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孩子沉迷網絡怎麼辦

孩子沉迷網絡怎麼辦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8 01:51:37

#家長百問百答#當下有不少孩子沉迷手機,網絡成瘾或者有厭學的傾向,很讓家長頭疼!那我們該怎麼辦呢?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孩子放不下手機,讓孩子沉迷在網絡遊戲裡呢?

孩子沉迷網絡怎麼辦(孩子沉迷網絡怎麼辦)1

不少家長認為,孩子之所以“網絡成瘾”,都是手機惹的禍!難道真的都是手機的原因嗎?不一定!孩子沉迷網絡的表象背後,是家庭教育、生活環境、心理創傷等多方面因素影響,手機不是罪魁禍首,孩子也不是無緣無故地“成瘾”。

從5個方面來剖析青少年網絡成瘾的原因及幹預方法。

一、孩子學業壓力大。到中學孩子學習節奏明顯加快,随着科目的增多,很多孩子特别成績中下遊的孩子,學業壓力不斷增大,學習變成了一件痛苦壓抑的事。而娛樂性的網絡讓孩子上網得到了短暫逃避,暫時回避了壓力,緩解了情緒,得到了身心上的愉悅放松,個别孩子甚至還通過網絡遊戲找到了存在感、價值感。

遇到沉迷網絡的孩子,家長束手無策時,就要學會“借力”。跟誰借呢?學會與老師合作,做為家長當你有尊重、有信任,有合作态度,多建設家校關系,那麼老師就會多關注你的孩子,孩子就會受益。

我們根據孩子的考試,平日學校的學習、作業情況,來了解,舉一反三,認清是孩子的能力問題還是其他情緒問題。能力不行的,就要找孩子的特長,用孩子的長闆來帶動短闆。鼓勵孩子與老師多連接,引導孩子找學習上的合作夥伴,其實往往孩子更在意老師、夥伴的話。

當然我們找老師也不要盲目,要提前約,提前備課,你有哪些要問的問題,要尋求的幫助得羅列好,臨時想肯定是不行的。

二、人際關系遭遇壓力。如果孩子在學校人際關系沒處理好,那麼就會受到老師、同學的排斥、孤立。或者在學校遇到了重大事件,比如校園欺淩,遭到語言人身攻擊,使孩子無法面對。如果這時家裡父母再沒有理解,隻有指責否定和被提要求,孩子的内心就是匮乏的。當身體年齡和心理年齡不符時,手機、PAD、網瘾、厭學就産生了。

孩子人際關系不良是家庭造成的,如果父母日常能包容、接納,會與孩子相處,孩子在外面自然就會與人相處,父母與孩子的相處,孩子會複制到其他人的關系當中。孩子有充足的情緒價值感受,他得到的是耐心包容,愛的滋養,那麼他也會投射到其他人。如果孩子在家庭沒有體會到尊重、傾聽和愛,與其他人自然沒有好的情感連接,所以說我們與孩子,孩子與老師,與同學的關系影響着孩子的幸福。

孩子沉迷網絡怎麼辦(孩子沉迷網絡怎麼辦)2

那些輕生的孩子,如果孩子與父母關系良好,父母同理到孩子的感受,孩子就不會選擇輕生。你看沸沸揚揚3個多月胡鑫宇事件。孩子3次向家長發信号,但父母就是收不到。父母一直陷在自己的情緒裡和自己有限的認知裡,一直忽視、拒絕孩子的需求、訴求。

所以說跟父母關系不好,當沒有确認,沒有信任,沒有良好互動,他在學校裡就沒有足夠的安全和踏實感來應對外人。就會慢慢封閉,或者找一個依托、寄托,比如對孩子來說最安全有效,合适快捷的手機網絡,因為玩手機、上網讓人愉悅,不用動腦,打得好還可以升級,一次次闖關成功,孩子越來越有成就感,越來越陷入網絡。所以說我們父母要學會檢醒自己。

三、對孩子的情感忽略。父母對孩子的心理補給非常重要。親子關系裡有效互動,有鼓勵誇贊,孩子就會感受到成就感,價值感和自信。父母對孩子努力付出時的認真、勤懇給予肯定認同,這就是智慧的愛。

孩子為什麼過度沉迷手機網絡,是孩子沒有信心被父母接納,沒有信心被老師、夥伴接納,說明孩子跟父母、老師、同伴的溝通不是被肯定和認同的。

所以當孩子有情緒了,多聽少唠叨,時不時回應一下,讓孩子感受到你的重視,你在認真聽,給孩子提供一個好的情緒價值和情緒感受。特别青春期的孩子,不好說話,不好溝通,甚至有的時候是劍拔弩張,我們要學會看孩子背後的原因和動機。家長學會反省自己,反省自己在生活點滴裡,有沒有好的心态和情緒價值呢。

