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了,播了,《慶餘年》終于播了。
豆瓣一開分7.8,現在已漲至8.0分。
這一分數足以見證其口碑,但看了下豆瓣短評,褒貶不一。
不喜歡的,說它服化道low如于媽制作的雷劇。
呃。
服化道雖說比不上《長安十二時辰》,但沒到看不下去的地步。
喜歡的(比如我),大誇——笑點多、人物鮮活、王倦牛逼。
甚至還說上了,“倦,國産劇有你才了不起!”
上次聽到這話,還是在陳凱歌導演的《妖貓傳》裡,楊貴妃對着李白說:大唐有你才了不起。
這份肯定,是有點誇大,但更說明了觀衆對王倦的喜愛和認可。
畢竟,沒記錯的話,他應該算是第一個憑借自身作品上熱搜的編劇。
給一些還不知道王倦的介紹一下,他的代表作有《舞樂傳奇》、《木府風雲》、《大宋少年志》等,作品都在八分以上。
巧的是,他的作品都有一個典型特點——反轉多,騙死觀衆不償命。
本以為《慶餘年》也會反轉多多,出乎意料的是,它少了點反轉,多了點情懷。
但依然能看出王倦的風格,因為他又寫出了足夠出彩的人物。
畢竟王倦深谙此道,在他看來一個好的劇本,人物塑造最為關鍵。
當你筆下的人物被觀衆喜歡之後,你會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當觀衆喜歡劇中的人物時,即使人物沒有劇情發展,他們在說閑話,哪怕說一個小時的閑話,觀衆也願意看。
目前播至六集,我最喜歡的是兩個角色是範閑(張若昀 飾)和範思轍(郭麒麟 飾)。
以下涉及劇透。
先說我們的男主範閑,他是個有現代思想的古代人。
此處必須誇一波王倦過審鬼才,廣電不讓穿越,那就讓主角寫書,名頭還是——現代思想和古代制度的碰撞主題。
就問你膩害不膩害。
于是,在行為處事上,能處處見範閑的現代人作風。
比如,查看屍首。小小年紀,是不敢去看嗎?
呵呵,你想錯了,人家表示細菌太多,空着手太髒了,缺了副手套。(提醒:這也是個小小反轉哦)
嘤,師傅表示不知道細菌是啥
比如,有地位的古代人身邊處處跟着下人,下人挨打也十分正常。
但接受“人人平等”教育的範閑會告訴下人們,“生而為人,大家沒有什麼貴賤之分,都是一樣的,你們也應該為自己而活。”
隻是可惜了,古代的人聽不懂。
範閑的思想和古代的思想是格格不入的,但恰是這份格格不入,更能顯得範閑的彌足珍貴。
範閑會勸妹妹不要聽父親言,父親說嫁誰就嫁誰,而是要選擇一個自己真心喜歡的。
範閑看到父親罰錯了弟弟範思轍,會和父親溝通讓父親道歉,并曉之以理讓父親明白并珍視範思轍的好。
“外面跪着的是你的兒子,你或許覺得他一無是處,但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得到你的欣賞。”
看這段眼淚啪啪掉
就連呵斥起古代文人,範閑也是絲毫不落下風。
最讓我動容的還是範閑在看到母親寫下的碑,
這碑中之言,不談古代,現代的我們看起來亦同樣不過是一個美好的願景。
認清現實的範閑留下了無奈的喟歎:這是要改變整個時代啊,何其宏大的夢想,我到今日才明白你當年因何而死。可是我不能繼承你的夢想。
但其實,範閑還是在默默努力去讓這個世界更好一點。
他碰到遭受了冤屈的滕梓荊,看到了滕梓荊身上的一點點好,他就願意不求回報地幫忙。不帶一點點考慮。
範閑心中是有着自己的一套标準,并嚴格執行地生活着,而他的這套标準又是那麼地“偉光正”。
讓人不得不愛上。
雖然顔值過低被封為全劇最醜......
接下來,再和大家說說郭麒麟飾演的範思轍。(沒錯,大家都想到了範思哲)
範思轍大概是影視劇中第一個愛财卻不令人讨厭的角色了,甚至可以說,愛财得過于沙雕過于可愛了。
範思轍初登場和範閑的一番(碾壓)交流,分分鐘可以見識到範思轍的“傻乎乎”。
他竟然真的能糾結“我命令下人打我,下人聽命令是打了我,不打我就是不聽命令”的矛盾。
傻,不下這命令啊!
一個大少爺,頤指氣使,結果原來是個二吊子。
作為要争家産的一份子,他也上不來心。
娘讓他和範閑鬥,他表示要錢,沒有錢就鬥不過,鬥不過。
一發現個賣書賺錢的生意,便興奮得過頭,沉浸于賺錢的快樂當中。
算術非一般得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啊~
不難怪,網友留下了這樣的評價:喜歡範思轍,我就可以叫你一聲姐妹。
除了範閑、範思轍,别的人物也有其華章。
陳道明飾演的皇帝,能說出凡夫俗子和皇家血脈一樣,都是一雙手一雙眼睛,都是一個普通人。
他還指出古代宮廷的繁瑣禮教、律法森嚴隻不過是上位者想在人心裡搭建高台,讓人們尊敬他而已。
至于冷峻的現實“在這個世界,沒有黑白,隻有貴賤”,也讓受了冤屈的滕梓荊戳了戳。
就像王倦說得那樣,人物活了,觀衆才願意追。這回,我是徹底愛上了。
至于服化道,差了點意思,可以批評,盼望下次能看到這方面的進步。
但如果因為服化道就不看這部劇,我是覺得可惜了。
看劇還是要看裡,殼永遠是個輔助作用。
就像人一樣,長得好看,心地卻陰暗,你能喜歡嗎?
最後,送個彩蛋給你們。
達康書記這回變成了“陳萍萍”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