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都恒大拍地?(文/張志峰 編輯/馬媛媛)9月9日中秋節前夕,廣州市第三批集中供地名單出爐 ,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花都恒大拍地?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文/張志峰 編輯/馬媛媛)9月9日中秋節前夕,廣州市第三批集中供地名單出爐。
觀察者網從廣州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獲悉,本次共推出20宗土地,占地總面積208萬平方米,包含多宗核心區高質量涉宅用地,總起拍價高達538.54億元,接近該城前兩批集中工地收入總和(約550億元)。
廣州11區中,此輪供地隻有越秀區暫時斷供,海珠、南沙、花都3個核心區均有3塊土地提供,中心五區占比達到一半。
且為了調動房企參拍積極性,部分重新挂牌地塊明顯降價,包含2宗此前流拍地塊以及恒大足球場、華夏幸福新隆沙地塊退地後重塑,注定将成為全行業關注熱點。
行業普遍認為,廣州此次土拍幹貨滿滿,且價格誠意十足,吸引了不少央企與大型國資房企目光,比之前兩批土拍應當可以取得更好成績。且中秋節前釋放信息,亦有助于幫助樓市加速複蘇。
187億元刷新今年全國總價地王
其中,位于荔灣廣船區域的芳村大道南以東地塊,起拍價高達187.6億元,成為今年全國範圍内土拍總價最高地塊,也是廣州供地史上總價第二高地塊,僅次于亞運城(2009年出讓,起始價165億元,成交價255億元)。
資料顯示,該地塊為二類居住用地兼容商務(商業)用地及其他交通設施用地,地塊總面積為40.02萬平方米,其中可用建設用地面積13.07萬平方米,計算容積率建築面積接近100萬平方米,挂牌起始價187.6億元。
按照起始價與全部計容面積計算,該地塊樓面價僅為1.915萬元/平方米,相較于荔灣廣船區域約6萬元/平方米的均價而言,絕對稱得上一塊肥肉。且從項目體量和屬性來看,不久後将成為下一個廣州地标建築。
該地塊最高限制地價215.74億元,超過最高限制地價後,停止網上競價,改為搖号确定競得人。
然而最終該地塊花落誰家尚不得知,但毫無疑問的是,想要拿下這一地塊,隻有商業運營、基礎設施建設、整體設計布局、強大資本等各方面綜合實力過硬的頭部房企方有實力。
有行業人士猜測,唯有包含華潤在内的央企有這方面興趣與實力。
因為地塊雖好,配建及自持等各方面要求也不少。
項目建成後,競得人須在商務(商業)地塊自持商業商務物業不得低于計算容積率建築面積18萬平方米,自持物業的自持年限不少于10年。
競得人須配建辦公物業計算容積率建築面積5萬平方米(以不動産登記建築面積為準),配建辦公物業建成并通過相關部門驗收後,由廣州市荔灣區人民政府指定單位按2500元/平方米的價格回購。
還需要按規劃條件負責建設市政道路用地、綠地用地,并與項目主體同步建設、同步驗收,建成竣工和驗收合格後無償移交廣州市荔灣區人民政府指定部門。
此外,位于客村闆塊的廣州大道南788号一期AH031525地塊,在客村地鐵站周邊,接近4萬元/平方米的起拍價,同樣受到關注。
該地塊起始價12.17億元,計算容積率建築面積不超過3.07萬平方米,全部為普通住宅用地。
其競價規則中,除了城市道路、綠地等方面的配建要求之外,還包含2704平方米配建政府性統籌用房,該政府性統籌用房建成并通過相關部門驗收後,無償移交給廣州市海珠區政府指定單位。
4宗回爐重啟,恒大足球場地塊也在其中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供地不少熟悉面孔被“回爐重造”,再次挂牌出讓。
