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卷首
《三國演義》極大豐富和突出了趙雲。也許正是由于如此,使許多先經《三國演義》,後接觸三國正史的讀者發現,原來《三國演義》中的戰神趙雲,竟然不是“蜀漢五虎将”之一(四方将軍之一),僅是一雜牌将軍。
且更讓人惱火的是,在劉備得了漢中後,甯肯破格提拔反賊魏延去當漢中太守,也不封賞,就更别提重用趙雲了。于是,許多人都為趙雲抱打不平,認為劉備龌龊。
非讓關羽守荊州,結果丢了吧,若讓趙雲去呢?保證會沒事!劉備這就是任人唯親!
非破格提拔魏延,可諸葛亮剛死魏延就反了,差點讓蜀漢覆沒!劉備這該多有眼無珠啊。總之一句話:都是劉備不重用趙雲惹的禍!
那麼事實果真如此嗎?其實大家都冤枉劉備了。主要原因以下三種情況,造成的誤會!
02官職大小跟實權不成正比
蜀漢的官職很好玩。比如最著名的馬超,官職是骠騎将軍,可謂蜀漢武将中最大的官了。可問題是,誰會認為馬超的實權和地位,比關羽、張飛還大還高?
你若認為這僅是特例,那就再看蜀漢的另一位高官,車騎将軍夏侯霸。在姜維北伐時,他卻聽命于當時,僅官職為“衛将軍”的姜維——妥妥下級領導上級!
更實錘的證據是諸葛亮,劉備當上漢中王時,曾大肆封賞手下,關羽、張飛、馬超、黃忠,就是在這時被封為“四方将軍”的,可諸葛亮的官職卻沒有動,還是軍師将軍,可誰會認為這是劉備不重用諸葛亮?
同理,趙雲當時也跟諸葛亮一樣,沒有升官,為啥卻非說趙雲不被重用呢?說來說去,還是因對蜀漢官職和實權之間的關系,不了解罷了。認為官職越大,權力越大,實則并非如此。
最能反應趙雲真實官職和地位的是兩個不起眼的官職:江州都督和中護軍。
在蜀漢最初有“三大都督”,分别是:漢中的魏延,江州的趙雲和庲降的鄧方,後來劉備臨死前為了防範東吳,又讓李嚴為永安都督!這四大都督相當于,蜀漢四大軍區的總瓢把子。
至于中護軍則更牛,所謂“總掌禁軍”,這個官職多重要,誰都明白吧。且更牛逼的是,楊戲還追加了一句“統時選士”,即,趙雲還擁有人事任免權!
03劉備眼中的三六九等
無論是誰,對人都有親疏之分,劉備也是這樣。毫無疑問,關羽和張飛排第一。那麼誰排第二?也是兩個人,看看劉備當漢中王時,沒封賞誰就能明白,正是諸葛亮和趙雲。
這也是為啥趙雲落選“四方将軍”的真正原因。
關羽和張飛,是蜀漢頂級倆大佬,又都替劉備執掌精銳,必須要給!
馬超曾是一方諸侯,跟劉備平起平坐,且還影響力很大。于是就跟當初“月旦評”的大佬許靖(被封為太傅,司馬懿被奪權時,也是這官職)一樣,成為了文武兩大花瓶。
黃忠既有斬夏侯淵之大功,又是荊州派系的武将代表,更是一“老卒”(關羽所言)。你若是劉備該怎麼辦?總不能這四方将軍,都是自己嫡系吧?總要有一位“激勵下屬”,彰顯公平,并昭告天下我劉備是“千金買骨,求賢若渴”的标杆人物吧。
自然且必須是黃忠。至于趙雲,連諸葛亮都沒封,他豈能不明白?而魏延,是後起之秀,他加盟蜀漢很晚,必須要培養後備力量對不對?于是鎮守漢中,張飛對此都沒吭聲,趙雲有啥可說的?
因此,蜀漢這些臣子們,在劉備眼中絕對是分三六九等的。并不是,你越跟老大親密,就越啥都給你。所謂都是自家人不說兩家話,必要時讓你表面吃虧的事,誰沒幹過或經曆過?
趙雲在劉備眼中,并非不重要和不重用,相反卻極其重要和一貫重用!這就又引出了第三個原因,趙雲追随劉備時,說過的一句話。
04終不背德
據《雲别傳》載,趙雲在公孫瓒手下時,就被劉備看中了。當時劉備也寄居在公孫瓒這裡。
後來趙雲以哥哥去世為由要離開時,劉備明白趙雲一去不複返了,就拉着趙雲的手,說啥也不松開,以此表示自己對趙雲的仰慕和求賢若渴。趙雲其實已經下定了追随劉備的決心,便對劉備說了一句話:“終不背德也。”
這句話有兩層意思。
其一,劉備,字玄德。是在告知劉備,趙雲一定會去投奔你。
其二,德,也可解釋為“道德”,既趙雲的追求。他隻認可賢德之君,因為自己就是有品德的人。
無論哪層意思,顯然趙雲都做到了!同時,這也引出了劉備用人的三大特點(諸葛亮屬于特例)。
其一,用才:典型的人物是法正、魏延,這都是私德不咋樣,卻才華滿滿的人。
其二,用名:典型人物已說,就是馬超和許靖。
其三,用德:典型人物就是趙雲!私德完美,你就挑不出趙雲有啥錯來!這如何不算重用?
除非“雞蛋裡挑骨頭”,比如作者。正是因趙雲私德完美,所以絕不能“重用”,因為往往私德越好的人,就越缺乏開拓精神,這顯然不符合三國大争之世的規律。故而從這個角度才說,劉備做得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