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籬,又名籬笆,是在房屋、田地等地方向外四周圈建的建築形式,起到一種分隔的作用。園籬在中國古代就已經開始出現了,而且也出現在了很多中國的曆史典籍之中。本文将論述中國古代園籬文化,這對于研究中國古代的景觀是起到一定幫助的,同時園籬的出現還體現了中國古代景觀和農耕文明之間的交集。這說明了中國古代的人民已經将生态綠色與人所居住的環境結合起來,體現了一種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狀态。
古代園籬
一、何為園籬園籬是指在農家住宅、田地的外圍所搭建的一種分隔式的圍欄,通常是以綠籬,即綠色植物,為主要的形态。園籬的出現不但能體現中國古代的植物造景的發展,同時也是表明了中國古代時期的庭院經濟。從研究園籬的文化,可以從中找到中國古代的人民的審美能力。
園籬最重要的功能就是體現在分隔和包圍之上。同時,因為可以将自己的建築物與外界分隔,所以園籬也可以起到保護自己擁有的建築物的作用。在《齊民要術》中,第一次出現了“園籬”這個詞語,這說明在魏晉時期就已經出現了庭院經濟。在魏晉時期,通常是以樹木作為分隔的工具,因此園籬在魏晉時候更加會注重以綠色植物為主要的搭建形式。
根據《齊民要術》中的記載,也結合其他古代的農學著作,可以從這些古代的典籍中學習如何去搭建一個園籬。首先是材料的選取;其次是植物的栽培;再次是景觀的制造;再接着是園籬的管理等。
古代園籬
1、說起園籬的材料,那是有一定的選擇标準的
這種标準是根據中國古代不同的朝代而随之變化的。但是大多都是選擇綠植,而這些綠植有差不多的屬性。那就是都可以枝繁葉茂,而且可以進行修剪。而且這些植物通常是比較易于存活的,能夠進行大範圍的栽培,不會因為移動其所在地就枯死等這樣的特點。根據中國古代典籍中的記載,一般會選擇柳樹、榆樹等作為園籬的材料。同樣,還有一些可以沿着籬笆建築攀爬的植物,像絲瓜、豌豆等植物。除了這些綠色植物之外,當然也會與一些觀賞性的植物,比如說菊花等花卉植物。
2、說起園籬植物的栽培,這也是有一定的栽培的标準方式的
抽象來說的話,就是要讓那些綠植和自己的建築物可以進行結合。具體來說的話,有一種方法,叫做“方整深耕”。這種培育的方式就是要進行規範地培育種植,正所謂“作三壟,中間相去各二尺”,就是說每一行的之間間隔的距離都要在二尺左右,也即是半米左右。根據《齊民要術》,記載了關于園籬中種植的樹木必須要體現出整體性。
舉一個棗樹的例子,這種植物是在秋天之後所種植的,然後在生長了一年後的秋天,要去掉那些長的不好的棗樹,到了第三年的春天,因為春天的樹木是生長期最為旺盛的時候,所以要剪掉樹枝的一段樹杈,來保護主枝幹的生長,往後的第四年再重新對棗樹進行修飾整理,使其保持良好的生長形态。
古代園籬
3、要說到景觀的制造
同樣也是用《齊民要術》中棗樹為例子,用棗樹來搭建一個園籬的話,首先要去除每棵棗樹上長的不好看的枝桠,為了呈現一個整體上比較和諧整齊的形态,這就是景觀制造的一部分,要保持一個園籬的整體的外形的狀态。第二,要将棗樹和棗樹編織起來,形成籬笆。根據《齊民要術》中的記錄,隻要随意的将棗樹和棗樹夾縛起來就好了,這是為了維持一個園籬中的樹木聯合在一起的外觀。
第三,要用人力将樹木的枝桠的生長方向進行引導,這也是園籬制作中的最重要的方式,而這種方式也是形成園籬景觀的核心步驟。
二、園籬的實際作用園籬處于房屋或者農地等地方的外部,實質上就是一種建築形式,可以起到一定的對内部建築的保護、遮蔽的作用。同樣,園籬也可以起到一種觀賞性的目的,如果組成園籬的材料都是綠植的話,那麼可以讓人觀賞的價值也是很高的。
