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身人面大道和盧克索神廟塔門
拉美西斯二世建的大院
阿蒙霍特普三世大院的柱廊大殿
2012年6月,遊輪把我帶到了曆史名城——盧克索。這是我第二次來盧克索,第一次是在2004年。
來埃及旅遊,除了開羅以外,排在第二位的就是盧克索了。盧克索位于古埃及中王國和新王國的都城底比斯南半部遺址上。底比斯城興建于中王國第十一王朝時期,至今已有四千多年的曆史。到新王國十八王朝,底比斯進入鼎盛時期,城市跨尼羅河中遊兩岸。據說當時的底比斯人煙稠密、廣廈萬千,城門就有一百座,荷馬史詩中把這裡稱為"百門之都",是世界上最大城市。此間法老們不斷擴展他們的版圖,并建造了無數的神廟與龐大的墓群,為進入的盧克索留下了寶貴的遺産。
如今的盧克索是世界上最大的露天博物館,有着"宮殿之城"的美譽。盧克索尼羅河穿城而過,将其一分為二。由于古埃及人認為人的生命同太陽一樣,自東方升起,西方落下,因而在河的東岸是壯麗的神廟和充滿活力的居民區,河的西岸則是法老、王後和貴族的陵墓。"生者之城"與"死者之城"隔河相望,形成兩個世界的永恒循環的圓圈。
1979年,《底比斯古城及其墓地》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産名錄”,其中包括了今天要介紹的“盧克索神廟”
盧克索神廟3D複原圖(圖片來自埃及的網站)
盧克索神廟位于尼羅河的東岸。由于來過這裡遊客特别多,對這裡相對比較熟悉,所以我的介紹會更加謹慎,力求準确,為此查閱了大量的資料(主要資料參考了“維基百科”、埃及旅遊局對盧克索的介紹、“LP旅遊叢書”等)。文中的圖片拍攝于2012年的埃及旅行中,同時,我還複制了幾張埃及旅遊局的3D圖片加以充實,力求關鍵部位更加準确、直觀。
順便說一下,盧克索神廟的黃昏和夜色非常美,讓人流連忘返!
誰建造了盧克索神廟?
法老阿蒙霍特普三世是古埃及的偉大建築家之一,圖坦卡蒙、霍倫希布之後,在新王國(公元前1390-1352年)開始建造盧克索神廟。然後由拉美西斯二世完成。
這座神廟是專門為底比斯的三神太陽神阿蒙、自然神姆特和他們的兒子月亮神孔斯所修,在新王國時期它是每年奧皮特節的中心。
盧克索神廟也是拉美西斯二世長期統治期間委托執行的衆多項目之一。拉美西斯二世還重新利用了許多現有的古迹,以增加自己的聲譽。今天裝飾聖殿的雕像和雕刻主要以拉美西斯二世為特色。
盧克索神廟最好看和最有特色的是哪些?
◆在正門的獅身人面像大道;
◆方尖碑、塔門、法老雕像和主要塔(牆壁)上的浮雕;
◆拉美西斯二世大院裡的雕像和廊柱;
◆阿蒙霍特普三世大院的柱廊。
獅身人面像大道
獅身人面像大道夜色
獅身人面像大道夜色
獅身人面像大道3D複原圖(圖片來自埃及的網站)
獅身人面像大道的建設始于新王國時期,并于30世紀王朝内克塔内博一世(公元前380-362年)統治期間完成。這條路由托勒密女王克婁巴特拉(公元前51-30年)進行了翻修,後來被羅馬人使用,據說,當時大約有1,350個獅身人面雕像。
這條近3公裡的獅身人面像大道連接着盧克索神廟和卡納克神廟,在每年的Opet節期間,埃及人沿着這條路遊行,并帶着象征性的婚姻重現了阿蒙和穆特的雕像。在盧克索神廟,阿蒙神奇地變成了生育之神闵。
