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果我是宏子,我一定多買幾本劉慈欣老師的書看看。
尤其是那本《鄉村教師》。
因為書中提到了一個比較有趣的想法,那就是基因可以遺傳,但是記憶不能遺傳。
每個新出生的人都是被格式化的,是空白的。
所以很多事情光靠腦子是肯定記不住的。
尤其是照片、聊天記錄這些東西,即使記住了還不夠。
因為沒法從腦子裡掏出來給别人看。
這些東西平時看着沒啥大用,全是數字垃圾。
但是等你需要它們的時候,尤其是别人有,你沒有的時候,你就發現這些東西有多重要了。
還有些資料,根本不能放進腦子裡。
比如遊戲存檔,打開文件夾一看,裡面全是代碼,完全不懂什麼意思。
像什麼遊戲的全CG存檔,更是不懂什麼意思。
上小學的時候,有一天趕上爸媽出差,我一個人在家對着電腦狂撸遊戲,玩的昏天黑地,唯一沒做的事情就是到存盤點存檔。
結果到了晚上,遊戲進度都完成了差不多的時候,我家突然停電了。
從那之後我就再也沒打開過這個遊戲。
電沒有了。
我的愛,也沒有了。
牛老師聽說我的故事後邪魅一笑,他說如果我對着電腦狂撸的不是遊戲,那根本玩不到停電,最多五分鐘就堅持不下去了。
我沒明白他的意思,示意他可以詳細展開說說。
他表示學英語什麼的很快就困了。
我有點質疑,但還是選擇了相信。
牛老師做出什麼我都選擇相信。
在信息時代,數據已經成為每個人脫離肉體和精神之外的第三載體。
照片承載着回憶,文字承載着創意,數據甚至成為了比錢更重要的資産。
人類從壁畫到繪畫,從竹簡到書籍,從光盤到硬盤,數據的媒介一換再換。
每一次叠代,都有兩個特點。
第一是更方便。
刻字總歸是沒有刻光盤容易。
第二是擴容。
學富五車,也就10M的電子書。
到了pc時代的末端,光盤硬盤的成本變高,攜帶也不是很方便,如果硬要攜帶,還容易被磕壞,存儲的信息非常容易報廢。
于是網盤出現了,這算是一個看似終極的解決方案。
對于一般用戶來講,網盤可以和硬盤互相使用,一些重要但是平常又不常用的東西都可以放進去,為硬盤騰空間。
對于互聯網企業來說,網盤是pc時代的最後一環,它連接的是即将爆發的移動互聯網時代,随着多端的出現——台式機、筆記本、智能手機和平闆電腦等等,傳統的儲存介質、移動硬盤之類的就變的非常不方便。
打個比方,在電子支付出現前,我們存取都需要找到固定的ATM機,而有了移動互聯網後,這一個步驟就被取代了,甚至銀行卡都不被需要。
随時随地存取,不僅僅是對錢,對數據也是一樣。
網盤的出現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2
網盤的普及是非常迅速的,而且用戶粘性極強,時間跨度極大,因為數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用戶産生習慣後又不願意輕易轉移數據,因為成本太高。
大家都是用過網盤的,誰的網盤裡沒點神秘代碼不是?
雷軍丢了代碼,換行做了企業家。
我丢了代碼,轉身再換幾個種子。
我們的人生軌迹都被改變了。
網盤很重要,但是市面上的産品似乎多多少少都有點小瑕疵。
什麼樣的網盤算是好用的網盤,依我沖浪二十年沒練出腹肌隻磨出一手老繭的經驗來看,需要滿足四點。
首先,一定要大!尤其容量,越大越好。
很顯然,都已經用網盤了,不要再有容量焦慮了。
摳摳搜搜就給一兩個G那種的,不叫雲硬盤,應該叫雲u盤。
我甚至懷疑他們是用諾基亞手機當服務器,現在就是U盤也有128G了吧。
第二,一定要猛,尤其是下載速度,越猛越好。
很顯然,網盤和本地存儲相比最大的劣勢就是下載速度。
不限速,差别無非是一個開車,一個開火箭,但是車速已經能滿足大部分用戶的需求。
結果有些産品限速限到學校門口一般,差别就像匍伏前進和開火箭。
我下一首歌的時間比我聽一首歌的時間還長。
原來周傑倫唱能不能給我一首歌的時間,我還以為他等待的是愛情,原來等待的是源文件。
尤其是那個文件下載到99%再失敗。
立刻讓我夢回那個停電的夜。
第三,是不是還要有個安全性高、能為用戶提供信息安全智能的數字資産雲儲服務?
