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山理念實踐與創新?【編者按】中國最美縣域、全國全域旅遊示範區、省級文明城市……臨近年底,河北武安大事、喜事不斷,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兩山理念實踐與創新?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編者按】中國最美縣域、全國全域旅遊示範區、省級文明城市……臨近年底,河北武安大事、喜事不斷。
這個以“一鋼獨大”聞名的全國百強縣到底發生了什麼?鋼鐵之城武安是怎樣把那麼多靓麗的頭銜收入囊中的?
帶着這些問題,近日,人民網河北頻道走進武安,深入基層,傾聽民聲,感受變化,深入解讀鋼鐵之城變身“背後的秘密”。
為您帶來《印象·武安 鋼鐵之城開出文明花》系列報道——
《印象·武安 鋼鐵之城開出文明花》系列報道之二:
踐行“兩山理論” 武安“華麗轉身”
昔日鋼鐵之城何以實現華麗變身?在當地人看來,這與武安發展理念和思路的轉變密切相關。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武安市委書記趙洪山表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階段,踐行‘兩山理論’,補齊農業農村發展短闆和生态環境短闆,這是武安必須有的政治擔當。”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吹響鋼城“改革号角”
據介紹,長期以來,武安依靠“一鋼獨大”的發展模式,在邯鄲長期處于領跑地位,其GDP是邯鄲東部十個縣的總和,且是全國百強縣榜單上的常客。
這也讓當地發展的思想觀念趨于保守。據了解,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當地人都普遍認為,武安是鋼鐵大市、鋼鐵強市,根本就不用發展農業和生态旅遊。然而,在生态優先的發展理念下,原來那種依靠資源粗放式發展的思路顯然是難以為繼的。
“武安要在推進新發展理念上有大的進步,就必須轉變思想。”趙洪山表示,“武安要想發展得好,既要抓好鋼鐵産業,也應該唱好現代農業發展戲,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統籌城鄉,讓美麗鄉村發揮更大作用,把農村的短闆補上去。這是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階段,武安應有的姿态。”
2020年4月,他甫一上任,就馬上深入基層調研,随後,武安改革的“第一把火”就選擇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美麗鄉村建設上。
“人居環境整治和美麗鄉村建設工作,趙書記抓得非常緊。9月份,趙書記帶領武安市四大班子的領導觀摩了96個村,11月份,武安市領導們一天就觀摩了46個村。”武安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曹素芝表示,當地通過強有力的措施,有效地改變了農業農村的面貌,真正把農業農村的短闆“補了起來”。
綠植環繞的柏油路,頗具“顔值”的文化牆,精巧别緻的遊園廣場……深入武安鄉村,你會發現,這場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為當地鄉村按下“美顔鍵”。
“以前村裡垃圾遍地,髒、亂、差得厲害,街道上全是土。現在可比以前好多了。”武安市活水鄉樓上村村民王振華笑呵呵地說,原來破舊的危房違建和坑坑窪窪的水泥路不見了,村民們都說,一下子從“村裡人”變成了“城裡人”。
從景觀精緻的工業園區泉上村,到幹淨整潔的康二城鎮臨泉村,從獨具特色的馬家莊鄉張新莊村,到風景如畫的伯延鎮仁義村……武安市的鄉村面貌發生着翻天覆地的變化。
對此,趙洪山表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檢驗的是班子,錘煉的是作風,堅定的是黨性,造福的是群衆。”
在趙洪山看來,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推動鄉村振興隻是推進武安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切入口。如何将新發展理念深入人心,錘煉武安廣大黨員幹部的工作作風?武安市将改革發展的“第二把火”選擇了路域環境整治上。
用心書寫民生答卷 辦事辦到群衆心坎上
