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前列腺炎根據腺體病變的不同還分為:前列腺纖維化、前列腺鈣化、前列腺囊腫、前列腺增生、前列腺萎縮、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結石等。
以上每一種慢性前列腺疾病的治療方法都不同,其中增生和萎縮的治療方法南轅北轍,而它們又都會引發患者出現一定的排尿症狀,所以在沒有把脈或沒有進行B超檢查,不能确診到底是哪一種病變情況。
賈某的病史:
2017年,賈某出現輕微的排尿症狀,他到當地醫院檢查被确診為前列腺增生。
和很多病友不同,賈某的體質不錯,又常常鍛煉,2018年他的排尿症狀也變得輕微。
除了時有尿急和偶爾尿滴白外,沒什麼問題,隻有夜尿2次一直沒有改善。
2019年,賈某的夫妻生活出現了障礙,為此他找到了我的助理,并進行了網絡會診。
醫生助理詳細地詢問他現有的症狀:
1、輕微尿頻、尿急、尿等待、偶有尿滴白和便後滴白、夜尿1-2次;
2、腰酸腰痛;
3、勃起不堅、堅而不久、晨勃每周1-2次;
4、大便每2-3天1次,成型,有時飲食不慎會腹瀉、近兩周内無大便不成型、有痔瘡;
我對他的病情分析:
出現排尿問題,說明病變影響了腺體的排尿閥門功能導緻閥門開關不利,引發相應的排尿症狀
出現腰酸腰痛,很可能是病竈壓迫刺激腺體引發的問題。
出現了勃起問題,說明腺體病變部位的植物神經功能受損、神經傳導功能紊亂,引發勃起功能下降。
從賈某的疼痛症狀來看,他的前列腺局部很可能已經有了鈣化病竈,并且病竈的硬度不小。
因為賈某還未完成前列腺B超的檢查,不能确診到底是哪一種病變情況,可以稍等一等,等檢查完畢再治療。
賈某非常失望,他說:“我現在就是因為在家有時間才想治療,你們又不能給我治療了,一定要完成B超檢查才給我治療嗎?”
我回答他:“這是為了保障治療的精準。慢性前列腺疾病由于病程日久,如果治療不精準,很可能就會加重疾病症狀,并對疾病的改善無益。”
2020年7月,賈某完成了前列腺B超檢查,他的前列腺形态正常,包膜輪廓清晰,大小約46.7x31.9x27.9mm,内部回聲欠均勻,腺體局部可以看到一個鈣化竈。
賈某還沒有到腺體出現生理性增生的年齡,腺體明顯增大,說明腺體增生,他的前列腺局部有一個明亮的鈣化病竈,可以确診為前列腺增生伴鈣化。
完成第一個療程的治療後,賈某回門診複診:他的晨勃次數增加,多夢改善,怕熱也怕冷改善。
進入第二個療程的治療後,賈某的疼痛症狀明顯改善,隻有久坐後出現,平時已經沒有症狀,勃起不堅和勃起緩慢都有明顯好轉。
2020年11月,賈某的治療完成,他的腺體病竈膨松變淡,對腺體的刺激已經明顯減輕。
因為藥力還會持續激活崩解病竈,病竈會明顯變小,腺體健康提升,殘餘病竈對腺體功能的影響可以忽略,可以停止治療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