第三,園籬還可以作為栽培蔬果的區域。對于中國古代的農民來說,園籬的主要作用可能就是第三點所起到的實際作用。因為中國古代的農業是處于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因此在園籬上種蔬果是一件性價比很高的行為。根據徐光啟的《農政全書》中的記載,因為明代晚期的時候,社會上都是以實用主義為社會風潮,因此在當時的社會上,用園籬來種植可以供自己食用的植物,是在當時被很多人所采用的方式。從這點中也可以看出,中國古代的園籬是具有一種農家庭院經濟的特征的。
古代園籬
三、園籬代表的意義園籬的出現,是由中國古代的農民所設計出來的,然後随着時間的積累,才逐漸成為一種園籬文化的。而正是這種園籬建築形式,讓中國古代的士人階級,才又有了一種新的寄予自己思想情感的場所。
園籬的出現,是将自然界和家宅所聯系在了一起,因此在中國古代的時候出現了很多以園籬為寄予情感的詩篇。比如說“芳枳樹籬,遊鱗瀺灂”。從這樣的文字中可以看出,園籬的存在不但是植物所生長的地位,而且也是人類所生活的地方。有了這樣的一個地方,人類和自然界的交集可以變得更加和諧。
另外,園籬通常也是被蘊含着許多思鄉的情感。比如說“故鄉籬下菊”,因為園籬是在自己的家宅範圍内,因此對園籬的思念,其實就是對自己家鄉故土的懷念。
還有,因為園籬是一種活生生的建築形式,所以園籬的出現給農家生活也增添了許多生氣和活力。
中國的古代人民一直認為自然界的事物是屬于上天給的樂趣,因此園籬也是表達了中國古代文化中的審美的方向。而園籬也代表着中國古代知識分子追尋自然界所帶來的快樂的寄托物件。像陶淵明就是典型的代表之一。
古代園籬
園籬的制作是農業生活中的一種類型。因此制作園籬也是為了滿足當時的普通百姓的生活的需要。在制作園籬的時候選用的材料是更容易種植,并且生命比較旺盛的植物。
從中國古代的園籬也可以反應了當時中國的勞動人民對待農事的态度。根據典章中的記載,編織園籬是要花費一定的人力成本的,而且也需要一定的編織技巧,這就需要集中的專注力。而且對于中國古代的百姓來說,編織園籬并不是一件必須要完成的農事,但是他們還是努力地将園籬這個文化傳承了下來,這說明了中國古代的農民是具有一定的勤懇務實的品質的。
而且,正所謂:“執事勤恪,與弟子樹籬,跪以授條”。這句話是用來形容中國古代君子的行為的,他們将編織園籬這件事情聯系為君子的品格,從這中也體現了中國古代農業從事人員的勤儉于家的優秀品德。
園籬作為一種景觀藝術,也體現了中國古代的文化。園籬的形成正是中國古代的人民尊重自然界的體現。
古代園籬
園籬是中國古代人民對自然界進行改造,他們選取特定的植物将其編織成為園籬,體現了人與自然不那麼割裂的意義。園籬出現在生活中,這說明人類已經将自然界納入自己的生活中來了,并與之共同生活。而園籬的出現也體現了中國古代人民對生活質量的向往。将綠植或者花卉養在家宅中,更加表明了中國古代人民對于自己家園的熱愛。
園籬的出現,正是體現了這種“精緻生活”的生活文化。
四、結語中國古代的園籬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編織園籬的過程并不是很輕松的,通過選擇植物在到慢慢的去呵護植物,讓植物長大。這一段時間中往往要耗費很多的時間和精力,但是中國古代的人民還是将編織園籬的行為納入君子的品行之中,這說明他們是秉承着一種勤勉的态度在生活的。同時園籬的出現,也意味着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的狀态,也是中國古代人民對生活品質的追求,而且園籬因為是在自己的家宅外圍的,所以也被給予了很多對于自己的鄉土的思念與熱愛。
參考文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