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
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
本不是店,吃的人多了,便成了店。
你帶他,他帶她……
再深、再小的胡同,
都躲避不了好吃者的鼻子,
難不倒好吃者的腳杆。
因為味道絕,用料幹淨,傅家埠「貞洪苦腸」,被真愛粉們愛了整整三代。
絕到什麼份上?據老食客們講,好吃到“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
作為好吃之人的福姐,怎能放過此等尤物,大中午我和福哥驅車二十多裡,專程去品嘗了這份城陽界兒特産。
好客淳樸的貞洪第三代傳人傅永鋼大哥,從鍋裡現撈現切,臨了還端來一碗蒜泥讓我們涮着嘗。
嘿,别說,還真是一口難忘。味道初入口時,有些微苦,再細嚼回味,卻是細嫩甘香。
蘸着蒜泥一口下去,豬小腸中浸滿的汁水激蕩在唇舌間,蒜泥的辣味牽引着口水奔赴而來,苦則充當和事老一般帶着鮮爽的姿态,又脆又嫩,引得多巴胺瘋狂分泌,一口接一口。
解了饞,我們便打開了話匣子。
“聽說這貞洪苦腸,當年可是城陽傅家埠的獨一份。距今已有五六十年的曆史,上至達官、下至普通老百姓,逢年過節,都離不開這口兒……”
話說,這些飯後閑聊時所聽得的傳聞啊,還都得到了傅大哥的親口印證。
傳世三代的貞洪苦腸
征服了整整三代人
貞洪苦腸是祖傳的手藝,早在幾十年前,傅永鋼的爺爺就在生産隊刮小腸做苦腸了。
上世紀五十年代,豬肉還是奢侈品,即便是豬下貨也是平民家庭很少能吃到的。那時,傅爺爺每逢遇到被刮破的腸衣就會收集起來,纏成團煮熟後再分食給鄰裡們“打牙祭”。
在那個年代,苦腸是整個傅家埠最緊俏的吃食。
後來改革開放後,傅爺爺便率先成立了自己的苦腸作坊,專門售賣苦腸。
随着時間流逝,傅爺爺上了年紀幹不動了,在八十年代,傅永鋼的父親傅貞洪便肩負起二代的傳承,在胡同裡的家中支起“正洪苦腸”的攤子,繼續幹着這份苦行當。
都說酒香不怕巷子深,即使傅家埠街上有十幾家挂門頭賣苦腸的,都敵不上巷子裡的“正洪苦腸”。
在八九十年代為了尋正宗苦腸,不少市裡有頭有臉的大人物都差人隔三差五的驅車幾十裡專程來買。
為了方便大家尋找,在衆人的嚷求下,傅貞洪還在街頭的電線杆上做了标識。
時光氤氲,一年365天都浸泡在苦腸老湯裡的傅永鋼,也打小就學會了這門爺輩的手藝。
▴左:傅貞洪 | 右:傅永鋼
後來他便順理成章的成了老父親的接班人,将店面也遷出了胡同,在傅家埠街上有了門面鋪——貞洪苦腸。
其實,傅永鋼原本是打算繼續用“正洪苦腸”這塊招牌的,但奈何當年老父親經營時,苦腸銷售太過火爆,又不懂得商标法啥的,便被有心人搶先注冊了去。
每每說到此事啊,傅永鋼和老父親都是止不住的感歎:就算他們拿走了字牌,也拿不走手藝。俺叫啥都一樣,大家還都一樣認俺家的苦腸。
▴夜暮四合,寒冬裡還仍然有不少人趴窗買貞洪苦腸
這店面一搬到街上,方便了大家購買,食客比以往更多了,有時兩口大鍋左右開弓,300多根的苦腸也會很快被搶購一空。
今年因所在店鋪面臨拆遷,貞洪苦腸又迎來了第二次搬家,将店面往北移了500米,搬進了門面房,一樓售賣,二樓則有了更大的空間進行苦腸的煮制。
即便如此啊,有時去晚了還依然搶不到呢。福姐去的當天就有人開車來搶購了滿滿四大盒,兩千多塊錢的。
貞洪苦腸為啥好吃?
透着新鮮與良心
有不少朋友别着彎彎打聽傅永鋼這做苦腸的秘訣,實誠的傅大哥都是如實回答:“其實也沒啥,不過是良心活,一步步細心做罷了。你要想學,我教你,能吃苦就行。”
是啊,能吃苦就行,這句話道出了美味背後的多少辛苦啊。
為了将這一口苦腸的味道做到極緻,傅永鋼常年都是淩晨2-3點起來接屠宰場送來的當日新鮮豬小腸,而後以最快的速度将他們處理幹淨。
先剖開,再用山泉水進行2-3遍的仔細清洗;而後放進鍋裡卯1個多小時;撈出後再用山泉水清洗2-3遍後,接着撒鹽将苦腸拌勻,進行纏制。
在這個過程中,除了撒鹽,别無其他調味料,傅永鋼說這樣做,是為了留住小腸本身的鮮嫩口感。
最後,将纏制好的豬小腸放進老湯裡炖煮一個半小時。在小火慢炖中,醇厚的苦腸汁兒浸入小腸的深層肌理,讓苦腸裡裡外外都裹上了歲月的沉澱,釋放出它本身的苦味與香氣。
煮熟後,擺上案台,有的食客要現切的。傅永鋼的妻子便幫着快刀細切,豬小腸清晰可見的絲絲紋理,透着粉嫩,展現在大家面前,讓人忍不住地咽口水。
這苦腸除了好吃外,營養方面也是令人咋舌。
它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鐵、鎂、核黃素等營養元素。其苦味主要是小腸壁上消化液中含有膽汁,這豬小腸裡可以提煉肝素鈉(一種血液抗凝劑),所以它的價格也是高居不下。
适當吃一些苦腸,不僅有利于緩解咽喉腫痛、口舌生瘡、大便幹燥等現象,還能降低身體内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從而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的概率,降低血壓等。
良心出品
每一種食材都在本色出演
除了苦腸外,傅永鋼還自己親手鹵制了一些豬下貨,豬皮凍,醬牛肉,脂渣等。
福姐替大家細細品嘗了下,亦都是良心出品,味道也非常的贊。
像脂渣,精選的是二八鮮豬肉,火候把控的異常精準,又酥又脆,一點都不油膩,而且裡面除了一點點鹽和味精外,别無其它,透着鮮勁兒。
醬牛肉煮的爛而不柴,入嘴松軟鮮嫩卻又有嚼勁,如經曆風霜的老戲骨在慢慢咀嚼中化渣,原香從舌尖、齒縫,蔓延到肺腑,回味無窮。
如此美味,獨樂樂怎能行,衆樂樂才能将快樂發揮到最大不是?
食客們之中有不少想要打包送親戚好友的,傅永鋼為此還專門采購了一台真空包裝機,用來為大家打包裝盒,讓苦腸和醬貨們能夠看起來既體面又能保存的更長久些。
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底色,
二十年,五十年,甚至一個世紀,
那些藏在老街胡同的味道,
會深深紮根進城市的光陰
與生活日常裡。
希望貞洪苦腸,
在傳承中可以走的更遠更遠……
本期編輯:陳錫龍 更多資訊請關注“微視青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