父母往往覺得孩子還小,還有的是時間,可十幾年一晃而過,當我們要去陪伴的時候,突然發現孩子大了。所以趁着有時間,多陪孩子,多建設夫妻關系,多創造好的家庭氛圍,輸出好的情緒價值,這是孩子一生的财富。

你的孩子會做家務嗎?這是一件全家總動員有意義的事,也是彼此陪伴的過程。孩子自己動手做飯、吃飯,味道和心境是不一樣的,做家務的孩子才會有感悟和生命力,才會更有感恩心。将來當孩子離開了父母就不會發生什麼也不會幹,什麼也幹不動的情況,孩子就會少很多的敏感、傷心、自卑。一個孩子一直被包辦、替代,它的價值就無處可施,内在就有焦躁和窒息,順風順水的孩子更容易焦躁,就是我們經常聽到的“空心病”。

四、父母關系不和睦。衆多孩子沉迷網絡,他們中大多存在家庭功能不良的問題,比如父母離異,或者家庭氛圍不好,如夫妻雙方沒有學會相互配合教育孩子,因為教育問題常常發生争吵等。家庭是孩子體驗情感,發展情商的關鍵場域。如果家庭中不能給孩子提供需要的安全感、尊重、親密和愛,孩子就有可能在網遊中逃避恐懼和孤獨,尋求安慰。

臨床最常見的情況,網絡成瘾孩子的背後是問題的家庭母離異、沖突、冷戰,或者一方工作忙碌無暇顧及孩子;或者祖輩帶養孩子,寵愛,過度保護、無限滿足孩子的需求等。

為什麼90後、00後,不想找伴、不想結婚,不想生小孩,最大的矛盾和心理症結跟父母有關,原因是家庭土壤有問題,父母本身存在問題。很多父母因為孩子過在了一起,孩子成了負擔。正因為自己在孩子時,在這個家庭氛圍中是痛苦的,所以對自己養育孩子沒信心。

所以說我們的父母養孩子,就要多建設夫妻關系,把孩子養成一個好爸爸、好媽媽。男孩就培養他尊重女性、體諒女性,引導他們自尊自愛,生活點滴中傳承健康,對家庭負責,對自己負責,對伴侶負責。如果家有女孩,就培養她朝一個好媽媽方向發展,有人情味,有人性,有溫暖,有信心。

養孩子一個好習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很考驗家長,光有愛不夠,得智慧愛,有行動有實踐。有困難、有問題了,引導孩子處理情緒,匹配認知自己的情緒。

孩子沉迷網絡怎麼辦(孩子沉迷網絡怎麼辦)3

五、父母自身手機不離手。如果孩子喜歡玩手機遊戲,不愛做家務或學習不上心,可能存在的問題是父母自身手機不離手,爸爸媽媽不是一個有趣的人。所以孩子隻能在網絡中找趣味。孩子喜歡手遊,其實手遊也是一種社交媒介,因為孩子在社交中常談網絡,如果孩子啥也不懂,對他們來說也挺難。

為什麼大人手機不離手?工作用手機是一部分原因,更多時候大家默認手機時間,才是真正自己的時間,除了工作、家庭瑣碎,家長是不是也沒有被伴侶、家人、同事所接納呢?

網絡遊戲有心理機制,隻要打的好,每過一關就會有誇、賞、獎勵,有認同和歸屬。即便輸了也不批評,一番加油打氣。反思我們的家長,當孩子成績出現波動,你有認同和鼓勵嗎?有家庭溫暖港灣的停靠嗎?

孩子把打遊戲當動力,不妨家長也學着玩,和孩子一起打,學會與孩子玩到一起,一起做事情才會有放松,不抵抗,才會有教育契機。

全面禁止孩子玩手機這是不現實的。家長的重點是如何控制時間,有沒有手機使用約定?家長要動腦子,找比指責更有方式的辦法,比如做家務,為家人付出時及時肯定鼓勵,孩子收獲的就會更多。

多發展孩子的運動特長,多培養興趣愛好的時間,讓孩子多走出去,多與人發生連接,就會減少手機網絡消耗的時間。堵是堵不住的,讓孩子有其他事情做。父母要有控制力,不能光聽孩子一面之詞,要有甄别,好說好量,尊重就會回饋尊重。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需要家長持續地包容心、耐心,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孩子沉迷手機網絡,父母暴躁抓狂,如果用強硬态度去打壓,或者好好哄着,都是行不通的。想讓孩子有所改變,父母就要有改變意識,對孩子教育盡可能多的投入時間、精力和感情,捕捉孩子身上的變化。家長們非常有必要學習一些心理學知識,科學理性的認清問題所在,并學習溝通技巧,通過自身的轉變賦能孩子找回自信。

孩子的成長和未來蘊藏在父母的點滴作為中,家長的每一份覺醒和努力,都将讓孩子人生賦予更多可能。

孩子沉迷網絡怎麼辦(孩子沉迷網絡怎麼辦)4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