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龍象征着祥瑞,任何在名字裡帶龍字的地方,肯定有它的不凡之處。在河北山西交界的大山腹地,有這樣一座古村落,背靠龍山,名為小龍窩村。
小龍窩村位于井陉縣天長鎮,初次聽到這個村的名字,就感覺很特别,很霸氣。小龍窩村原名叫龍窩村,最早可以追溯到隋朝時期,距今已經有1400年的曆史了。
因為小龍窩村周圍群山環繞,從山勢走向上看,很像九龍簇擁之地,所以山得名“龍山”,村子得名“龍窩”。古人雲“别有洞天、福地龍窩”,可見小龍窩村是一個祥瑞之地。
小龍窩村是由一條主大街和六條小巷組成的,神奇的是,走進每一條小巷,彎彎曲曲,不管怎麼繞,我們都還能再回到主大街上。
在井陉一帶,很多古村落都是以石頭為主要的建築材料的,這也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就地取材。石頭房屋不僅看上去堅固,用起來更是十分牢固。在村子裡有一處建築很獨特,是一種二層小樓,一層是窯洞,二層是院子。這種建築叫龍窩石樓居,高8到10米,寬窄不一,有居住、倉儲、飼養等等功能。石樓的建造依山就勢,堅固持久,屋内通氣良好,光照充足,冬暖夏涼,是很有代表性的一種建築。
村子目前有200多戶、730口人,耕地面積達到了1300畝,我們可以看出來整個村子的房屋建造并不是傳統的正南正北,而是借着山體的走勢來建造房屋的,所有的民居錯落有緻的排列着,巷子蜿蜒曲折,不經意間就給人一種曲徑通幽的感覺。
村子裡的礓察頂大院,門前有20多級台階,沒有占用一丁點的耕地,下方是養牲口和曾經的長工住的。既合理的利用了地勢,又有效的解決了占地問題,可以說是一舉兩得,也是很特殊的一種民居。
小龍窩村現存的大部分建築都是明清時期的産物,有着很有特點的磚瓦木結構,我們在村子裡看到的又大又厚的磚便是唐代時期的産物。走在街巷之中曆史的厚重感撲面而來,我們也可以感受到這裡的文化底蘊是十分深厚的。
像小龍窩村這樣的古村落雖然有着悠久的曆史,但其實也面臨着巨大的挑戰,将來要如何發展?因為這裡現在不僅是旅遊景觀也是人們生活的地方。
小龍窩村曾發生過幾次人口外遷,最早的時候,在宋元年間就有樊氏先人外遷山西平定縣上盤石村,陽泉河下村等地,明清時期又有先人先後移居井陉南張井、樊家等地。現在井陉縣的樊姓人家幾乎都來自這裡。由此可見,原來村子的規模是很大的,人也很多。
曾經因為地勢等原因,小龍窩村的用水問題很讓人頭疼,那時家家有蓄水池,接好雨水,等雨水慢慢沉澱幹淨後再使用,但是這樣用水,衛生問題就得不到保障了。後來随着村子的發展,現在打了深井,水入戶,讓大家24小時都能用上水,生活也越來越方便了。
村裡一棵唐朝時的古槐樹,即使隻剩下了一半,依然生命力頑強,夏天的時候,枝繁葉茂,生生不息。這棵樹就好像是小龍窩村一樣,現在小龍窩村的各種設施越來越齊全,也在積極地發展着旅遊,有吸引人的曆史文化和曆史自然景觀,相信村子将來也會發展的越來越好,古村落正在煥發出新的活力。
在小龍窩村不遠處就是龍窩寺石窟,大家可以作為一條旅遊線路去參觀一下。
來到小龍窩村,我們可以把遊覽路線大緻定為:明清古居——槐嶺尚武院——礓察頂大院——村子裡逛一逛——龍窩寺石窟。(很多大院有時候會不開,大家要選擇好遊覽時間)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