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杜甫詩詞小學生必背

杜甫詩詞小學生必背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0-11 19:43:53

杜甫詩詞小學生必背(古詩文學習087七年級下冊)1

望嶽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雲,決眦入歸鳥。

會當淩絕頂,一覽衆山小。

注釋

①選自《杜詩詳注》卷一(中華書局1979年版)。唐玄宗開元二十四年(736),杜甫曾在齊、趙(今山東、河北一帶)漫遊,故有此作。

②〔岱宗〕指泰山。

③〔齊魯青未了(liǎo)〕泰山橫跨齊魯,青色的峰巒連綿不斷。齊魯,春秋時的兩個諸侯國,在今山東一帶。泰山以北為齊國,泰山以南為魯國。青,指山色。未了,不盡。

④〔造化鐘神秀〕大自然将神奇和秀麗集中于泰山。造化,指天地、大自然。鐘,聚集。

⑤〔陰陽割昏曉〕山的南北兩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陰陽,古人以山北水南為陰,山南水北為陽。割,分。

⑥〔蕩胸生曾雲〕層雲生起,使心胸震蕩。曾,同“層”。

⑦〔決眦(zì)入歸鳥〕張大眼睛遠望飛鳥歸林。眦,眼眶。

⑧〔會當〕終當,終要。

⑨〔淩絕頂〕登上泰山的頂峰。淩,登上。

譯文

東嶽泰山,美景如何?走出齊魯,山色仍然曆曆在目。神奇自然,會聚千種美景,山南山北,分出清晨黃昏。層層白雲,蕩滌胸中溝壑;翩翩歸鳥,飛入賞景眼圈。定要登上泰山頂峰,俯瞰群山豪情滿懷。

賞析

《望嶽》前六句從多個角度描寫泰山之高大、壯美。正是這壯麗美景引發了詩人的攀登欲望,詩人觸景生情,以展望的姿态,想象“會當淩絕頂,一覽衆山小”的豪邁。而其中蘊含的不畏艱險、勇于攀登、積極進取的精神,直到今天仍值得我們借鑒。

古人認為五嶽中泰山最高大。這首詩扣住“高大”二字進行描寫,前六句寫望中所見,直接描寫泰山的景物,表現了泰山高大雄奇之美,後兩句用衆山的“低小”進一步反襯出泰山之“高大”。

詩的題目是《望嶽》,“望”貫穿全篇。一二兩句仰望泰山整體,中間四句仰望泰山周圍,後二句把“望嶽”轉向“嶽望”,表現出青年詩人遠大的志向和廣闊的胸懷。“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開篇以問答的形式,表明泰山的青色在齊魯廣大區域内都能望見,表現泰山雄偉闊大的氣勢。從空間看,泰山橫跨齊魯;從時間說,泰山郁郁蔥蔥,千古常青。這是從遠望的角度寫泰山的高大與曆史悠久。

中間四句寫仰望泰山所見。“造化鐘神秀”,大自然特别鐘愛泰山,一切神奇秀美的景色都集中在這裡。“陰陽割昏曉”意思是說在同一時間,山南山北明暗不同,山南是晴朗的,山北仍是黑沉沉的。“昏”和“曉”兩個天地是泰山“割”開的!“割”字寫出了泰山參天矗立的雄姿,使靜止的山峰充滿了活力。

下面兩句由靜景轉為動景。“蕩胸生曾雲,決眦入歸鳥。”泰山上面層層白雲湧現,變化多端,詩人望之,感到自己的胸中雲氣回蕩,無比開闊,詩人還目不轉睛地欣賞泰山上空歸鳥回旋,飛還山林。鳥的翺翔,勾勒出泰山“天高任鳥飛”的廣闊背景,“決眦”将詩人極目仰望時的神态描寫得活靈活現。寫望時的這種全神貫注,浮想聯翩,襯托出泰山的雄偉壯麗及其令人震撼的力量。

詩人仰望泰山極頂,層雲變幻,歸鳥翺翔,不禁産生了一種登山的渴望。“會當淩絕頂,一覽衆山小。”青年杜甫決心有朝一日登上泰山絕頂,俯視群山而小天下。“會當”“淩”表現出登臨的決心和豪邁的氣概,貼切傳神。這是詩人樂觀自信、積極向上精神的形象體現。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