據了解,外地人來到武安,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道路交通環境,道路環境既是“面子”也是“裡子”。如果部分道路存在路面破損、塵土飛揚等問題,就會嚴重影響武安形象。因此,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基礎上,武安又将全域道路狀況改善擺到了重要的議事日程上。
309國道是貫穿武安全境的交通要道,也是晉煤東運的主要通道之一。當地人一說起它,就能想到“大車擁堵,灰塵滿天飛”的典型場景。
由于曆史原因和産業結構影響,“309國道的環境差”成為當地一大頑疾。為改善道路沿線環境,武安掀起了對國道309線“白馬互通—涉縣交界”段道路環境整治熱潮。
“這段路每天車流量在3.6萬輛左右,多數是大貨車。原來道路兩邊根本沒有綠化帶,塵土飛揚倍受社會诟病。”武安市交通運輸局黨組書記、局長邢艮安介紹說,“現在你再到這段路走一走就會發現:以往道路邊裸露土地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層次分明的綠植。原來綠化模式單一的中間環島和四角節點,現在變成了五顔六色、形态各異的主題植物雕塑和綠化景觀。”
309國道的改變是當地推進“路域環境整治”的一個縮影。這場整治過程當中,表現尤為亮眼的是,企業周邊道路環境的改善。
據當地群衆反映,原來多數武安企業内部環境尚可,不過企業外圍的道路環境卻一塌糊塗。随着“路域環境整治”的開展,當地普陽鋼鐵、新峰水泥、裕華鋼鐵、金鼎鋼鐵等企業紛紛行動起來,企業周邊環境也随之得到了明顯改善。
趙洪山表示,“值得一提的是,過去企業家都是給政府要錢、要政策,然後再去做事,現在卻是各個企業主動拿錢修路。”
“現在,我們又将整治的重心轉移到城市容貌的治理上了。”趙洪山表示,“無論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企業周邊環境整治,還是城市容貌治理,都是民生工程,都是一張張民生答卷,這些工作極大地改善了黨委、政府的形象,極大地提高了本地人民群衆的幸福指數和幸福感。”
讓趙洪山印象深刻的是這樣一件小事:在推進城市治理過程中,當地群衆發給趙洪山一個短信,短信上說,環境治理得好,讓百姓們充滿了期待。趙洪山随即回複說,“感謝父老鄉親的支持,相信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武安的城市和鄉村會變得越來越美。”
當地幹部說,在“新武安”微信公衆号上發布的環境治理的多篇動态消息的閱讀量都在3萬以上,每篇文章都有不少點贊的。“大面積拆違迎來的不是負面輿情,而是百姓的熱烈期盼,這說明我們辦事辦到了群衆的心坎上。”
大興學習調研之風 塑造風清氣正環境
在武安采訪可以深刻感受到,當地幹部的工作态度的轉變。本網在309國道采訪時,當地交通運輸局一位幹部正在檢查綠化工作。
“一會兒,我們主管副市長就要過來開協調動員會,今天是第33天,我給您彙報完工作,還要到下一個點上檢查一下,下午3點市長就要督導。”該幹部說,現在他們的工作節奏很快,“撸起袖子加油幹”正在成為當地幹部的一個習慣。
“我們推進環境整治的根本目的在于推進新發展理念深入人心,錘煉廣大黨員幹部的工作作風,塑造風清氣正的幹事環境。”趙洪山介紹說。
據介紹,除了推動補齊農業發展短闆和生态環境短闆,當地還在努力大興學習調研之風。
從今年六月份開始,武安市四大班子領導全部上陣,瞄準長三角、珠三角、京津三大區域,組建了28個招商小分隊。領導幹部帶頭到沿海地區學習考察,有效地推動了當地的發展。
來自武安市發改局的報告顯示,今年以來,當地先後與杭州北江、藍城、北京偉光彙通等領軍企業達成戰略合作,簽約項目19個,總投資達到了374億元。
不僅如此,當地職能部門還堅持一切圍繞企業轉、一切圍繞項目幹、一切圍繞發展辦,努力塑造優良的營商環境。武安市發改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河北曼卓電子元器件有限公司從簽約到生産隻用22天時間,當地通過開展多種形式政銀企對接,新增貸款餘額104億元,有效緩解了企業融資難題。
就在不久前,武安市委書記趙洪山剛剛帶隊先後到北京科技大學、清華大學和鋼鐵研究總院考察對接。據介紹,此次對接意在為實現武安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多科技創新的動力。
(袁志廣 楊文娟 田巧梅)
來源:人民網-河北頻道
關注河北新聞網,了解河北最新新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