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的截圖來自于之前文章《又到一年就業季,聊聊 HR 眼中的「專業」與「就業」》,一篇我用口述寫作完成的文章的底稿。正如你所見,文本中有不少口語化的表達,截圖的部分總共 514 字,大多數情況下,即便是完全照着屏幕用全拼一個個碼出來至少也得 5 分鐘;但如果換成口述,通過語音轉文字錄入,同樣的字數基本上可以在一半乃至于更少的時間内完成。
口述寫作底稿
如果文章篇幅比較長,這種時間上的對比還會更加明顯。
語音識别技術的發展,日常生活中可以用到語音轉換文字的場景也越來越多,和我們朝夕相伴的輸入法,如訊飛、搜狗、百度乃至 iOS 自帶的輸入法,都有了語音轉文字功能,背後的廠商甚至還有各具特色的語音轉文字産品。
這自然就讓我有了借助語音轉文字進行大篇幅寫作的想法。
首先需要指出的就是,口述寫作像我們日常紙筆寫作或者鍵盤碼字一樣,口述寫作同樣也需要類似工具。輸入法(語音轉換引擎)和編輯器就像紙、筆、鍵盤一樣不可或缺。再者,口述寫作對于場景的要求相對較高一些,實際效果因場景而異。
下面分享一些我自己的口述寫作經驗。
基礎工具選擇對于口述寫作來講,一個趁手的語音轉換引擎非常重要。口述寫作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需要随時手動修改的情況,所以我最終選擇了支持語音轉換功能的輸入法,而不是其他類型的語音轉文字服務。
對于我而言,經過與各個輸入法的磨合,我個人更習慣使用的是訊飛。主要基于這樣兩點原因:
口述寫作會不可避免地錄入各種錯别字,訊飛可以在不切換狀态的情況下直接用手寫對單個錯别字、生僻字、人名/地名進行更正。這種方法比用拼音打字要方便得多。
除開訊飛輸入法之外,搜狗輸入法、百度輸入法以及系統自帶輸入法都有語音轉文字功能,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平台、使用場景等情況進行選擇。
移動端的 Markdown 編輯器來到移動端,在手機上進行口述寫作勝在場景。很多的人初次遇到語音轉文字也是在手機上,所以這裡我把移動端放在開頭。
在移動端上經過了多次的輾轉嘗試,我最終采用了「訊飛 Markdown」的組合,具體而言比較常用的兩種組合是「訊飛輸入法 1writer」或「訊飛輸入法 MWeb」。
這裡之所以推薦 Markdown 寫作工具,主要是因為 Markdown 相對格式簡單,口述寫作的過程中可以更專注地「碼字」,調整結構則交由簡單的 Markdown 語法标記功能完成——諸如 1writer / MWeb 這樣的工具都支持快速調整文本格式,它們有一組或者多組快捷鍵,甚至支持對這些快捷鍵進行自定義,極大地提升了排版體驗。
當然,具體的選擇還是因人而異。我此前也嘗試過幾個模塊化編輯器,但在口述寫作這個場景下,離開了鍵鼠的模塊化編輯器并沒有帶給我太多(如桌面環境般)良好的體驗。
至于為什麼使用手寫,也是出于口述寫作這一場景考慮。手機屏幕畢竟太小,一旦出現語音識别有誤、或者需要追加部分字詞的時候,使用手機鍵盤調整的節奏拖沓、比較慢,和純粹的語音錄入相比,在語音、點按之間反複切換顯得愈發笨拙,得不償失。
桌面端:訊飛配飛書的雙屏輸出不過手機屏幕太小影響後續調整的問題,配合桌面端倒是可以進行巧妙地解決。畢竟有時我也會在文章的主體完成之後,将其在桌面打開進行收尾調整(比如配圖)。
受之前的文章《通過飛書團隊協作,快速将大量英文譯成中文》文章啟發,我覺得可以把飛書的多人實時協作編輯文檔的特性用在「自己和自己玩」上。
我的方法就是利用同一個飛書賬号、同一個文檔,從而來實現多端的實時同步顯示。也就是說我們在飛書中進行口述寫作時,電腦上會自動同步相應的文本内容。桌面端文字的顯示進度與手機上一緻。
飛書本身集成的模塊化操作與支持 Markdown 語句的特性十分有助于提升碼字的效率,而且後期可以導出 Word 文檔。這些是我采用飛書的主要原因,當然你也可以嘗試一下其他的模塊化編輯器。使用這種方案進行口述寫作時,我們大可以把手機放在電腦邊,主要輸入靠語音,偶爾需要調整的地方再使用鍵鼠直接在桌面端進行修改。
除了飛書方案之外,日常中我們也經常會見到輸入法提供的「跨屏輸入方案」。比如搜狗輸入法等自帶的跨屏輸入功能。但是對我而言這隻是一個備選的方案,實際體驗下來這種方案體驗的效果并不是太理想,經常會因為網絡問題導緻同步效果不佳。
搜狗輸入法可以通過輸入法掃碼,連接實現跨屏輸入。後續連接可借助手機記憶快速連接
就桌面端的方案而言,「輸入法 飛書」的方案更「廣譜」、跨平台性更好。手機、電腦上都可以不受輸入法和平台的限制,比如使用 iPhone 與 Windows 的用戶、使用 Android 與 Mac 的用戶都可以正常使用。而且這種方法也不會發生像輸入法「跨屏輸入」把自己綁定在特定的輸入法之上的情況。
當然目前這種方法有個小缺憾,它仍然需要手機的輔助,手機需要充當一個語音轉換引擎的接收器。
口述寫作需要注意什麼?從開始折騰口述寫作至今,整體上的感受就是雖然口述并不能完全取代于鍵盤寫作,但它可以勝任絕大部分工作,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作為主要寫作工具使用。
在長期折騰的過程中,我也整理了一些注意事項供想要嘗試的朋友參考:
思維的切換在口述的過程中,需要保持書面語的思維。建議是謀定而後動,以最大限度避免口語中常見的「嗯」「啊」等語氣詞,以及短句子、方言和俚語。
如果實在是擔心,不妨簡單列一個小提綱放在一旁當作「提詞器」:
提綱十分有助于防止自己的思維跑偏
英文、中文特定文字處理口述寫作中可以采用「符号」的形式來替代那些語音轉換引擎不容易識别的内容。尤其是針對英文、中文中特定名詞、人名等。在整篇文章結束之後統一對替換的内容進行查找、替換。
圖片處理對于插圖,在口述的時候,我會使用這樣的句式:「這裡有張圖」 「相關描述」。然後在整個文章結束之後,根據提示統一進行配圖。
手機鎖屏設置在口述的時候,鎖屏其實是經常容易忽略,但是會影響體驗的一個點。在操作的時候,我習慣是把自動鎖屏的時間調整為「5 分鐘」或者常亮。這樣可以省去來回切換的麻煩。
小結其實除了上面提到的那些點之外,相比鍵盤打字而言,口述寫作更随意,也可以更好用地利用碎片化時間。不用在意他人的眼光 —— 當你對着手機叽裡咕噜的時候,别人會以為你在同他人微信聊天……
解放雙手,讓鍵盤成為輔助,這應該就是口述寫作的核心目的所在。在使用口述寫作這套方法一段時間後,我發現口述寫作太容易上瘾了,以至于稍微有點文字就不願意用手打字。這可能就是「說話幾分鐘,碼字兩小時」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