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母嬰

 > 嬰兒不排便也會導緻吐奶嗎

嬰兒不排便也會導緻吐奶嗎

母嬰 更新时间:2024-06-26 17:53:09

嬰兒不排便也會導緻吐奶嗎?寶媽A問:我家寶寶今天92天,人工喂養,現在每次喝奶120毫升,兩到三小時喂一次,最近喝奶後吐奶頻繁,而且喝奶後還會有吐清水的現象,這是什麼原因呢,該怎麼給寶寶緩解下,或者是可以服用點什麼藥,請老師指導下還有就是可以給寶寶吃拜奧益生菌嗎,如果可以,能吃多久?,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嬰兒不排便也會導緻吐奶嗎?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嬰兒不排便也會導緻吐奶嗎(精選問答寶寶總吐奶)1

嬰兒不排便也會導緻吐奶嗎

寶媽A問:我家寶寶今天92天,人工喂養,現在每次喝奶120毫升,兩到三小時喂一次,最近喝奶後吐奶頻繁,而且喝奶後還會有吐清水的現象,這是什麼原因呢,該怎麼給寶寶緩解下,或者是可以服用點什麼藥,請老師指導下。還有就是可以給寶寶吃拜奧益生菌嗎,如果可以,能吃多久?

鮑教授回答:家長你好,寶寶吐奶中有清水的情況,考慮是吃奶量有點多,奶液中的營養物質被吸收,剩下的水分就吐出來了,這個月齡的寶寶奶量保持在600-900ml之間最好,奶量太多,會增加寶寶的腸胃負擔,導緻消化不良,目前可以建議每次100ml左右,每隔3小時喂奶一次。吃奶後一定要排出1-3個嗝,最少豎抱半小時後,再讓寶寶躺下,可以有效的預防寶寶吐奶。不建議随意給寶寶吃藥,除必要時的治療藥物外,類似助消化、健脾之類的藥物,不建議給寶寶服用,會對胃腸道有損傷。平時白天清醒的時候,多和寶寶玩耍,讓寶寶多趴一趴,增加消耗,父母也要多和寶寶做做遊戲、和寶寶對聊聊天,多讓寶寶笑一笑,寶寶情緒好 ,就是幫助消化吸收最好的方式。

另外,您需要知道,益生菌不是萬能的,益生菌的主要作用,是針對有長期便秘、腹瀉,以及使用抗生素史導緻的腸道黏膜損傷,以及腸道菌群紊亂,需要連續服用兩周才能起到效果。而寶寶日常出現的很多生理性的現象,吃益生菌是無效的,也即是說吃了也沒什麼影響,但是不對症。所以隻要寶寶不是以上的問題,是不建議吃益生菌的。

寶媽B問:醫生您好,我家孩子從出了月子開始就不排便,第一次七天,第二次五天,老人說孩子攢肚子,沒當回事。緊接着就9天,12天,我怕他便秘就給用開塞露,咨詢大夫說正常不應該超過七天,于是過了七天沒拉我又給用開塞露,後來又九天…排出來的便起初像黑芝麻糊狀,顔色金黃,最近一次用開塞露上出來的便,頭上像包一層腸衣,請大夫幫忙看看這是什麼情況,需不需要去醫院檢查。期間給換了三種益生菌,現在在吃媽咪愛,也給揉肚子做排氣操,每天都放很多屁,非常臭,孩子現在放屁會使勁,還會哭,肚子不硬不脹,精神狀态良好。出生七斤兩個半月13斤半,最近半個月沒太漲秤。純母乳。如果一直不拉需不需要用藥物引導,最長多少天需要用藥物引導。

鮑教授回答:家長你好,首先看了寶寶的排便性狀,是正常的糊狀便,6月齡以内的小寶寶,出現排便間隔延長,不是疾病指征,确實是正常的攢肚現象,對于小月齡的寶寶來說,食物被盡可能的吸收,所以就導緻了食物殘渣變少,排便間隔延長。如果家長摸到寶寶肚子軟軟的,平時吃喝玩也不受影響,那麼家長等待寶寶下次排便即可,一般正常寶寶的排便為金黃色的糊狀或者膏狀便,隻要每次排便都是這樣的,那就是正常的,攢肚可能有3、5天排次便或是8-10天不排便,最長的見過22天才排便的,并不是超過七天就是不正常的,隻要孩子吃的好、玩的好、精神好,家長就不用過于緊張。不建議給寶寶随意用開塞露或者其他潤腸類的物質,容易導緻寶寶排便習慣的改變,慢慢形成依賴,目前肚子不硬不脹不建議也不用引導。而且寶寶目前是正常的攢肚現象,所以不建議用。如果攢肚達到20天,您覺得很擔心,可以偶爾用一次開塞露。平時家長可以把手掌搓熱,順時針給寶寶揉揉肚子、母乳媽媽飲食健康,且多增加綠葉菜的攝入,都有助于寶寶排便。另外寶寶攢肚屬于生理現象,吃益生菌的意義不大,寶寶屁臭,提示母乳媽媽,近期吃了很多蛋白高的食物,如牛奶及牛奶制品,豆制品等,可以吃但盡量少吃一點,因為母乳媽媽進食直接影響寶寶的排便。

