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工們看看吧,上百種電路,不一定你們都懂一、日光燈類:
二、斷路器、接觸器控制回路:
三、電動機
延時
四:熱電偶
五、電能表
六、其他
電工電路中斷路器和交流接觸器接線圖
斷路器主要用作供電線路的保護開關、電動機及照明系統的控制開關,也可用于輸、配電系統的某些重要環節。當線路發生短路、過載、欠壓等故障時切斷故障電路.
接觸器在機床中用于頻繁的接通和分斷大電流的電路,具有動作迅速、操作方便和便于遠距離控制的特點,但本身不具備短路保護和過載保護能力,因此必須與熔斷器、熱繼電器配合使用.
接觸器的接線方法有很多種,用的地方不一樣,接線方法也不一樣,這裡指的是接觸器的單一接法和多個接觸器的接法,一般最常見的就是利用斷路器、
按鈕開關、熱繼電器、延時繼電器、數字繼電器等低壓控制元器件産品組合。 其實,無論你用什麼接觸器其功能和工作原理都是一樣,無非是外形不一樣。
主觸頭:三個主觸頭(用來接主控制電路)。
輔助觸頭:現在常用的接觸器有CJX1、CJX2接觸器這兩個産品在輔助觸頭上有區别,CJX1是由四組輔助觸點,可分為2NO(常開)、2NC(常閉),而CJX2從9A-32A都是有一組輔助觸頭,可組裝成 10表示常開;01表示常閉。
控制電源:這裡就是我們說的線圈電壓,正常使用的一般為220V,380V,特殊伏數有12V,24V,36V,48V,72V,110V等。
以下介紹電工施工中一些斷路器和接觸器控制回路接線圖:
CJ10-10接觸器控制電路
接觸器接線圖-電路實例講解
接觸器接線圖
順序啟動、停止控制電路是在一個設備啟動之後另一個設備才能啟動運行的一種控制方法,常用于主、輔設備之間的控制,如上圖當輔助設備的接觸器KM1啟動之後,主要設備的接觸器KM2才能啟動,主設備KM2不停止,輔助設備KM1也不能停止。但輔助設備在運行中應某原因停止運行(如FR1動作),主要設備也随之停止運行。
工作過程:
1、合上開關QF使線路的電源引入。
2、按輔助設備控制按鈕SB2,接觸器KM1線圈得電吸合,主觸點閉合輔助設備運行,并且KM1輔助常開觸點閉合實現自保。
3、按主設備控制按鈕SB4,接觸器KM2線圈得電吸合,主觸點閉合主電機開始運行,并且KM2的輔助常開觸點閉合實現自保。
4、KM2的另一個輔助常開觸點将SB1短接,使SB1失去控制作用,無法先停止輔助設備KM1。
5、停止時隻有先按SB3按鈕,使KM2線圈失電輔助觸點複位(觸點斷開),SB1按鈕才起作用。
6、主電機的過流保護由FR2熱繼電器來完成。
7、輔助設備的過流保護由FR1熱繼電器來完成,但FR1動作後控制電路全斷電,主、輔設備全停止運行。
常見故障;
1、KM1不能實現自鎖:
分析處理:
1)、KM1的輔助接點接錯,接成常閉接點,KM1吸合常閉斷開,所以沒有自鎖。
2)、KM1常開和KM2常閉位置接錯,KM1吸合式KM2還未吸合,KM2的輔助常開時斷開的,所以KM1不能自鎖。
2、不能順序啟動KM2可以先啟動;
分析處理:
KM2先啟動說明KM2的控制電路有電,檢查FR2有電,這可能是FR2接點上口的7号線,錯接到了FR1上口的3号線位置上了,這就使得KM2不受KM1控制而可以直接啟動。
3、不能順序停止KM1能先停止;
分析處理:
KM1能停止這說明SB1起作用,并接的KM2常開接點沒起作用。分析原因有兩種。
1)、 并接在SB1兩端的KM2輔助常開接點未接。
2)、 并接在SB1兩端的KM2輔助接點接成了常閉接點。
4、SB1不能停止;
分析處理:
檢查線路發現KM1接觸器用了兩個輔助常開接點,KM2隻用了一個輔助常開接點,SB1兩端并接的不是KM2的常開而是KM1的常開,由于KM1自鎖後常開閉合所以SB1不起作用。
兩台電動機順序起動、順序停止電路接線示意圖
另介紹一種改進交流接觸器接線方法:
交流接觸器等電氣設備的接線端子有很多是采用拱形墊片的。這種接線方法對一個接線端子接一個線頭是不成問題的,但要同時接幾個線頭或粗細不等的線頭時,就會産生接觸不緊密、螺釘易松動的現象。尤其當接觸器用于頻繁吸合和釋放時,接線端子上的螺釘更易松動。這樣就使拱形墊片與線頭之間的接觸電阻增大,甚至脫離,造成電氣設備不動作或發生單相運轉等故障。針對上述情況,交流接觸器接線端子是拱形墊片時的正确接線方法應是:
先在拱形墊片下加兩個平墊圈,接線時先把細線或軟線彎成一大半圓圈,套在兩個平墊圈之間,然後把粗線壓在拱形墊片下,把螺釘擰緊,這樣無論怎樣振動,都和接線端子隻接一個線頭一樣牢固和安全。
電工們看看吧,上百種電路,不一定你們都懂一、日光燈類:
二、斷路器、接觸器控制回路:
三、電動機
延時
四:熱電偶
五、電能表
六、其他
電工電路中斷路器和交流接觸器接線圖
斷路器主要用作供電線路的保護開關、電動機及照明系統的控制開關,也可用于輸、配電系統的某些重要環節。當線路發生短路、過載、欠壓等故障時切斷故障電路.