香港著名攝影師陳老師肯定知道安全性高的重要性。
尤其是珍貴的照片、視頻或者證據。
寫了一半的論文小說或者劇本。
以及一些隻能手動保存的遊戲存檔。
這些文件文檔都能存儲,而且可以多端同步。
無論是移動端還是web端,甚至小程序端都能用,實現便捷的訪問和使用。
再加上一個會員免流量,脫離wifi也能放心使用,不用擔心自己破産。
同時滿足這四個方面才算是好用的網盤。
結果我們環顧四周,發現網盤産品雖然多,也都有各自的優勢,但是真的能同時滿足這些需求的産品幾乎沒有。
就算容量小,會員貴,這些都還能忍。
畢竟一切都是需要錢,需要成本。
但是有些網盤下載速度實在是太拉垮,匍伏前進就算了,等到了目的地,估計胸膛都磨平了。
有關部門也看不下去了,于是八家網盤簽署公約,保證提供無差别上傳、下載速率的産品。
但這些其實都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網盤本身得扛得住。
傳統存儲介質,比如硬盤就非常容易損壞,一旦出問題修複起來比買塊新的還貴。
正因如此才有了最早的網盤市場。
但如果網盤本身都扛不住了,用了一段時間它先GG了,那我這網盤就是用了個寂寞。
硬盤壞了還能修,網盤沒了,那種無力感就跟冰淇淋掉在了地上是一樣的。
除了自認倒黴,别無他法。
到這裡我們重新排序就會發現,靠譜才是第一位,其他的下載速度,容量大隻能是贈送的優點。
各種網盤用了一圈,發現中國移動推出的和彩雲,就是這麼一個靠譜的産品。
因為它是運營商的網盤,不限速,隻要信号沒問題,網速就沒問題。
而且據官方說法,即将上線全體移動用戶免流的權益。
電腦文件自動備份,還有免費領1t/1年大容量,以及可以錄音轉寫文字、OCR圖片文字識别的雲筆記,這些功能都算它們額外送的。
此時我們再回到上面的場景,無論是照片沒了,還是資料丢了,都能通過和彩雲輕松找回。
我看了趕緊下載app。
3
和彩雲一定是靠譜的,為什麼會這麼說?
還記得和彩雲是誰推出來的産品麼。
中國移動。
沒聽說過和彩雲,可以,但是不會有人沒聽說過這個吧?
中國人不騙中國人。
這不僅僅是張靜态圖,就是移動起來也不騙。
作為運營商,中國移動成立時間早,覆蓋範圍廣,成本優勢大,網絡穩定性高。
最重要的是,他大概率不會倒閉。
什麼是安全性?
保護文檔不丢失不算什麼。
保護網盤本身不丢失,才是真正的安全。
和彩雲能夠在衆多雲盤中脫穎而出,提供這麼多優質服務,我說這是産品設計優秀,是以客戶為根本,這些都是虛的。
表面的原因很簡單,就是撒錢。
哪有什麼超能力,都是鈔能力罷了。
當然,還有個深層原因,中國移動是家國企。
這時候懂了吧,錢不是萬能的,有些事情比錢更重要。
比如,社會責任感。
大家也對一塊錢送一個T的上古網盤時代有所耳聞,那個時候也算是百家齊放,為什麼到後來就隻剩下這麼幾家?
無他,窮也。
和彩雲背靠大樹好乘涼,把網盤比喻成自來水管,誰能保證水龍頭擰開後嘩嘩流水,不僅随時都有,而且量大管飽?
是捏着水龍頭的人麼?
一定是捏着水表的人啊。
中國移動就是捏着水表的。
這才是和彩雲最大的優勢,本身質量過硬,背後實力更硬。
頗有牛老師在我身後的感覺。
在雲上的世界,還有什麼比和運營商在一起更爽的嗎?
4
這些年來關于如何存儲信息,一直分為兩派,
一派是本地黨,他們買iPhone都恨不得有8tb版本的。
當然如果真的有這個版本,他們也不見會買,畢竟是真貴。
這些人認為存在本地的才是自己的,一提到網絡雲盤就不屑一顧,當然,如果他們丢一次手機,可能就知道備份的重要性了。
而另一批人則喜歡用時間換空間,下載的速度肯定小于讀取的速度,但是能省硬盤,這也是好事。
缺點就是穩定性的确不如本地存儲,就算在市中心,人一多信号一樣崩,網盤也會打不開。
兩方總是吵得不可開交,你來我往從上個十年吵到這個十年。
這讓我很疑惑,也覺得很魔幻。
這有什麼可吵的?
成年人的世界難道不是兩個都要麼?
手機電腦的硬盤要足夠,但是多個網盤備份重要的資料和數據也不虧啊。
為什麼一定要二選一?
為什麼不兩個都試試呢?
下載個雲盤又不要錢,免費用一用不好麼?
有些東西别抗拒,雖然人類的進步靠工具,但是人類的本質是真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