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職場

 > 國企創業失敗後怎麼辦

國企創業失敗後怎麼辦

職場 更新时间:2025-02-15 17:07:02

藍字,關注插座學院

國企創業失敗後怎麼辦(從國企辭職創業)1

口述丨何榮

重慶智展齒輪傳動有限公司創始人)

采訪丨雙雙、崔叔

2019年已經進入下半年,當下的經濟環境仍然不是很理想。一部分公司為了縮減開支,不得不裁員。

很多人都感慨創業很難,而今天,我們想介紹一位已經50歲的創業者。

他農村出身,在體制内工作10年後選擇辭職創業,到今年已經創業了17年。

1992年,他從西安石油大學化工機械專業畢業,分配到航天六院工作,期間他參與過國家“863”重點科研課題,負責試驗部分技術工作,該項目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2002年,他辭職創業。代理銷售央企産品,他的團隊讓國産齒輪箱首次進入被國外品牌壟斷的火力發電國内市場,短時間内市場份額達到50%。

此外,他的公司還成功研制了國内最大模數螺旋傘齒輪,産品廣泛用于國内重大科研和大型工程,并取得多項國家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

他叫何榮,重慶智展齒輪傳動有限公司創始人。

今天我們想跟你分享何榮的創業故事,相信看完他的故事,會給你帶來不一樣的啟發。

以下整理自專訪記錄:

國企創業失敗後怎麼辦(從國企辭職創業)2

1

既然無法改變環境

那就換一個環境重新開始

1988年,何榮高中畢業,考上了當時的西安石油學院,就讀化工機械專業。在大學裡,他的成績很不錯,各種獎學金都有拿過。

在1992年畢業後,何榮被分配到了航天六院第十一研究所,從事火箭發動機的研究工作。

即使是接受分配,他也覺得自己的身上一直有一種激情和幹勁。

在航天六院工作的第二年,何榮就擔任了第九研究室見習副主任。

參與國家“863”重點科研課題(大型液體火箭發動機煤油傳熱性能試驗研究,負責試驗部分的技術工作),該項目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1996年到科技處工作,負責技術改造管理工作;1999年出任開發處處長;2001年,擔任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開始負責公司的銷售工作。

這些背後,是何榮付出的極大努力。

當時在體制内工作,絕對是“鐵飯碗”,“航天六院”這樣的單位更是大家心目中的光環。能擁有這樣一份工作,還有不錯的晉升,很多人都很羨慕。

但對于何榮來說,他的追求并不止于此。

因為即使在工作期間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依然逃脫不了體制内條條框框的約束。

“我認為自己是一個創造力很強的人,覺得一定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幹成一些事。既然改變不了環境,那就換一個環境重新開始。 ”

于是,在體制内工作整整10年後,2002年,他辭去了人人羨慕的“鐵飯碗”,選擇了創業。

自此,何榮的人生,也走向了另一條新的道路。

2

一個人最難能可貴的品質

是勇氣

對于沒資源沒背景的年輕人來說,創業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這其中蘊涵的勇氣和膽量,可想而知。

離開航天六院以後,何榮就希望能找到一個發揮自己特長的領域。

在之前的工作中,他接觸過一家叫“重慶齒輪箱有限責任公司”的企業,他們當時在國内火力發電市場的業績是零,需要有人幫他們做代理來打開市場。

但是,這事能不能做成,大家都沒有把握,因為當時的市場都被國外品牌占據。

衡量一個人敢不敢創業,就看創業失敗後的底線,也就是最差的情況下,你能不能承受得住。

何榮在采訪中說道:

當時我在考慮這個機會的時候沒有太多猶豫,我内心的想法是:如果創業失敗,大不了回農村種地。當時我愛人也給了我很大支持,她說的話我現在還一直記得,‘就算回到農村也沒關系,還有我一個人的工資可以養活孩子’。

已經50歲的何榮,現在回想起當初愛人說的話,依然很感動。有了家人的支持和鼓勵,何榮堅定地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之路。

于是,2002年,在火電領域的齒輪箱還處于被國外設備壟斷的情況下,何榮成了一名“拓荒者”。

終于,經過團隊整整1年的努力,國産齒輪箱(重齒品牌)首次進入國内火電市場,成功打破國外品牌壟斷中國火電市場的格局。

到2005年,何榮帶領團隊做到了市場占有率50%,最高的時候甚至達到了70%。

這些成就對于何榮來說,都是彌足珍貴的,也更加堅定了他繼續發展的決心。

整整17年之後,再回頭看他當初創業的決定,除了市場的機會以外,最缺少不了的,就是敢于邁出那一步的勇氣。

丘吉爾曾說過:

