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T法則是影響用戶行為的視覺設計方法,分成三個環節:借助共鳴元素,抓住用戶的感知;借助吸引力元素,強化用戶的興趣;借助行為導向元素,引導用戶進行操作,并建立産生行為的暗示效果。本篇文章對第一個環節中的“共鳴元素”展開了分析探究,希望對你有用。
哲學家喬治·貝克萊構造了近代第一個主觀唯心主義哲學體系,他提出了“存在即是被感知”,這個觀點常被當成主觀唯心主義的代表。
簡單來講,貝克萊認為:隻有感知到的,才是存在的,不被感知的,就是不存在的。
這個觀點對于互聯網産品是适用的。
我們所做的功能,隻有被用戶感知到,這些功能才是真的存在, 而不被感知到的功能,就是不存在的。
盡管已經被實現出來了,已經屬于可使用的狀态了,一旦處于“無感知”的狀态,這些功能就依舊是“不存在”的功能,依舊是“無效功能”。
“存在”,還是“不存在”? 這是一個有趣的問題。
“自動過濾”的新特性現在,是一個信息泛濫的時代,每一位用戶都能接觸到大量信息,在無數次與信息接觸的過程中, 對信息本身以及信息的表達方式都不再感到新鮮的情況下,逐漸形成了一種類似“自動過濾”一樣的本能反應。
一方面,是因為多次接受信息形成的習慣,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減少大腦對信息處理的負擔。
“自動過濾”可以讓我們從大量信息中解放出來,隻關注到那些自己想要關注到信息。
即使是常見的banner位,在最顯眼的位置,即使用戶一定會看見這個信息,但也會被自動過濾掉,不會進入用戶的感知。
越是經常使用互聯網産品的用戶,自動過濾的特性就越強,經驗豐富的互聯網從業人員,會把60%以上的信息都“自動過濾”掉。
用戶使用單一産品的時間越長,自動過濾的特性也會增加,長時間使用的過程中,已經形成了需求達成的最短路徑,過程中的所有無關信息都會被自動過濾掉。
自動過濾是現代互聯網用戶的一種特性,是在互聯網早期所沒有的一種現象。
這個特性導緻許多功能即使存在,但也無法被用戶感知,他們被用戶“自動過濾”掉了,被迫成為了一個“并不存在”的功能。
同時,這也是産品從業人員面臨的一項新挑戰,不論是成熟的産品,還是新的産品,都需要思考如何攻克“自動過濾”的特性,影響用戶參與到新業務,新功能當中。
存在即被感知,不被感知,就是不存在。
我們不妨做一個小測試,看一下自己的潛意識是不是也在過濾信息:
這裡有十個職業:A.售票員,B.營養師,C.藥劑師,D.經紀人,E.航天員,F.貨運司機,G.樂師,H.産品經理,I.程序員,J.設計師。
現在,默數十秒,回答下列三個問題。
共鳴現象
- 你還記得哪些職業?
- 哪些職業被你“過濾”掉了?
- 為什麼你會記得這些職業?
心理學将情感共鳴定義為:他人情感表現刺激作用下,引發的情感相同或相似的反應傾向。
這個現象在生活和工作中随處可見,當我們發現同事犯了一個錯誤,并且這個錯誤自己也曾經犯過時,就會觸發情感共鳴,當産品同事做的需求沒有得到用戶使用時,也會聯想到自己曾經做的需求也沒有用戶使用,不僅能夠感受到對方的不甘與沮喪的情緒,自己也會産生類似的不甘或者沮喪的情緒。
這是一個能夠拉近用戶關系的有效策略,也是能夠縮短與用戶之間的距離的有效策略,早已在銷售,營銷策劃,推廣,運營等與用戶密切相關的行業當中得到了大規模應用。
即使是在商業市場,也被人們所推崇,我們認為,能與用戶形成共鳴的商業,才是有潛力的商業。
共鳴,最大的作用在于,幫助用戶給信息貼上一個“自己人”的标簽。
我們已經知道現代用戶面臨大量的信息,這是一個信息泛濫的時代,大多數用戶都會将信息劃分成兩種類型,即“與我有關系”的,以及“與我無關”的,後者,便是優先被“自動過濾”的信息。
共鳴的作用,就是給信息貼上一個自己人的标簽,向用戶額外傳達一個信号:“這是一個與我有關系的信息”。 增加信息對用戶的存在感,以此來避免信息被“自動過濾”掉。
産品也是一個與用戶密切相關的行業,借助共鳴的作用,讓“功能”貼上一個“自己人”的标簽,以此來抓住用戶的感知。
銷售等與用戶直接接觸的行業,主要是通過對自己的情緒進行放大,影響用戶産生相同的情緒,用自己的故事,用自己的表情,感染用戶,讓用戶産生與自己相同的情緒,是讓用戶與自己共鳴。
這種共鳴的方式,是産品做不到的,我們并不會與用戶直接接觸,甚至不會和用戶産生直接的對話,但産品也有自己的特殊性,我們掌握大量的用戶數據,不論是基礎屬性的數據,還是用戶在産品内的使用行為。
所以,我們與用戶共鳴的方式,是使用用戶的信息,讓用戶與自己産生共鳴。
