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的核心就是塑造人物形象,通過人物來表達小說的主題思想。”
我國的四大名著之所以能夠成為經典,這跟作者都善于刻畫人物形象的技能密不可分。
我們可以來看看最熟悉的《紅樓夢》。
比如《紅樓夢》中王熙鳳出場:
這個人打扮與衆姑娘不同;彩繡輝煌,恍若神妃仙子。頭上戴着金絲八寶攢珠髻,绾着朝陽五鳳挂珠钗;項上戴着赤金盤螭璎珞圈;裙邊系着豆綠宮縧,雙衡比目玫瑰珮;身上穿着縷金百蝶穿花大紅洋緞窄裉襖,外罩五彩刻絲石青銀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雙丹鳳三角眼,兩彎柳葉吊梢眉,身量苗條,體格風騷。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啟笑先聞。
再通過林黛玉的眼睛描繪出的賈寶玉的外貌:
一語未了,隻聽外面一陣腳步響,丫驟進來笑道:“寶玉來了!”丫囊話未報完,已進來了一年輕的公子:頭上戴着束發嵌寶紫金冠,齊眉勒着二龍戲珠金抹額;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箭袖,束着五彩絲攢花結長穗宮縧,外罩石青起花八團倭緞排穗褂;登着青緞粉底小朝靴。面若秋之月,色如春曉之花,眉如墨畫,目若秋波。雖怒時而若笑,即嗔視而有情。項上金螭璎珞,又有一根五色絲縧系着一塊美玉。黛玉一見,便吃一大驚,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裡見過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
還有我們耳熟能詳的對林黛玉的外貌描寫: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兩靥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閑靜時如嬌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幹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
王熙鳳、賈寶玉、林黛玉的外貌描寫,細緻入微。雖然裡面的很多詞,我都讀不懂,但是我很佩服作者對人物的刻畫,淋漓盡緻。讓我們讀者一目了然,人物的形象可以清晰地在腦海中浮現。
王熙鳳,俗稱鳳辣子,未見其人,先聞其聲。
賈寶玉不染世俗,是賈府所有男兒中最清麗脫俗,沒有被權勢、名利腐蝕,反而惜弱憐貧,丫頭小斯們跟前也不擺主子的架勢。
林黛玉,清麗脫俗,坦率真誠,雖有小性兒,說話也刻薄,愛哭鼻子。但是在大觀園裡,潇湘館裡有姐妹聚會,不缺乏人氣。可見,曹公筆下林黛玉不僅僅是美人燈,反而挺受歡迎的。
在《紅樓夢》中,作者曹雪芹筆下的每一個人,都有鮮明的人物性格和特點。每個人完全不同,性格、長相、說話方式以及遇見同樣的事情,處事方法也完全不同。
就像怡紅院裡的襲人、晴雯、麝月,書中不止一次寫到她們的不同之處。小丫頭墜兒偷了平兒的蝦須镯,被告發。
晴雯知道後火冒三丈,覺得墜兒丢了她們怡紅院丫頭的臉,做人做丫頭,窮也要窮得骨氣在。晴雯當時就要把墜兒趕出去,雷厲風行。
而麝月,則是勸晴雯且緩緩,等襲人探親回來發落也不遲。
有人說麝月是襲人的影子。但是《紅樓夢》中明确寫出了,襲人處事溫和,而麝月有溫和,也有剛烈,她介于襲人與晴雯之間。
襲人向來省事,秉承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則。麝月,看似低調,但是遇到問題,會拿住關鍵點,“克敵制勝”。就像春燕娘用自己女兒的洗頭水給芳官洗頭,芳官不依,鬧了矛盾,襲人說話不瘟不火,晴雯懶得管,還是麝月勸架。
還有寶钗、湘雲、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從上到下,從主人到奴仆,作者把一個社會中該有的人都寫全了,都可以在《紅樓夢》中找到相應的角色。
而且,她們雖然在名分上有主仆之分,可是在生活上,曹雪芹賦予他們每個人獨立的人格和尊嚴。
小說中的人,很多雖然終身賣絕榮國府,自己是奴仆,将來自己生的孩子也是賈府的奴仆。但是,曹雪芹把這些人都寫得淋漓盡緻。
他們并不完美,也有這樣那樣的缺點,有的是語言上的,如史湘雲這個“二”總是說成“愛”;寶钗看似完美,但是她的蘅蕪苑不及潇湘館有人氣,很少與人交心。她的身體也不是很健康,也需要吃藥;王熙鳳獨攬大權,卻一子難求……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紅樓夢》中都有反饋。它通過一件件事一個一個人物寫得活靈活現,引人入勝。
正因如此,經典不愧是經典。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