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真實曆史?由于曆史條件的限制,不少商周諸侯國沒有明确文獻記載噩國便是其中一個,它的曆史鮮載于史冊,長久以來不為人知,近年來考古發現的以有銘青銅器為代表的出土文物,讓這個“消失”了3000年的神秘古國得以重新出現在人們的視線中,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考古真實曆史?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由于曆史條件的限制,不少商周諸侯國沒有明确文獻記載。噩國便是其中一個,它的曆史鮮載于史冊,長久以來不為人知,近年來考古發現的以有銘青銅器為代表的出土文物,讓這個“消失”了3000年的神秘古國得以重新出現在人們的視線中。
今天,上海博物館聯手中國國家博物館、随州市博物館、鄭州博物館、南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特别推出“漢淮傳奇——噩國青銅器精粹展”,以西周早期至春秋早期的60件青銅器為載體,首次全面系統還原噩國的曆史面貌。
獸面“人目”的奇詭紋樣,獨屬于噩國青銅器
“今年是中國現代考古學誕生100周年。為更好展示中華文明風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100年來,幾代考古人筚路藍縷、不懈努力,不斷探索未知、揭示本源,以一手實物資料補史證史,噩國的‘再現’是有力的見證。”上海博物館館長楊志剛如是說。
文獻中最早有關噩國的記載見于《史記·殷本紀》:“以西伯昌、九侯、鄂侯為三公……鄂侯争之強,辨之疾,并脯鄂侯。”鄂即噩,據此可知,噩國在殷末即與商人往來,并與周人同為商王國的附屬。鄂侯位列三公,顯示噩有相當勢力,為一古老的氏族。但此一曆史悠遠的方國部族,卻在傳世文獻中昙花一現,未留下任何可供追索的蛛絲馬迹。考古發現,讓人們有機會認識西周時曾經活躍在漢淮之間的噩國。
據随州市博物館副館長孫建輝介紹,噩國的考古可以追溯到上世紀40年代,但最轟動的當屬2007年的發掘——這一年,考古工作者在湖北随州羊子山發掘出一座西周早期墓葬,出土了27件青銅重器,其中9件鑄有“噩侯”銘文。它們中的精品此次聚首上海博物館四樓展廳,展現了噩國青銅器獨樹一幟、絕無僅有的藝術風格。
這之中,有一類帶有獸面“人目”奇詭紋樣的器物,獨屬于噩國,是其他地區青銅器所未見的。從此次亮相的噩侯方罍、獸面紋卣(一對)可以看出,這類青銅器的主體部位是一張高浮雕的面孔,與青銅器上常見的獸面紋相比,雖然構圖相似,但整體更近似于一張人的臉。它們有着炯炯有神的雙眼,眼睑結構近似于人眼,眼皮、眼眶、眼球及瞳孔層次分明;彎彎的眉毛由豎線組成,像是兩輪新月;鼻部隆起,鼻翼圓且寬大,酷似人的鼻子。因其既有獸面紋特征,又有類似人面的寫實,故學者們稱之為“神面紋”。“神面”眉眼彎彎,好似面帶笑意,立體生動,栩栩如生。
青銅器本色為金色,古代稱為金或吉金。目前所見的傳世或出土青銅器,通常在器物表面呈現出綠色鏽。但湖北随州地區出土的噩國青銅器由于地質、水分等埋藏條件的差别,部分器物形成罕見的藍色鏽,瑰麗奇異,動人心魄。噩國青銅器上寫實的人面,神秘的微笑,加上幽幽藍鏽,呈現出一派獨特的文化面貌。
藝術、學術價值之外,仍有三大謎團待破解
除了極高的藝術價值外,噩國青銅器還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以此次展出的禹鼎和噩侯馭方鼎為例,兩件文物生動記述噩國由盛轉衰的曆史。噩、曾兩國為西周王朝扼守南境、控制金路往來的重要諸侯國。根據噩侯馭方鼎内壁銘文記載,西周晚期噩國與周王室聯姻,噩侯馭方獻壺,與周王同宴、并行射禮,顯示噩侯與周王友好的親近關系。但禹鼎器腹内壁銘文顯示,這樣的好景不常,厲王晚期噩侯馭方率東夷、南淮夷反叛,震動周王朝,周王動用西六師、殷八師伐噩,最後以擒殺噩侯馭方、撲滅噩國告終。
叛周被讨伐後,噩國、噩族便未再見于正史記載。一度,人們認為噩國自此滅亡。2012年,南陽市新店鄉夏饷鋪發現了一處西周晚期至春秋時期古墓群,經科學發掘清理出80餘座墓葬,出土的大批青銅器鑄有“噩侯”“噩姜”“噩伯”等銘文,其中包括四代噩侯夫婦。“夏饷鋪噩侯貴族墓地的發現,證明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噩國并未消亡,而是從湖北随州遷至了河南南陽,而且還具有一定的實力和影響。”南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崔本信表示,這次新發現改寫了噩國滅亡于馭方叛變之戰的傳統看法,為了解噩國地理位置與曆史發展等問題提供了新的線索與曙光。四代噩侯夫婦墓葬出土青銅器也反映出了噩國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青銅器藝術的發展脈絡。
比如,“媵”是古代嫁女時,随嫁或陪嫁相贈送的人或物。而青銅器中專為嫁女而作的禮器,就被統稱為“媵器”。此次展覽中便有一件春秋早期的噩侯壺,乃是媵器。在其蓋口外側有銘文“噩侯乍(作)孟姬媵壺”,即噩侯為女兒孟姬所作陪嫁用器。一般認為,熏爐在漢代才比較常見,但此次展出的一件沒有器身的熏爐蓋證明,西周晚期,人們已用上了熏爐,且工藝頗為精美。
“考古發現充分證實了噩國的存在,但仍有許多謎團和細節有待解開,需要進一步的深入研究。”上海博物館青銅器研究部副研究館員韋心滢告訴記者,圍繞噩國,目前主要有三大疑團有待破解:其一,南陽夏饷鋪噩侯家族墓地中噩侯為女兒所作媵器透露出其為姬姓,而西周晚期以前噩侯為嫁給周王之女所作媵器标示為姞姓,為何一國出現兩姓?其二,噩國何時從随州遷居至南陽?由于目前鮮見西周中期噩國青銅器,難以獲得有關噩國遷徙的一手資料與證據。其三,原與周王室交好的噩國,為何後來與周王室反目成仇?期望以此次展覽為引,激發各界更多的關注和讨論。
記者 李婷
來源: 文彙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