今日頭條的廣告系統,也采用了這種策略。
我們在今日頭條經常會看到這樣的廣告:某某城市的玩家,都在玩這款遊戲。這裡的城市信息,就是用戶自身所在城市的信息。
用戶的定位信息在北京,就會推送“北京的年輕人,都在玩這款遊戲”,用戶的定位信息在深圳,文案就變成了“深圳的年輕人,都在玩這款遊戲”。
城市信息,就是這條内容與用戶形成共鳴的共鳴元素。
但這條内容,實際上,原本就是用戶自身的信息,而不是産品提供的信息。
除了城市信息,還有用戶的性别,年齡,近期産生過的相關行為,均被作為共鳴元素,被植入到廣告的内容當中,引起用戶的共鳴。
挖掘用戶自身的信息,讓用戶與用戶自身産生共鳴,就是産品裡共鳴元素的設計方法。
三種常見共鳴元素存在,即被感知,不被感知,即不存在。
共鳴元素的設計,是為了避免信息被用戶自動過濾掉最底層的信息,還是強化用戶對信息的感知,借助共鳴,強化功能對用戶的存在感,避免成為一個“不存在”的功能。
我們嘗試将共鳴元素放入具體的案例場景中,認識一下三種常見的共鳴元素:
案例背景:
在一款成熟的産品裡,我們做了一個“早起打卡”的新功能,這項功能需要用戶支付10元報名費用,早上6點起床打卡後,即可全額退回報名費用,如果沒能在6點鐘打卡,報名費用将會進入獎金池,平均獎勵給打卡成功的用戶。
基礎版本的産品原型設計如下:
現在,我們需要借助增加共鳴元素,加強用戶對這項新功能的感知。
1. 身份共鳴
身份共鳴是借助用戶在系統記錄的屬性信息與用戶産生共鳴,有多少種屬性,就有多少種應用方式。
包括定位城市,性别,年齡,職業等等。
如果用戶是一位女性,就會與“年輕女性”産生共鳴,如果用戶在北京工作,就會與“北京”産生共鳴。
男性和女性的替換,北京和深圳的城市名稱替換,隻需要讀取系統記錄下來的用戶屬性就可以實現。
有的産品裡,用戶對性别的共鳴最強,有的産品裡,用戶對年齡的共鳴最強。
身份共鳴需要準确的用戶屬性,也要進行用戶畫像和多次的測試調整,找到産品用戶群體最敏感的屬性信息。
2. 需求共鳴
需求共鳴,是借助流量入口所隐藏的用戶需求信息與用戶産生共鳴,案例中的頁面是新業務的首頁,用戶進入這個頁面,表示對入口的宣傳信息已經産生了一定的需求,此時,要做的是對需求進行強化。
如果用戶是從“一起早起”的入口進入,就可能存在抱團,組隊這樣的團體需求,此類型需求也會和“人數”,“規模”産生共鳴。
有的産品存在多個流量入口,需要對這些流量入口進行分析,可以選擇流量入口的共性作為需求共鳴的元素,也可以選擇流量較大的入口作為需求共鳴的元素。
需求共鳴是建立在入口轉化率較為理想,但最終參與率不理想的情況下,如果流量入口本身的轉化率較差,就不太适合需求共鳴的方式了。
3. 欲望共鳴
欲望共鳴,是借助對人性的理解,用最直接的方式刺激人們的欲望,大多數人的欲望是相同的,且是可以反複使用,永不滿足的。
最常見的欲望,便是對金錢的貪欲,這是人們最普遍的欲望,很多電商産品,或者大規模的産品都會借助對金錢的貪欲 與用戶建立基于欲望的共鳴。
但一些垂直的産品,也會有自己特殊的欲望,要找到與自身産品相符合的欲望,微信讀書更多借助的是人們的求知欲,而收集欲在遊戲中比較常見。
欲望的範圍很寬,人有非常多的欲望,不僅僅是金錢貪欲,求知欲,收集欲,還有社交欲望,榮譽欲望,地位欲望等等。
現在,你是否已經知道“共鳴元素”的設計方法以及設計原理了呢?
共鳴元素的目的在于吸引用戶的感知,讓用戶能夠感知到産品或者功能的存在,設計方式不僅僅是身份共鳴,需求共鳴和欲望共鳴,還有行為共鳴(與用戶的曆史行為關聯),關系鍊共鳴(與用戶的好友關聯)等等。
我們隻需要謹記核心原理:使用用戶自身的信息,讓用戶與自己共鳴,從數據庫裡,從産品定位裡,從用戶畫像裡,找到屬于用戶自身的信息,再進行分析和測試,找到覆蓋面積較大的,用戶的共鳴相對較強的信息,作為信息選型,再進行共鳴元素的設計就好。
接下來,我們将會探讨用來強化興趣的“吸引力元素”。
#相關閱讀#
産品經理不可逾越的3個底線
影響用戶行為的視覺設計方法:CST法則
#專欄作家#
枯葉,枯葉咖啡館。人人都是産品經理專欄作家。9年經驗産品經理,3年産品總監經驗。擅長數據增長,商業模式。曾孵化過千萬級用戶規模的創業産品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産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CCO協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