你若想嘗試一下勇者的滋味,一定要像個真正的勇者一樣,豁出全部的力量去行動,這時你的恐懼心理将會為勇猛果敢所取代。

一個人不管想要做成一件什麼事,有了勇氣,你才會足夠堅定,足夠撐得住。

國企創業失敗後怎麼辦(從國企辭職創業)3

長按圖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3

保持初心、信念堅定

才能走得更遠

随着團隊規模越來越大、市場環境的逐漸變好,何榮更加堅定地做“齒輪箱”。

“雖然這并不是能掙快錢的行業,但既然已經決定做,就要做好長線準備。就像爬山一樣,一步步地往上爬,要忍得住、耐着住。

如今,何榮已經先後在重慶、西安和北京成立了幾家公司,以重慶智展齒輪傳動有限公司為母公司,分别負責研發生産、銷售和代理等。

回首17年的創業曆程,雖然會有壓力,但何榮并不覺得自己遇到過什麼大的困難和挫折。

這與很多艱難的創業之路不一樣,對他來說,不管大環境怎樣變化,随時做好自我叠代,主動擁抱變化,就有信心把公司繼續做大最強。

正如達爾文所說:最後生存下來的,并不是最強大的物種,也不是最聰明的物種,而是最能适應變化的。

經過一點一滴的積累,現在何榮創辦的公司,已經擁有一支20多年的研發團隊,取得了很多國内第一的榮譽。

比如齒輪的線速度,在行業的機械設計手冊上,标準上隻有150米/秒,但他們經過不斷地測試改良,做到了180米/秒。

此外,團隊還成功研制了國内最大模數齒輪、國内首件最大直徑硬齒面螺旋傘齒輪等重要産品,取得多項國家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為國内火電領域、船舶系統等領域的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為什麼50歲還在堅持創業,何榮說道:

希望自己正在做的事情能夠對社會、環境帶來一些積極的作用,能夠幫助到更多的企業。這不僅是自己的一種情懷,對公司和員工來說,做事情的過程中,都會更加有信心和幹勁。

堅持創業整整17年,對于何榮和團隊來說,都是不容易的,這其中付出了很多的心血和精力。

“一家公司要做到最好,不僅要向國内學習,還要有國際化視野。

在未來,他還要對标國際最好的齒輪箱企業——德國的弗蘭德。他希望通過學習、競争,讓自己的品牌和産品做得更強。

“我始終相信,中國的民族品牌,在這個領域中也能做到世界知名。”

國企創業失敗後怎麼辦(從國企辭職創業)4

長按圖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4

人才是企業最重要的資源

管理是為了人和事的統一

作為擁有一支20多年研發團隊的公司,何榮在發展的過程中,一直重視人才的培養。

他認為人才是公司裡最重要的資源。有了人才,公司的技術優勢和成本優勢都會更加明顯。

對此,何榮非常重視員工、人才的管理。

2002年開始創業,2003年,他就跑到香港理工大學學習工商管理專業。

随後的幾年時間裡,何榮也一直在學習各種管理知識。不僅自己學,他還帶領公司全體員工一起學。

對下屬的授權問題,曾經一直很困擾何榮。

因為目前在北京、西安、重慶都有分公司,都有不同業務,雖然有微信、釘釘等辦公軟件,但是溝通、協作起來還是沒有在一起高效。公司的幾個負責人經常需要到不同城市開會。

這時候,如果下屬能力不匹配,授權過多會導緻混亂;但如果授權不足的話,又會影響公司效率。

前段時間,何榮了解到插坐學院好多課上的管理課程,體驗後覺得非常落地實操,每節課5分鐘左右,每節課解決一個實際工作問題,學了馬上就能用起來。

于是他立馬安排為公司全體員工統一購買管理課程,其中包括了車間的一線工作人員、保安、臨時保潔等崗位。

“希望我的每一個員工都能有所成長,每個人的綜合素質都能得到提升。”

“我們不可能每天都組織全公司270多人培訓學習,但線上的形式特别好。

現在,我們每周四下午5:30到6:10,是公司集體學習時間,包括公司的一線操作工人、保安、臨時保潔等同事,都在學習管理課。”

在何榮看來,“學習管理”這件事情對于每個崗位的同事都很重要,100個知識點,即使隻能聽懂10個,都值得做。

在日常的工作溝通中,如果管理者知道下屬在想什麼,下屬也知道管理者想要達成什麼樣的效果,這樣“知其然還知其所以然”的方式,不僅是管理者,員工工作起來的時候,也會既愉快,又效率高。

“其實管理上沒有對錯,合适的才是最好的。什麼樣的領導,就會帶出什麼樣的團隊。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看起來是矛盾的雙方,但其實是需要相互理解。”

現在何榮一直遵循着這些管理常識,就像插坐學院創始人何川老師說的一句話:

“管理目标,要為經營目标服務。”

管理不是為了管理而管理,管理是為了經營目标。無論是管理者還是員工,都要明白,所有的一切管理,都是為了目标而服務的。

以上,就是重慶智展齒輪傳動有限公司創始人何榮的創業故事。

在采訪的過程中,何榮有一段話讓我印象很深:

創業17年,我們沒有什麼太大的裡程碑時刻,也沒有什麼大挫折。我們是實體行業,也沒有大的融資故事,就跟一條河流一樣,沒有大瀑布,就是一直往前走。

在我們這一行,從來沒有脫了羽絨服就穿裙子的時候。

創業17年,就得耐得住,就得熬得住。

希望對你有啟發,共勉。

老· 闆 · 請 · 看

國企創業失敗後怎麼辦(從國企辭職創業)5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職場资讯推荐

热门職場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