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道德經第五章逐句通俗講解

道德經第五章逐句通俗講解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7 01:41:55

#我在頭條搞創作#《道德經》逐句解讀: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解讀

物:天地萬物。

混成:渾然天成。

先:在前面。

生:出生。

大意:

有一個渾然一體的東西,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已經存在了。

道德經第五章逐句通俗講解(道德經逐句解讀)1

所得

法:懸念法

事:不太了解的事物

情:迷惑,猶豫

人:所有人

這裡造了一個懸念:

有一個渾然一體的東西,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已經存在了。

疑問

什麼東西?什麼東西渾然天成?什麼東西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已經存在了?

那肯定是道了。道生,一生二,二也許就是天地了?

道德經第五章逐句通俗講解(道德經逐句解讀)2

道是什麼呢?

我以為肯定是事物的底層邏輯,是事物的規律,還能是什麼呢?

底層邏輯

解決問題路徑的思維方法

底層邏輯,指從事物的底層、本質出發,尋找解決問題路徑的思維方法。

底層邏輯越堅固,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就越強。

隻有掌握了底層邏輯,隻有探尋到萬變中的不變,才能動态地、持續地看清事物的本質。

這個問題,就深入到了道的層次。

比如寫作。

寫作是什麼?

是闡述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思,所得,目的就是給讀者以參考,取得自己的一點目的,(這是後話)

所見,所聞,這兩種自己能見,能聞,别人也能。就不顯得那麼重要了。可以概述,可以重點叙述自己認為重要的,意思就是自己就當一次篩子,篩選出自己認為重要的寫出來,呈現給看文章,書的人。這個篩選就是自己的工作。

所思,所得,是自己所有,非别人可得,就是文章的重點,可以大寫,特寫,想盡方法的去寫。

一要讓讀者願意看。

二要讓讀者有所得。就是得有料,有幹貨。

三要讓讀者非看完不行,每個字都有用,不看就感覺錯失了一個億。

人們常說: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勃利特。

每個人的所思,都是立足于自己的知識,閱曆,所得都是立足于自己的思考,自己的實踐的,因此不同。

人常說,看書就是與智者對話。

深以為然。

底層邏輯,就是道的表現,我們要重視底層邏輯的思考,重視道的感悟。

底層邏輯,肯定是事物産生之前就有的,是混然天成的,知識我們缺乏挖掘的慧眼,才沒有早點見到。

道德經第五章逐句通俗講解(道德經逐句解讀)3

規律

規律,亦稱法則,是客觀事物發展過程中的本質聯系,具有普遍性的形式。

規律和本質是同等程度的概念。

客觀性規律:它是客觀的,既不能創造,也不能消滅;不管人們承認不承認,規律總是以其鐵的必然性起着作用。

規律=真理:這個世界任何物質都受規律約束,彼此對立又互相聯系統一。

規律就是老子說的道。

規律,有嗎?有。所有說出來,寫出來的規律,都是已經發生了的規律。隻能說是過去已經完成的規律,不代表現在和将來。

規律有嗎?什麼規律?規律是什麼?具體點!

老子給出了答案: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什麼意思?隻可意會,不可言傳。

言傳的道,都不是真正完整的道。

道德經第五章逐句通俗講解(道德經逐句解讀)4

有人用一個字把規律說清楚了,他就是易經的作者。

這個字就是“易”字。

易經包括連山,歸藏,周易三部分。

關于“三易”,《周禮‧春官‧大蔔》中說:“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易經》有“三易”,包括《連山》《歸藏》《周易》三部易書

據古文獻(宋羅泌《路史·前紀二·天皇紀》)記載,《連山》為盤古開天地後第一代君主天皇氏所創。《連山》和《歸藏》《周易》并稱為占蔔的三易之法。

東漢學者桓譚在《新論正經》中說:“《連山》八萬言,《歸藏》四千三百言(秦朝精簡本);《連山》藏于蘭台,《歸藏》藏于太蔔。”

按照南懷瑾說法,《周易》相傳是周文王在坐牢的時候,他研究《易經》所作的結論。

“易”,一是“變易”、二是“簡易”、三是“不易”。

變易,指變化之道,萬事萬物時時刻刻都在變化。

簡易,一陰一陽,囊括了萬種事物之理;有天就有地,有上就有下,有前就有後,都是相反相成,對立統一。

不易,雖世間的事物錯綜複雜,變化多端,但是有一樣東西永遠不變的,那就是規律;天地運行,四季輪換,寒暑交替,冬寒夏熱,月盈則虧,日午則偏,物極必反,這便是規律。

萬事萬物的發展皆有“定數”與“變數”,定數有規可循而變數無規可循;定數中含有變數,變數中又含有定數,無論定數還是變數其大局皆不變。

易有太極,太極生二儀,二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剛柔相推,變在其中矣;系辭焉而命之,動在其中矣。

道德經第五章逐句通俗講解(道德經逐句解讀)5

我的理解是,規律是存在的,但他在不斷的變化,隻可體味,不可言傳。

言傳的規律是過去的,可以借鑒,可以借用,但結果不會一樣。可以用來研判,不可照搬。

有一個不變的規律,那就是變化,那就是易。

規律可用,你讓人省去很多精力,比如天道循環,白天過去,肯定有黑夜,黑夜過去就會有白天,一年也有四季的輪轉。我們大可以做出大緻的研判,做出相應的防禦措施。

知道了規律就是變化,就不會相信規律,就可以借鑒别人的規律,做自己的事情,有變化,在意料之中,對結果就不會有太多的依賴,就會有太多的期待。

道德經第五章逐句通俗講解(道德經逐句解讀)6

有物混成,先天而生,就是此意。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