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要對明年做一個判斷是比較為難的事。2018年的時候,草根裡對經濟發展有個說法,說今年是最困難的一年,也是未來10年裡最好的一年。回想起來,是不是未來10年裡最好不敢說,但若算起來,2018年确實是幸福時光了。
前幾篇文字寫的都有點不對題,有标題黨的意思。眼下想說說對明年的資産配置判斷,想來想去也不敢說的太明白。有些底子不能交啊。姑且講講對未來的想法,也算理自己的思路。
很難說明年一季度會不會遇到資産荒。我現在手頭缺少必要的數據來做定量分析。到期的債券數量,貸款金額,以及衍生交易的到期量,還有貨币市場。大緻上可能需要這些東西,哪怕不是完全的數據也能略略管中窺豹。但如果沒有定量數據支持,就隻能靠推導分析了。
能在過去三年裡做長期資産配置的,今年還不用太煩惱,但我印象裡很多人是在2019年對3/5年的資産興趣很大。推導下來,明年應該是有很多機構的配置集中到期。僧多粥少,難免會争個面紅耳赤。
一季度通常會奠定全年50% 的業績。所以但凡是個金融機構,都得在一季度打雞血一樣拼業務。考慮到這三年來,每次都是一季度做着做着利率就下來了,所以即便是火雞經濟學的信奉者,也不敢提前配置太多的長期負債等着收獲利率上行的成果。誰都怕利薄如紙的情況下拿了太多長期負債,更怕配置了長期資産趕上一個利率波動的正弦區間。
所謂的資産荒其實是有潛在條件的。資産什麼時候都有,隻是當經濟不穩當,流動性還行,而且機構投資意向趨同的情況下才會出現所謂的資産荒。簡單點說,就是大家對未來的看法差不多,而且不太樂觀,所以想買的東西都差不多,就發生搶購了。然後落到書面文章上,叫有效供給不足。最為難的是,商品要是供不應求那得漲價,資産要是供不應求了,收益率就會下來,捎帶着貸款利率也很難升上去。
一季度不少金融機構開始發長債,借了很多二三四五年的錢,我的錢是在2月底借的,想想要是換到4月份,應該還能省點利息。當下在境内還好,受地産政策和宏觀指向調整,利率水平下的比較慢,幾大行信貸資産中占比最大的個人住房貸款雖然遇到了比例限制,但總還是可以吃上十年八年的高利差。
境外的日子就比較難受了。除非此前搞了很多中長期貸款,事實上就算去年開始搞長期資産,都略微有些下手慢了。現在最大的問題在于利率水平上不去,導緻收益空間沒了。
舉個例子來說,銀行比較看重nim,也就是淨息差,算是衡量一家機構的同等資金下的賺錢能力。前兩年一年美元的成本都差不多有2%,假如加50點,貸款利率或是債券收益率就是2.5%,稍稍錯配一下還有幾十個點的空間。哪怕放貸款買債券薄利,點差收益加上錯配空間,以及這兩年利率水平不斷下行,隻要資産還沒到期,妥妥的180個點的利差收益是有的。
新放的低風險業務什麼水平?一年期的美元貿易融資0.55%就有人謝天謝地了,就算資金成本為0,也不過55個點的收益。明明白白的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厚積才能薄發,積累的不厚,隻能發際線越來越高。
想要在資産價格不斷波動下滑的市場環境裡實現收入的線性增長本來就是件不科學的事情,出路不過就那幾種。一是靠老本過日子,賺成本下降的負債利差,吃完老本再想下一步。二是提高風險承擔水平,搞投行或者公司貸款的,叫來點辣的hot的,搞債券的稍微收斂點,說這個債是juicy,味美多汁。金融市場都特别注意包裝,所謂的高收益市場其實就是高風險市場,但dealer不會跟你講他賣的是垃圾債,而是會跟你描述為高收益債券。
當然也還有第三條道路,在低風險偏好的基礎上做大資産規模。不過這辦法做事辛苦,餅攤大了不好收,資産做長了怕利率上行。libor到期搞出一堆固息長期資産,換誰拿多了都怕美聯儲摔杯為号真的開始推動利率上行。而在台面下的原因,還有總部的考核機制在,今年明年沖猛了,後年怎麼活下來。
明年大概率是要遇到比較擰巴的市場環境了,要說有什麼生機,我現在想,最大的生機就是管着利率的兩家機構,美聯儲跟中國人民銀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