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四川必須要看大熊貓和川劇。大熊貓現在越來越多,可民間傳統川劇卻越來越少,因此這也是拍攝這部電影的最大意義,要讓全世界聽到川劇的聲音”,著名演員、導演張國立在電影《活着唱着》開機儀式深情說道。
川劇主題電影 石闆灘火把劇團參演
今年5月25日,以川劇為主題,由著名演員鄧婕擔任監制,加拿大華裔導演馬楠擔任編劇導演,邬憲健擔任制片人的電影《活着唱着》在成都新都區石闆灘鎮開機。影片講述了趙麗和她的民間川劇班“火把劇團”十多年輾轉漂泊,堅守在成都鄉間演出的感人故事。
據了解,《活着唱着》的主角,火把劇團戲班成員平均年齡近半百,成員來自川劇世家或各個地方川劇團解散後不願放棄川劇的追夢人。他們大多自小學藝,盡管有人開過茶館、餐廳,賣過百貨,也做過工人,但最終還是回到不斷漂泊的鄉村舞台,重操舊業。該川劇團也被老戲迷稱為“火把”川劇團,意思是他就像一個高高舉起的火把,走到哪裡就将川劇文化帶到哪裡。
他們對川劇藝術的堅守與熱愛感動了許多人,讓越來越多的人想為民間川劇戲班做點事。2012年,成都電視台紀錄片導演趙剛在石闆灘跟團3個月,拍攝了紀錄片《民間戲班》,讓趙麗和她的劇團的故事引起關注,該片榮獲第56屆德國萊比錫國際紀錄片電影節評委會大獎。後來紀錄片大咖鄭瓊看到此片,帶到北京介紹給一群朋友,其中包括青年導演馬楠、明時代公司負責人明子以及著名演員張國立、鄧婕夫婦。
(劇團演出現場)
出生于1974年的趙小麗,戲齡長達30年。趙小麗從小喜歡川劇,13歲時便進戲班子學戲,此後随團到處演出。因為自身喜歡又肯好學,吸引了身邊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為川劇夢而奮鬥着。
然而現實生活的不易,劇團來回地到處飄蕩,分分合合,有人放棄,有人堅持。正是因為他們劇團的親生經曆,才吸引了電影劇組。因為,這就是最真實的電影題材。《活着唱着》電影描述了日益邊緣的劇團,在繁華的時代舞台上,川劇正落寞地隐去。曲裡拐彎的聲調穿透城郊鄉野日漸老去的觀衆。
舞台之上,他們是驸馬爺、狀元郎,亦或是帝王将相、書生小姐。無論現實生活多麼艱辛,在每天兩個半小時的演出中,換上一身戲服,他們精神抖擻就像是變了一個人。為自己,也為觀衆而活着、唱着。光鮮的城市劇場之外,他們行走在城市邊緣或偏遠鄉村。他們走着、唱着、活着,不隻是因為川劇是他們謀生的技能,更是因為世上有人需要這份快樂。于他們而言,川劇是謀生的手段,更是一種生活的尊嚴。
石闆灘老戲迷 自掏腰包給劇團發獎金
“小趙,我這裡有幾斤魚,還有些蔬菜,看到你們每天粗茶淡飯的,身體着不住。”2013年,劇團在石闆灘鎮演出時,96歲的鄧大爺顫巍巍地領着大包小包往劇團送。
“戲迷們真的讓我們很感動,他們送蔬菜、送肉食,有時我們生意不好時還專門出錢點戲,農村的老人收入不高,但他們有時卻大方地拿出50元甚至100元。他們的愛心讓我們很感動,大家都說,為了老戲迷們也要堅持唱下去。”趙小麗對記者說道。
據趙小麗回憶,2012年8月到2013年4月劇團在石闆灘鎮演出,2013年4月到2014年12月在泰興鎮演出。“在新都演出了兩年多,讓我感受最深的有兩點:一是新都是個戲窩子,新都有很多川劇的忠實觀衆;二是新都的戲迷都很有愛心,總是在我們最困難的時候伸出援助之手。所以電影組說要回新都拍電影時,我們都很高興地回來了。”趙小麗說。
這個劇團的觀衆雖然以老人為主,但卻不乏鐵杆粉絲。前些年,在石闆灘的一位虔誠信仰佛教的老人,幾乎每個月都給團員們發獎金。大多數老人們給劇團送油、送米,就連自家種的一把小蔥、一把青菜,也塞在摩托車後座小箱子裡帶過來。
正常情況下,劇團的演出時間,固定在每天下午2:30。從中午12點起,就有老人陸陸續續前來候場。身子骨還硬朗的,騎着電動車、四輪摩托突突地開進來。腰間别着音箱放着《荷塘月色》,背着手,晃着水杯,佝偻着步行而來,還有的拄着龍頭杖,穿着中式大褂,被中年兒子攙扶着顫巍巍踱進來。
從1980年起,團員嚴老二、嚴老五兄弟倆跟着爺爺四處演出,座唱(不表演,坐着唱)掙錢。那時門票是1角錢,紅火時能有觀衆1000多人,“十裡八鄉的,點着火把就來了”——“火把劇團”的稱呼即部分來源于此。