其中,天河區育新街南側AT0304011-1地塊和白雲區小坪村AB2711014地塊均為第二次集中供地中流拍的地塊。
公開數據顯示,天河區育新街AT0304011-1地塊第二輪集中供地挂牌起始價約為24.42億元,本次約為20.67億元,價差約3.7億元。
白雲區小坪村AB2711014地塊上一輪集中供地,挂牌起始價約為13.65億元,本次約為10.67億元,價差約2.98億元。
而真正吸引業内目光的是荔灣區珠江隧道口以西、珠江以南 AF020112、AF020119地塊。
不過在2年前,這塊土地還屬于河北房企華夏幸福,2020年6月其以68.39億底價拿下荔灣新隆沙六宗地塊。
然而此後不久,華夏幸福暴雷,地塊也随之被退回,且拆分為兩大單元。本次出讓地塊正是其中之一,為包含配建安置房的商住綜合用地,總起拍價38.58億,占地面積13.3萬平方米,計容建築面積20萬平方米。
最終,該地塊花落誰家成為各家關注的焦點。
另一宗被行業熱議的地塊為番禺區謝村居住及商業商務地塊,正是恒大足球場所在地。
2020年4月,恒大以68億元底價獲取的番禺謝村體育設施和産業配套地塊。本次挂牌地塊為其商業與住宅部分,不含原有的産業部分,起拍價31億元,同樣是良心價。
但據未經證實的市場傳聞,該地塊可能正在面臨較為複雜的債務問題,大概率将由廣州城投接盤。
停工中的“恒大足球場”
“競自持”規則首次取消,改為搖号
競拍規則方面也有調整,過往“競自持”規則被首次取消,改為搖号“拼手氣”。
所謂竟自持,是指當報價達到最高限制地價後,競買方式轉為競企業自持商品住房建築面積,該部分面積不可作為商品住宅出售。會增加房企的拿地、運營成本。
取消後,地塊價高者得,當多為競标人達到15%的封頂溢價後,便通過搖号方式确定最終得主。
此外,上一輪還有海珠鋅片廠地塊特殊保留,此次全面開放。
另有一些為地礦“量身定制”的出讓條件,如天河區的瀝青攪拌廠地塊,要求競得人負責土壤修複等條件。
而禁用“馬甲”、嚴查資金來源、15%封頂溢價率、20%保證金等規則不變。
特别是體驗了“馬甲”對于搖号公平性的破壞力之後,各地幾乎都将其視為必禁選項之列。
廣州競标規則中明确表示,同一名申請人隻能進行一次交易申請(含聯合申請)。自然人及由其擔任法定代表人的法人或其他組織,或者同一法定代表人的法人或其他組織視為同一名申請人;凡與申請人之間有參股、控股等關聯關系的法人或其他組織,也視為同一名申請人,但申請人的母公司為上市公司的,該上市公司的非控股股東除外。如申請人違反上述規定的,出讓人有權單方面取消申請人競買資格,已簽訂土地出讓合同的,有權單方面解除出讓合同,競買保證金不予退還。
需要指出的是,有熟知本地樓市的房企人士向觀察者網分析稱,作為四大一線城市中對于土地财政依賴程度最高的城市,廣州今年前兩批集中供地結果并不理想,不少二線城市都有國資兜底,保證不會流拍。
廣州推出地塊質量和數量并不差,卻不僅出現多地流拍,且對于外來房企吸引力明顯不足。因此此次土拍有意調低土地價格與出讓條件,放出了更多熱門地塊存貨,以期吸引更多投資者目光。
數據顯示,廣州2021年,首次執行集中供地全年入賬超1777億元;而2022年前兩批集中供地僅收獲土地出讓收入550.6億元,為去年全年31%。
在克而瑞廣佛區域首席分析師肖文曉看來,目前廣州一二手房市場都已經顯露築底回穩的迹象,特别是二手房市場作為先行指标,已經連續5個月維持在7000-8000餘套的水平。廣州第三批次供地選擇在樓市傳統的“金九銀十”節點推出,亦有利于調動樓市需求入市的熱情,開發企業應緊抓時機,加大推貨和營銷的力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