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禮習俗"喪不報孝不吊,不燒紙不謝孝",老祖宗傳下來的規矩
古人的講究很多,需要遵循的禮儀也有很多。在喪禮方面,無論男方做多大的官,一旦家中父母逝世,都要回去守喪三年,要不然就會為人所诟病。到了現代社會,很多的習俗早已被逐漸淡化,然而仍有一部分被保留了下來。今天,我們就來說一句俗語"喪不報孝不吊,不燒紙不謝孝",看看老祖宗留下來的規矩。
其實,我們看電視劇會發現,很多人出席喪禮穿一身黑色衣服。實際上,在很多地方,人們還是習慣傳統的披麻戴孝,穿一身白衣,類似于醫生的白大褂。"喪不報孝不吊"是指如果家裡有人去世了,必須由家屬去親戚家報喪,否則可能沒有人會前來吊唁。在古代,家裡有人去世,必須找陰陽先生看一下入殓和埋葬的時辰,求一個黃道吉日。然後,由親屬把這個時辰親自通知給其他親戚,好讓他們按時前來吊唁。這就有人問了,可不可以不親自去通知,打個電話行不行?打電話或許可以,可是顯得不重視,親戚會有微詞,覺得不被重視,最好還是親自上門通知。但是,現代社會很多人已經離開了老家,萬不得已也就隻能打電話通知了。古人很重視禮,有自己的一套程序,現在已經被簡化了很多。
"不燒紙不謝孝"是指如果你前來吊唁,不燒紙錢,主人是可以不給你回禮的。現代社會,很多人葬禮上已經舍棄了傳統的紙錢,改用鮮花來吊唁。而且,每到清明節,總會有人因為燒紙錢,導緻山火。所以,國家有時候也會提倡文明祭祀,讓人們使用鮮花等環保的方式前來哀悼。古代,人們前來吊唁,是不能攜帶鮮花的,必須帶紙錢和黃色的麻紙。在靈堂的牌位前,會放一個跪的墊子和一個臉盆,靈堂的兩邊跪着死者家屬。有人前來祭祀,就先在臉盆裡把自己帶來的紙錢燒了,磕幾個頭,然後兩邊的家屬鞠躬回禮。如果空手而來,沒有燒紙錢,兩邊的親屬完全不用給你回禮。古人有一種思想叫"視死如生",你燒的紙錢,到了陰間,死者依舊能用上。不僅如此,每到葬禮,家屬還必須燒用紙做成的衣服、被褥、鞋子和其它的一些生活用品。這是一種迷信活動,卻是對死者的一種思念。葬禮上要燒紙錢,清明節、冬至、大年三十,還需要燒紙錢,或者去墳墓祭拜。每到這些時間,本來是表達思念,可卻總有人因為一些失誤,導緻大的火災。如何祭祀也成了公衆關心的一個話題,是鮮花還是燒紙,總有人各執一方,得不出一個結論。
"桑不報孝不吊,不燒紙不謝孝",老祖宗其實給我們講述了喪葬習俗中的"禮"字。中國被稱為禮儀之邦,一個人從出生到逝世,都有一整套的禮儀要遵守。男子成年要行冠禮,女子要行笄禮,出嫁娶親更是一套相當繁複的程序。家中有人逝世,也有一整套的葬禮程序。首先必須确定成殓、入殓、埋葬的确切日子和時辰。這一點,古人特種重視,他們認為時辰的好壞會影響自己家族後續的發展。如果時辰不好,可能家中會發生禍事。然後,需要把确定的時間一一告訴親戚,讓他們前來參加葬禮。必須親自去告知,要不然就沒人前來吊唁了。親戚前來吊唁必須攜帶紙錢,還要在靈堂前把紙燒了,否則家屬不會給你回禮。最後,就是一群人去墳場埋人了。埋了人之後,還得守孝三年,寄托哀思。總而言之,這套禮儀相當複雜。
現代社會,每個人都很忙碌,守孝三年一點也不現實,燒紙錢也可能會造成火災,親戚之間很難能聚集到一起,傳統的喪禮已經被淡化了。而且,古人的很多想法都是迷信思想,傳統的習俗該何去何從?大家有什麼想法,歡迎積極留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