孩子現在放屁會使勁,還會哭,還是生理性的腸絞痛和腸脹氣的現象,這是小月齡寶寶常見的腸道不适,多在4-6月齡之後逐漸消失,不會影響寶寶的生長發育,家長不用擔心。平時可以采取飛機抱緩解寶寶腸道不适。

寶媽C問:你好,鮑醫生,我家寶寶5個月8天了,剛出生時體重是5斤6兩,到現在才12斤,長得太慢了,不知是什麼原因。不過她特别愛吐奶,是不是與這個有關,有方法改善沒?

鮑教授回答:家長你好,首先說聲抱歉。由于看診的原因,未能第一時間回複。寶寶這個月齡正常體重範圍在5.4kg--8.8kg,寶寶現在體重6kg,雖然在偏低位的水平,但是是在正常水平範圍内的。寶寶體重增長慢,首先要排除曾經或者現在有腹瀉、便秘、等消耗類的問題外,首先要考慮入量不足,寶寶吐奶也是入量不足的一方面。

目前首先要糾正吐奶的問題,一般寶寶吐奶後,精神正常,那麼就是生理性的吐奶,比如喂養姿勢不對,喂太多或者寶寶吃得太急都可能引起吐奶。可以采取控制療法改善症狀:首先,延長寶寶的喂養時間間隔,每2-3小時喂養一次,每次喂養7-10分鐘;其次,喂奶後将孩子豎起,用手輕拍其後背幫助拍嗝;此外,将寶寶右側卧姿勢放在床上,保持上半身擡高30°。建議不要一次喂得太多或太快,應該遵循少量多次的原理。用奶瓶喂奶的話,注意選擇流量合适的奶嘴。喂完奶後及時拍嗝。媽媽需要将寶寶豎立抱起,輕輕靠着媽媽肩上,拍嗝的時候,媽媽用手輕拍寶寶背部,每次拍3~5下,連續幾個回合,直到寶寶打嗝後,就可以停止拍嗝了。如果寶寶吐奶比較多,還應該抱起來再拍拍後背。如果寶寶吃奶太快或媽媽的奶太多,乳汁流速快,寶寶喘不過氣,也容易嗆奶。正确做法:吃吃停停 用手指掐住乳暈周圍減慢乳汁的流速。如果持續出現體重不增,或者噴射樣嘔吐,那麼建議就診排除胃部的疾病問題。

目前寶寶的這個月齡,每天至少應保證至少600ml的奶量,最多不超過1000ml,一般情況下寶寶每天能尿滿6塊尿不濕,就說明喂養是充足的。針對孩子目前的吃奶情況,建議是少量多次的喂奶,孩子不吃的時候,不哄喂和逗喂 ,寶寶不吃的時候立刻停止喂奶,盡量拉長喂奶間隔,白天清醒的時候,多和寶寶玩耍,讓寶寶多趴一趴,增加消耗,父母也要多和寶寶做做遊戲、和寶寶對聊聊天,多讓寶寶笑一笑,寶寶情緒好 ,對于進食也有幫助。寶寶生來就有饑飽感,這和大人是一樣的,家長完全不用擔心寶寶會吃不飽或者餓着,不知道寶寶平時有吃“迷糊奶”的情況嗎?目前盡量減少喂迷糊奶的情況,如果寶寶迷糊着吃奶量多,那相對清醒時就饑餓感不足,肯定吃奶量也會下降,所以寶寶睡着時,就讓寶寶睡到自然醒,也無需叫醒,等寶寶醒來後,直接喂奶瓶即可。家長不用那麼焦慮,待寶寶慢慢适應,吃奶量也就相對增多了,體重也就謾慢慢增加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母嬰资讯推荐

热门母嬰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