦七衣又是怎麼回事呢?應該如何區分呢?

《薩婆多毗尼毗婆沙》中說:“沙彌應畜上下衣,一常着衣,當安陀會;二當郁多羅僧,令清淨入衆僧及行來時着。”

所以,依律中所制,沙彌是應該有兩件缦衣的,一件是平常所穿着,當安陀會,也就是五條衣,下衣,而另一件則是當郁多羅僧,即是七條衣,上衣。

缦衣和袈裟的區别(沙彌的缦衣和居士的缦衣有什麼區别)3

在古印度,安陀會和郁多羅僧是區分得很明顯的。僧人們平時作務時,僅着下衣,即安陀會;而在用齋、誦戒、禮佛、聽法時則會加上衣,也就是郁多羅僧;而入王宮聚落乞食或者升座講法時,則會穿上僧伽梨,也就是九衣。

但是,佛法傳入中國之後,法衣也随着中土的風俗而有所變化,對于缦衣而言,則是如前所說,簡化為用兩幅布縫制而成的無田相的袈裟,其表法的意義大于衣服的實際意義。

所以,有些人容易把兩件缦衣搞混。

缦衣和袈裟的區别(沙彌的缦衣和居士的缦衣有什麼區别)4

其實,沙彌和沙彌尼的缦衣是加過法的,雖然缦衣的外表是一模一樣,但是缦五衣和缦七衣所加的法是不同的。所以,為示區分,一般會在為缦五衣和缦七衣加法前,先在缦衣上做好标記。

而居士所穿的缦衣,則是沒有加過法的。

關于加法的具體文字,因為是涉及律中的明文,就不在此詳細說明了。

所以說,雖然缦衣外表看起來是一模一樣,但是沙彌、沙彌尼的缦衣和居士的缦衣還是有所不同的。大家是否都知道了呢?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