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子監,中國古代最高學府和教育管理機構。
兩漢時期,國家的最高學府稱為“太學”。
晉武帝司馬炎時,在太學之外,始設國子學。
隋炀帝時,改為國子監。
國子監(學)的設立相對于“太學”而言,除了是國家傳授經義的最高學府外,更多的承擔了國家教育管理的職能,但兩者經常互稱。
至唐宋,據《舊唐書·高宗本紀》:“凡六學,皆隸于國子監。”
所謂六學,即國子學、太學、四門學、律學、書學和算學,它們都屬國子監管理。
清沿襲明制,國子監總管全國各類官學(宗學等除外)。
“監”是何意?監在這裡,用作官名、官署名,讀去聲(“薦”音)。
古代稱當官之人為“監子”,稱官署的低級官員為監事,在國子監讀書、肄業者為監生,稱國子監課業考試第一名為監元。
國子監刻印的書本為監本,國子監的規章制度為監規。
唐代監管鹽業的官署稱監院,類似的還有中書監、欽天監、牧馬監等。
“國子”是些什麼人?
《周禮》:“以三德教國子。一曰至德,以為道本。二曰敏德,以為行本。三曰孝德,以知逆惡。”
東漢經學家鄭玄注:“國子,公卿大夫之子弟。”
清·劉書年《劉貴陽說經殘稿·國子證誤》:“國子者,王大子、王子、諸侯公卿大夫士之子弟,皆是。”
可見國子泛指貴族子弟。
設置哪些職務?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們提到清代新科進士要專門赴國子監舉辦“畢業典禮”,并由相應職位的官員為他們簪花。
這些職務名稱,今天理解起來有難度,在此稍作梳理。
整體管理上,國子監設祭酒、司業、丞、主簿等官職。
具體下來,每個專業(六學)皆設有博士、助教兩個官職,其它如直講、典學等職務,依據不同專業有所取舍。
一、國子監祭酒:從四品官階,掌大學之法與教學考試。從職能來看,大緻相當于今教育部考試中心主任兼高等教育司長,也或清華/北大校長。
為什麼會有祭酒的官名?早在商周時期,祭祀用酒,要由尊貴者或長者來執任。為此,人們把位尊者或年長者稱為祭酒。
二、國子監司業:從四品下。為國子監副長官、副校長,協助祭酒主管教務訓導之職。
三、國子監丞:從六品下。負責懲戒國子監中犯有過錯者,管理對象為博士以下的所有教職員工和監生。
四、主簿(典簿):從七品下。掌監印典領文書,督察吏役各盡其責。
五、博士:如今是學位,古代是官職——秦漢時是掌管書籍文典、通曉史事的官職,國子監博士,也有官品,職能上分管教學,授課。
六、助教:官名,分掌率性、修道、誠心、正義、崇志、廣業六堂之教學,講授儒家經典。
七、直講:官名,輔助博士講授經學。
八、典學:依《大唐六典》載,掌管抄錄課業。
值得一提的是,國子監不僅接納國内各族學生,還接待外國留學生,對民族融合、中外交流,起到了積極作用。
圖自網絡,侵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