塔門、拉美西斯二世雕像和方尖塔
盧克索神廟塔門3D複原圖(圖片來自埃及的網站)
穿過獅身人面大道就是盧克索神廟的塔門,巨大的塔門前是拉美西斯二世的兩尊坐像和一座方尖碑,這裡原有拉美西斯二世的兩尊坐像、四尊立像和兩根方尖塔。今天這些像中隻剩下了兩尊坐像、一尊立像和一根方尖塔。塔門牆上有拉美西斯二世與赫梯作戰的浮雕。右牆上的浮雕是拉美西斯二世正在大本營中開戰前會議,與此同時赫梯正在進攻埃及的營地;左牆上的浮雕是拉美西斯二世追擊逃跑的赫梯人。
塔門牆上有拉美西斯二世與赫梯作戰的浮雕(已經不清晰了)
花崗石雕琢的方尖碑高25米,是盧克索神廟的标志,其基座上刻有四個神聖的狒狒,碑身上雕滿了象形文字。1836年,總督穆罕默德·阿裡将一座方尖碑送給了法國國王路易·菲利普。今天這座盧克索方尖碑位于巴黎協和廣場。作為交換穆罕默德·阿裡為開羅的一座清真寺獲得了一座鐘塔。
其基座上刻有四個神聖的狒狒,碑身上雕滿了象形文字
塔門附近的折疊内克塔内布一世的前院已經所剩無幾。
拉美西斯二世建造的大院
廊柱和雕像
廊柱和雕像
拉美西斯二世建造的大院3D複原圖(圖片來自埃及的網站)
通過大門遊客進入拉美西斯二世建造的大院。這個院長57 m,寬51 m,被兩重廊柱圍繞。7對廊柱由紙莎草捆組成,上有柱台,之間有站立拉美西斯二世的雕像。院的東部現在被哈吉清真寺(Al-Hajjaj)占據,這座清真寺位于一座教堂的遺址上。這座清真寺位于神廟地基以上五米高的地方,原因是清真寺被建造時神廟已經被埋在五米深的塵土下了。院的西面是女王哈特謝普蘇特的一座小聖堂。
拉美西斯二世的廊柱
拉美西斯二世廊柱和雕像
院的東部現在被哈吉清真寺(Al-Hajjaj)占據
拉美西斯二世雕像
拉美西斯二世
夕陽下的拉美西斯二世雕像
在柱廊入口後不久兩邊就各有一尊法老像,其後的一對坐像顯示着阿蒙與姆特。雖然這些像上刻有拉美西斯的名字,但是從風格上看,它們應該是埃及第十八王朝時造的。
阿蒙霍特普三世建造的大院
穿過拉美西斯二世雕像後來的廊柱過道就是阿蒙霍特普三世建造的大院
阿蒙霍特普三世建造的大院3D複原圖(圖片來自埃及的網站)
穿過拉美西斯後面的柱廊,後面就是阿蒙霍特普三世建造的大院。它的三面也有雙重的紙莎草柱圍繞,柱上有柱台。1989年在修複時在三米深處發現了多座法老、神和獅身人面像,如今都被安放在盧克索博物館裡。
阿蒙霍特普三世廊柱大殿
阿蒙霍特普三世柱殿大殿3D複原圖(圖片來自埃及的網站)
阿蒙霍特普三世大院南邊是一座廊柱殿,它由32根廊柱組成,16米高的圓柱呈開放式花紙莎草紙狀,支撐着巨大的拱門架。粗壯石柱圍繞的大殿,彰顯着皇家的氣派。在其中央通道左側的最後兩列之間,是一個獻給君士坦丁皇帝的羅馬祭壇。柱身的浮雕顯示阿蒙霍特普三世在底比斯的衆神前以及他的加冕。
阿蒙霍特普三世廊柱大殿
阿蒙霍特普三世廊柱大殿
阿蒙霍特普三世廊柱大殿
阿蒙霍特普三世廊柱大殿
阿蒙霍特普三世廊柱大殿
阿蒙霍特普三世廊柱大殿
阿蒙霍特普三世的柱廊大殿在阿蒙節期間會在這裡舉行盛典儀式,會有音樂會,舞蹈等在這裡演出,曆時二十四天。聖船從卡納克神廟被帶進盧克索神廟,屆時有化妝的遊行,女祭司會在盧克索神廟收到鮮花和祭品的禮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