接觸器在機床中用于頻繁的接通和分斷大電流的電路,具有動作迅速、操作方便和便于遠距離控制的特點,但本身不具備短路保護和過載保護能力,因此必須與熔斷器、熱繼電器配合使用.
接觸器的接線方法有很多種,用的地方不一樣,接線方法也不一樣,這裡指的是接觸器的單一接法和多個接觸器的接法,一般最常見的就是利用斷路器、
按鈕開關、熱繼電器、延時繼電器、數字繼電器等低壓控制元器件産品組合。 其實,無論你用什麼接觸器其功能和工作原理都是一樣,無非是外形不一樣。
主觸頭:三個主觸頭(用來接主控制電路)。
輔助觸頭:現在常用的接觸器有CJX1、CJX2接觸器這兩個産品在輔助觸頭上有區别,CJX1是由四組輔助觸點,可分為2NO(常開)、2NC(常閉),而CJX2從9A-32A都是有一組輔助觸頭,可組裝成 10表示常開;01表示常閉。
控制電源:這裡就是我們說的線圈電壓,正常使用的一般為220V,380V,特殊伏數有12V,24V,36V,48V,72V,110V等。
以下介紹電工施工中一些斷路器和接觸器控制回路接線圖:
CJ10-10接觸器控制電路
接觸器接線圖-電路實例講解
接觸器接線圖
順序啟動、停止控制電路是在一個設備啟動之後另一個設備才能啟動運行的一種控制方法,常用于主、輔設備之間的控制,如上圖當輔助設備的接觸器KM1啟動之後,主要設備的接觸器KM2才能啟動,主設備KM2不停止,輔助設備KM1也不能停止。但輔助設備在運行中應某原因停止運行(如FR1動作),主要設備也随之停止運行。
工作過程:
1、合上開關QF使線路的電源引入。
2、按輔助設備控制按鈕SB2,接觸器KM1線圈得電吸合,主觸點閉合輔助設備運行,并且KM1輔助常開觸點閉合實現自保。
3、按主設備控制按鈕SB4,接觸器KM2線圈得電吸合,主觸點閉合主電機開始運行,并且KM2的輔助常開觸點閉合實現自保。
4、KM2的另一個輔助常開觸點将SB1短接,使SB1失去控制作用,無法先停止輔助設備KM1。
5、停止時隻有先按SB3按鈕,使KM2線圈失電輔助觸點複位(觸點斷開),SB1按鈕才起作用。
6、主電機的過流保護由FR2熱繼電器來完成。
7、輔助設備的過流保護由FR1熱繼電器來完成,但FR1動作後控制電路全斷電,主、輔設備全停止運行。
常見故障;
1、KM1不能實現自鎖:
分析處理:
1)、KM1的輔助接點接錯,接成常閉接點,KM1吸合常閉斷開,所以沒有自鎖。
2)、KM1常開和KM2常閉位置接錯,KM1吸合式KM2還未吸合,KM2的輔助常開時斷開的,所以KM1不能自鎖。
2、不能順序啟動KM2可以先啟動;
分析處理:
KM2先啟動說明KM2的控制電路有電,檢查FR2有電,這可能是FR2接點上口的7号線,錯接到了FR1上口的3号線位置上了,這就使得KM2不受KM1控制而可以直接啟動。
3、不能順序停止KM1能先停止;
分析處理:
KM1能停止這說明SB1起作用,并接的KM2常開接點沒起作用。分析原因有兩種。
1)、 并接在SB1兩端的KM2輔助常開接點未接。
2)、 并接在SB1兩端的KM2輔助接點接成了常閉接點。
4、SB1不能停止;
分析處理:
檢查線路發現KM1接觸器用了兩個輔助常開接點,KM2隻用了一個輔助常開接點,SB1兩端并接的不是KM2的常開而是KM1的常開,由于KM1自鎖後常開閉合所以SB1不起作用。
兩台電動機順序起動、順序停止電路接線示意圖
另介紹一種改進交流接觸器接線方法:
交流接觸器等電氣設備的接線端子有很多是采用拱形墊片的。這種接線方法對一個接線端子接一個線頭是不成問題的,但要同時接幾個線頭或粗細不等的線頭時,就會産生接觸不緊密、螺釘易松動的現象。尤其當接觸器用于頻繁吸合和釋放時,接線端子上的螺釘更易松動。這樣就使拱形墊片與線頭之間的接觸電阻增大,甚至脫離,造成電氣設備不動作或發生單相運轉等故障。針對上述情況,交流接觸器接線端子是拱形墊片時的正确接線方法應是:
先在拱形墊片下加兩個平墊圈,接線時先把細線或軟線彎成一大半圓圈,套在兩個平墊圈之間,然後把粗線壓在拱形墊片下,把螺釘擰緊,這樣無論怎樣振動,都和接線端子隻接一個線頭一樣牢固和安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