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晚,新編大型廬劇傳統戲《吳王楊行密》在“有戲安徽”直播平台線上首演,兩個小時的直播各平台累計觀看人次超十萬。該劇在展示廬劇獨特魅力和風采的同時,也為觀衆送上了濃濃的新年祝福。
悠揚戲曲聲
演繹再現人物風采
演出結束後,長豐縣廬劇團負責人接受記者采訪時開心道:“今天雲直播的效果特别好,老百姓在線觀看、點贊,這說明大家都還是很認可我們廬劇的,進一步表現出我們傳統文化的表達,可以通過現代化手段走得更遠,飛得更高。”
該劇以真實事件為原型,通過國家級非遺廬劇藝術的再創作,講述了合肥曆史名人楊行密(852-905,今合肥市長豐縣吳山鎮人),從寒門弟子到五代十國時期吳國崛起的故事。他起于唐末農民起義,曆經磨難,英勇殺敵,巧用機遇,忠君憐民,縱橫江淮等光輝事迹,塑造“吳王楊行密”文治武功,寓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于一體的舞台藝術作品。
這部藝術和曆史相結合為背景的戲劇,以合肥廬劇演繹再現楊行密的人物風采,展現其波瀾壯闊、叱咤風雲的一生。談到該劇上演時,主創們如是說。
周珊是國家一級演員、安徽省“六個一批”拔尖人才,多次擔任中央電視台戲曲頻道欄目專家。主演《紅樓夢》、《天仙配》、廬劇《梁山伯與祝英台》、《崔筱齋》、《農運特派員》等舞台劇,受到廣泛的關注和喜愛。
“從接到楊行密這個角色,僅有2個多月的時間,我們很快的投入到節目創作中。每天與團隊在一起的時間,要比與家人在一起的時間多出10多倍。”周珊說,“作為線上首演,要讓更多的人通過這個劇目去了解楊行密、了解長豐厚重的曆史文化,從而激發大家對廬劇的熱愛。每一句唱詞、每一個動作,都要經過不下百遍的揣摩。
精品的呈現确實需要千錘百煉,在主創團隊的努力下,家喻戶曉的經典人物故事被重新解構。在這位寬仁雅信,生活儉樸,仁民愛物的英雄身上,閃耀着中華傳統美德光芒。分别展現了楊行密他的人格魅力、雄才大略。身處藩鎮割據、動蕩不安的唐朝末期,楊行密更是以一己之力維護國家統一,為當時的江淮穩定做出了巨大貢獻。
曆史題材“演”出新意
用心用情用功創作精品
本次展演為貫徹落實文旅部、省市關于2022年至2023年實施曆史題材創作工程的通知精神,以及《“十四五”文化和旅遊發展規劃》《“十四五”藝術創作規劃》。按照長豐縣委、縣政府“創作一批主題文藝精品”的工作要求之契機,深入挖掘本土文化資源,大力提升長豐文化軟實力和影響力。
“作為正能量的中國曆史名人,楊行密是長豐的驕傲,是合肥的驕傲,是安徽的驕傲。”《吳王楊行密》導演吳箫華介紹。
在進行舞台的設計時,吳箫華通過對演員台詞、場景轉換的節奏把控,使舞台畫面動靜結合,營造了别開生面的效果;在《吳王楊行密》劇目中,考慮到如果使用一些生僻或日常使用較少的方言,觀衆可能難以進入情境,于是她在前期編排時凝練台詞,注重日常生活化表達,再對其進行了可視化的改造以呈現符合劇情發展。
吳箫華認為,廬劇的健康發展不是一味地迎合觀衆,而是要引導觀衆進行更深的探索與追求,藝術工作者的職責是普及和引領,培養觀衆更高的審美情趣。
吳箫華希望《吳王楊行密》成為那塊抛磚引玉的“磚”,将廬劇中的生活美學重新帶回到大衆的視野中,讓廬劇走近市民們的生活。
“這次線上首演,大家在前期下足了功夫,都願意把好内容用自己最好的狀态呈現出來。”說到《吳王楊行密》,劇團演員們幾乎都可以娓娓道來——在傳承傳統的同時,堅持守正創新,積極探索當下觀衆審美意趣,從而吸引更多老百姓關注廬劇,關注傳統文化。
“參加這次劇目演出,從最早的選拔到後來的緊張排練,回想起每一幕都像昨天一樣,很不容易。但每次回想起這一過程,又很享受。”劇中朱延壽飾演者袁偉告訴記者,“這次的成功首演,希望《吳王楊行密》成為長豐廬劇團的一張宣傳名片,讓更多的觀衆體會到廬劇的魅力,讓大家感受到城市文化發展的碩果。”
從本土文化資源走向舞台藝術精品這個過程,不僅能讓廬劇愛好者更深入地感悟家鄉曆史文化,也帶動觀衆共同感受戲劇魅力,由此激發市民對廬劇持久的興趣與關注,既推動廬劇事業發展,更增強廣大群衆更加熱愛家鄉,建設家鄉,共同緻力于鄉村振興建設。
雲端嘗到甜頭
渴望更多在線互動方式
廣大戲迷和網友們領略了一場高水平的藝術盛宴。有網友在直播間留言稱“看了直播,真的太有感染力了,第一次覺得廬劇這麼好看。”“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這就是文化自信啊。”“以後有機會一定要走進劇場再次感受廬劇的魅力。”
雖然台下不像平日劇場裡一樣都是觀衆,但是青年姚丹的心情仍是十分激動的。
“‘上雲’的背後,本質上還是在劇本上下功夫。為了做好這次《吳王楊行密》線上首演,我們前期研讨、采風、多次打磨排練,都是為了将最好的演出呈現給廣大觀衆。”姚丹十分感概。
“今晚的雲演出給了我很多思考,我覺得我們不僅要做好線下,觀衆也可以通過線上演出更真實、直接地對傳統文化産生一種認識和認可,這對戲曲的傳承與傳播都是非常有好處的。”長豐縣廬劇團負責人告訴記者,希望通過借助互聯網平台、雲端直播等大衆喜聞樂見的形式,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引導更多年輕人關注廬劇、了解廬劇。
讓廬劇成為宣傳名片
百姓感受文化發展碩果
與此同時,長豐縣廬劇團不再隻拘泥于舞台上,而是走下舞台、走出劇團,從藝術展演到下基層慰問演出,不斷拓展劇團外延。
“春節期間,為滿足基層人民群衆精神文化需求,結合我團實際,将在春節期間進村居慰問演出。”廬劇團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本次慰問演出将以長豐縣廬劇團近年來原創的廬劇《農運特派員》、《吳王楊行密》、《梁祝》等具有較高審美價值、藝術品位和藝術個性的精品劇目為主要内容,傳統廬劇《羅帕記》、《合同記》等為群衆點演備選劇目。
來源/江淮晨報合肥通客戶端-合報全媒體記者/王書浒攝影/李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