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古中式建築風格屋頂

古中式建築風格屋頂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8-16 02:39:38

屋頂,被稱為建築的“第五立面”,與現代建築相比,傳統建築的屋頂形制豐富、種類多樣。一方面,屋頂飽含浪漫情調與詩化智慧,成為美的呈現、美的想象、美的創造。另一方面,屋頂也受到傳統禮制的影響,是尊卑有序的等級制度的象征。

古中式建築風格屋頂(古建冷知識傳統建築的第五立面)1

中國古建築的立面形象通常由台基,屋身與屋頂組成。作為房屋建築之首的屋頂,像一頂耀眼的冠冕,成為中國傳統建築的重要标志。

如跂斯翼,如矢斯棘,如鳥斯革,如翚斯飛,君子攸跻。

——《詩經·小雅·斯幹》

《斯幹》是一首慶賀周朝宮殿落成的詩,沉博絕麗,曲盡其妙,是我國最早的建築史詩。“如翚斯飛”,形容宮殿屋頂如鳥翼伸展般輕盈,似錦雞翩跹般歡騰。

古中式建築風格屋頂(古建冷知識傳統建築的第五立面)2

屋頂的構造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屋面、屋脊和承重結構。

屋面,顧名思義是指建築屋頂的表面,在屋脊與屋檐之間,由承重結構支撐,是屋頂中面積最大的部分。

屋脊,沿着屋面轉折處或屋面與牆面、梁架相交處,用瓦、磚、灰等材料做砌築而成。從某種層面上講,屋脊對屋頂的形象起決定性作用。

古建屋脊按其位置不同,分為正脊、垂脊、博脊、戗脊、角脊等。屋頂最上方的橫向屋脊稱為正脊,是兩個主要坡面的交接處。正脊可說是屋脊的母體,衍生、變化出其他屋脊。

古中式建築風格屋頂(古建冷知識傳統建築的第五立面)3

玄鑒樓複雜的屋脊和承重結構

屋頂的承重結構,通常指柱子以上的梁架結構,主要包括梁、柱、檩、椽、枋等。這些構件組合起來,承擔整個建築最上層的重量,并将重量傳導給牆或柱,對屋頂起到支撐作用。

古中式建築風格屋頂(古建冷知識傳統建築的第五立面)4

古建築屋頂結構圖解

古中式建築風格屋頂(古建冷知識傳統建築的第五立面)5

正定隆興寺的結構剖面

古中式建築風格屋頂(古建冷知識傳統建築的第五立面)6

中國古建屋頂,曆經千年的曆史發展與文化積澱,形式多樣且獨特。最常見的基本形式有:硬山式、懸山式、歇山式、庑殿式、攢尖式。每種屋頂又有單檐與重檐、起脊與卷棚的區别。

硬山頂

特點:兩面坡,坡面不出山牆

硬山頂是古建築中最普通的屋頂形式。屋面僅有前後兩坡,一條正脊和四條垂脊,左右兩側山牆與屋面相交,并将木梁架全部封砌在山牆内,常用于住宅、園林、寺廟。

古中式建築風格屋頂(古建冷知識傳統建築的第五立面)7

硬山頂圖示

古中式建築風格屋頂(古建冷知識傳統建築的第五立面)8

濟南廣智院一角

懸山頂

特點:兩面坡,坡面懸山出牆

懸山頂又稱挑山頂,跟硬山頂一樣隻有兩坡,屋頂兩端各向左右挑出山牆之外。多用于宮殿、壇廟中作為配房或次要配房的建築上。

古中式建築風格屋頂(古建冷知識傳統建築的第五立面)9

懸山頂圖示

古中式建築風格屋頂(古建冷知識傳統建築的第五立面)10

佛光寺文殊殿

歇山頂

特點:屋脊數量多

歇山頂,宋朝稱九脊殿、曹殿或廈兩頭造,清朝稱歇山頂或九脊頂。外觀看有九脊,一條正脊、四條垂脊、四條戗脊。正脊前後兩面整坡,左右兩個半坡,在清代官式建築中,半坡以上有名為山花的三角區域,可加各種裝飾。

歇山頂衍生出多種變體形式,如四面歇山頂和卷棚歇山頂等,豐富了古建屋頂的類型,彰顯了形式的多變。

古中式建築風格屋頂(古建冷知識傳統建築的第五立面)11

歇山頂圖示

古中式建築風格屋頂(古建冷知識傳統建築的第五立面)12

北京天安門

庑殿頂

特點:四面坡

庑殿頂,又稱為四阿殿、五脊殿。有五脊,前後左右四坡,正脊連接前後兩坡,左右兩坡共有四條垂脊,上端均交于正脊。庑殿頂是中國古代建築中等級最高的屋頂,多用于皇家建築、高等級祭祀性建築及宗教建築的正殿處,如北京天壇中的祈年門、華嚴寺大雄寶殿等。

古中式建築風格屋頂(古建冷知識傳統建築的第五立面)13

庑殿頂圖示

古中式建築風格屋頂(古建冷知識傳統建築的第五立面)14

天壇祈年門

攢尖頂

特點:頂部集中于一點

攢尖頂,屋頂為錐形,頂部集中于一點,即寶頂。攢尖頂沒有正脊,根據垂脊數量,分幾角攢尖頂,是一種較為活潑幽雅的屋頂形制,常用于亭、榭、閣、塔等建築。

古中式建築風格屋頂(古建冷知識傳統建築的第五立面)15

圓角攢尖頂圖示

古中式建築風格屋頂(古建冷知識傳統建築的第五立面)16

天壇的祈年殿

古中式建築風格屋頂(古建冷知識傳統建築的第五立面)17

中國古代建築中的屋頂形式,有着嚴格的等級與制度要求,如庑殿頂等級最高,往下依次為歇山頂、懸山頂,最後是硬山頂;重檐的等級又高于單檐。

具體的等級制度及适用的建築功能可見下表:

古中式建築風格屋頂(古建冷知識傳統建築的第五立面)18

屋頂作為中國古代建築最典型的符号代表,形式豐富,造型精美,是中國建築文化的重要瑰寶,有極大的藝術與實用價值。

古中式建築風格屋頂(古建冷知識傳統建築的第五立面)19

[1]王全營.簡述古建築的屋頂形式[J].決策探索(上),2018(06):40-42.

[2]王作.淺談中國古建築的屋頂——以沈陽故宮為例[J].中國民族博覽,2021(14):205-207 210.

[3]李金龍.中國古建築屋頂析[J].戲劇藝術,1996(03):112-117.

[4]谷向樂.中國古建築屋頂形式淺析[J].文物鑒定與鑒賞,2021(19):30-32.

[5]高彤. 中國古建築屋頂禮文化[C]//.2015年3月建築科技與管理學術交流會論文集.[出版者不詳],2015:247 238.

[6]馬炳堅.中國木構建築的特點和科學保護[J].文物建築,2008(00):9-20.

審核 | 柴洋波 崔曙平

編輯 | 朱 犇 沈媛媛

排版 | 薄皓文

校對 | 徐紅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