“火把劇團”的另一含義是,劇團一定要有演員願意唱、有觀衆來捧場,就像有人舉起了火把,火焰才能不熄滅。鐵杆粉絲也支撐着趙麗的劇團唱下去。
劇團有自己獨特的生存方式,在鄉鎮上及城鄉結合部,租下便宜場子演出。行頭簡單,聚散無時。一旦沒有觀衆,入不敷出,再行遷徙。呆在一個地方的時間,多則幾年,少則一月。他們逐觀衆而居,為生存而漂泊。趙小麗已經記不清自己走過了多少地方,她的心願就是能在石闆灘長期固定下來。
傳承川劇 不隻變臉和吐火
台前幕後,生旦淨末醜。戲裡戲外,粉墨春秋。一喜一悲一抖袖,一跪一拜一叩首。一颦一笑一回眸,一生一世一瞬休。
川劇俗稱川戲,是中國傳統戲曲劇種之一,是融彙高腔、昆曲、胡琴(即皮黃)、彈戲(即梆子)和四川民間燈戲五種聲腔藝術而成的傳統劇種,主要流行于西南地區川渝雲貴四省市的漢族地區。在唐代,川劇就有“蜀戲冠天下”的說法。清代乾隆時,逐漸形成含有高腔、胡琴、昆腔、等五種聲腔,用四川話演唱的“川劇”。川劇的名稱,始見于清末民初,時稱川戲,後來統稱川劇。
(樂師,對于火把劇團來說,也是越來越難找到了。)
高腔是川劇中最重要的一種聲腔,也是其主要演唱形式。川劇高腔曲牌豐富,唱腔美妙動人,最具地方特色。川劇分為文生、旦角、生角、花臉、醜角5個行當,尤以文生、小醜、旦角的表演最具特色,在戲劇表現手法、表演技法方面多有卓越創造,能充分體現中國戲曲虛實相生、遺形寫意的美學特色。2006年5月,經國務院批準,川劇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在川劇中,不隻有變臉和吐火。川劇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它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不應該這樣被埋沒。台上傳遞的是傳承發展川劇的美好願景。台下,有一群人正在為傳承和發展川劇暗暗加勁。
“以前我們演川劇,下面都是老人,年齡幾乎都是60歲以上的,看見老人抱着孩子來,我就特别高興,觀衆也需要年輕人呀,這樣川劇才能一直演下去。”讓更多年輕人喜歡上川劇,是趙小麗和其他劇團成員的夢想,也是本次拍攝《活着唱着》電影的目的之一。《活着唱着》就是想讓更多的年輕人看到川劇。
希望大家作為曆史的見證者,一起見證川劇發揚光大。這是一個關于傳承和發展川劇的夢想,在這個夢想中,所有人都在執著地追求着。
客家金錢闆 一位客家老人心中的曲藝
在石闆灘鎮土城村,有一位耄耋之年的老者黃飛龍,他是客家金錢闆傳人。他把客家語言與金錢闆曲藝相結合,用客家話來演唱出對金錢闆曲藝的熱愛和客家文化的尊崇。
金錢闆,是四川省的傳統曲藝品種。表演者左手執兩塊竹闆,右手執一塊竹闆擊節伴奏說唱故事。因其中兩塊竹闆上嵌有古銅錢而得名。主要流行于四川地區及貴州遵義、銅仁、畢節等地。
金錢闆的唱詞通俗易懂,段末一句略有拖腔。句型變化節奏鮮明,每句字數不限。它的唱腔是前輩藝人在川劇高腔一些曲牌的基礎上加工、改革而成。早期的演出方式都是“跑鄉場”、“扯地圈”。後來進入茶館、書場演唱。金錢闆都是一人演唱,唱詞多為節字句或十字句,方言土語演唱,唱詞通俗易懂。擊節樂器為三片9寸長的楠竹片。因三片竹片上端嵌有銅制錢,所以叫作“金錢闆”。可以打出風雲雷雨9種不同的節奏、音響。
據記者了解,今年已是88歲高齡的黃飛龍老人,早年在成都的工廠裡工作,在一位金錢闆藝人那學習金錢闆,雖然沒有正統、專門地學習,但黃飛龍老人十分熱愛這門曲藝藝術。幾十年過去了,他始終沒有放下對金錢闆的學習、練習。在這期間,作為客家人,他又創造性地把客家語言和金錢闆演唱相結合,演唱出客家人能熟悉、聽懂的曲藝故事。
在石闆灘,有很多人熱愛着戲曲藝術,他們或是戲曲的觀衆粉絲,或是自己在學習專研戲曲。如熱愛川劇、支持川劇的老年鐵杆粉絲,還有像黃飛龍老人這樣演唱客家金錢闆,熱愛曲藝的愛好者,他們都是這片土地上的客家的典型代表。
在未來,也希望和相信有更多的年輕人來關注、支持戲曲藝術的發展,弘揚傳承客家等傳統文化,使石闆灘的文化建設更上一層樓,讓石闆灘東山客家的文化名片享譽海内。
(以上部分文字内容、圖片來源于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