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八十一。
《道德經》共八十一章。其中《道經》三十七章,《德經》四十四章。
老子原姓李名耳,字伯陽,谥号聃,春秋末期楚國苦縣人,曾擔任過周朝守藏室的官員,管理着廣泛的書籍以及文獻資料。
看書,真的可以成為真正的智者,老子打着“反智”的旗号卻尤其尊重知識,智和知在古代經常通用,卻可以好好的細分。
智不一定包含知,知卻能包含智。智是小度之計,知得好學所壘。智易取巧,知是厚睿。智可以走捷徑,知隻能慢慢來。老子“反智”是反取巧,老子不看那麼多書也成不了老子,後世并沒有真正生而知之者的人能留傳給世人如《道德經》一樣的經典名著。
孔子、孫子、亞裡士多德、柏拉圖都是好學樂學,孜孜不倦的勤勉之輩,傳之後世的都是經典中的經典。有說佛陀不讀書的,這是漠視佛陀的好學,想佛陀出生帝王之家,那是太子,皇宮裡藏的書他能不讀?
孔子說“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不如丘之好學也。”孔子不撒謊,他的淵博都是後天學習積累的。
老子也不撒謊,道為什麼能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不學怎麼生?學生學生,學而後生,多學多生。生産力生産力,多學就多生,多生就多産,多産就多力,多學就能多提高生産力。
不信?把古今中外的史書翻開,把名人傳記翻開,看看那些政治家、科學家、藝術家、文學家、思想家、企業家,哪些不是因為好學而成的?
看過有感歎“劉項原來不讀書”的,劉是劉邦,項是項羽,說劉邦項羽不讀書卻主宰了秦末的楚漢之争,不讀書的人不也稱王成帝嗎?讀書的張良、範增卻是劉項的手下,知此,好多不讀書的人仰天大笑“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且慢,不讀書的說不出這兩句話來,他們更多的是不屑一顧的道:“讀書有毛用?”
在此,個人先糾正一下,好學不是僅僅指讀書,讀書隻是好學中的一種,行萬裡路、閱人無數、名師指路都是好學的方法。讀書隻是相對比較簡單省事的好方法。
劉邦為什麼赢項羽?衆說紛纭,今天我再添一種,因為劉邦比項羽好學,何以知之?劉邦喜歡聽張良給他“講古”,劉邦用的“漢初三傑”和陳平等謀臣都是好學之人,比項羽僅有範增一個好學的人要多。劉邦能聽得進意見,有過知改,這就是好學,反之,項羽自以為是,剛愎自用,根本不願意再學習提高自己,不學者敗于好學者,古今一理。
直到今日,依然有好多打着老子“反智”的旗号提倡不學而勝,高呼老闆都是不讀書的,讀書的博士都是給不讀書的小學未畢業的老闆打工的。如此玷污老子的“反智”,這種行為恰恰就是老子要反的“智”,取巧、自以為是、剛愎自用的“智”
文憑不代表什麼,沒有文憑也不代表不讀書不好學,當今商業界有成就卻沒文憑的老闆哪個不是一輩子好學不辍的?李嘉誠中學都沒讀卻好學了一輩子,幾十年的常青樹是因為每天都在吸收知識。
那些即使現在很成功卻不好學不讀書不改變不提升的老闆又能保持多久成功?不管高文憑還是低文憑,多少曾經不可一世的企業老闆最後沒落還不是因為剛愎自用,盲目自大,不學習不讀書不改變導緻的?項羽的成功還不夠大嗎?最後不也一敗塗地,還有感歎他不肯在最後時刻過江東重頭再來的,覺得他重頭再來就能改變曆史?不可能,一個不學習不讀書不改變不提升的人重頭來幾次最終都得慘敗。
好好看看《道德經》,不要再玷污老子的“反智”思想了,連仔細讀一遍都沒有,斷章取義的理解又有何意義?
《道德經》的外文版本有一千多種,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被譯成外國文字發行量最多的文化名著,除了《聖經》以外,就是《道德經》。
《道德經》全文就五千多字,智慧的濃縮,這是真正意義上的精華,簡、博、深!
簡練的文句閃閃生輝,翻譯後的外文能領會到這些簡、博、深的文字嗎?或許,哲理能貫通,文字美卻難傳達!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