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越王勾踐失傳多少年的劍

越王勾踐失傳多少年的劍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18 14:15:08

相信大家都對卧薪嘗膽的故事不陌生,越王勾踐為了不消磨向吳王複仇的志氣,每日早起後都強迫自己嘗嘗苦膽,因此而發憤圖強,攜全國人民共同艱苦奮鬥,最終一舉打敗了吳國,一雪前恥。而勾踐的身邊曾有一柄寶劍,時隔2500年随越王墓一同出現在我們的面前。凡事凡物都經不起時間的考驗,可它被發掘出來時,竟然幾乎無鏽,這是因為什麼呢?

越王勾踐失傳多少年的劍(越王勾踐劍曆經2500年卻鏽迹罕見)1

1965年12月,湖北省荊州市江陵縣川店鎮望山村的一處,村民們為減緩當年難得一遇的旱災帶來的影響,正熱火朝天地修建水渠,希望能将荊門漳河的水引到田裡去。挖到一半,就發現有一處與衆不同的土層,土質疏松,明顯有曾被挖動過的痕迹。由于當地曾發現過不少的古墓,村民們便認為這裡怕不是也存在古墓,于是火速向上邊遞交了申請。

越王勾踐失傳多少年的劍(越王勾踐劍曆經2500年卻鏽迹罕見)2

不久,考古隊伍前來調研和勘察,确定了這片地區确實存在古墓後,便開始進行保護性挖掘。在挖掘過程中,發現古墓形成于2000多年的楚國,并且初步估計這其實是共有50多座墓穴的古墓群,于是考古人員就把這裡命名為"望山楚墓"。後來,考古隊伍在一号古墓中發現了一把裝在漆木劍鞘裡的青銅劍,通過古墓中其他陪葬文物的記載,他們确定了這把青銅劍便是春秋時期越王勾踐的自用劍,即"越王勾踐劍"。

早前北方打仗多以車戰的方式進行,遠距離時會搭配弓箭射擊,而近戰則更多是用戈戟等長武器。可最早被鑄造用來戰争用的佩劍一般隻有20-30厘米的長度,所以短小的劍很難派上用場。而南方河流衆多,沒有平緩的土地所以車戰也難以施展,所以短劍便成為了步兵的常備武器。所以在春秋時期,能有如此精妙的鑄劍技術的,就隻有位處南方的越,吳二國了。

越王勾踐失傳多少年的劍(越王勾踐劍曆經2500年卻鏽迹罕見)3

越王勾踐劍也是一柄打造十分精良,外觀十分漂亮的寶劍,而且出土時依舊鋒刃銳利,完好如新。其劍長55.7厘米,劍寬4.6厘米,劍柄長8.4厘米,重875克。勾踐劍的劍首被外翻成圓箍狀,内裡鑄造有間隔直徑僅0.2毫米的11個同心圓,整個劍身都裝飾有規則的黑色菱形的暗格花紋,同時劍柄和劍刃相接部分也用漂亮的寶石鑲嵌出了精緻花紋,正面是藍色琉璃,而背面則是綠松石。靠近劍首的地方,刻有錯金鳥篆銘文以示劍的所有者,即"越王鸠淺自作用劍"。這裡的鸠淺是越王勾踐的本名。

越王勾踐失傳多少年的劍(越王勾踐劍曆經2500年卻鏽迹罕見)4

《周禮·考工記》中有記載當時主要使用的幾種武器的制作配方:四分其金(即青銅),而錫居一,謂之戈戟之齊;三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大刃之齊。作為知名青銅器的越王勾踐劍也不例外。1977年12月,它被送到上海複旦大學的靜電加速器實驗室,交給專家進行科學測定。測定結果顯示,這柄青銅劍的主要成分确實為青銅和錫,并摻雜了少量的鉛、鐵、鎳和硫等物質,同時劍身上黑色菱形暗格花紋也發現了硫物質,判定為經過硫化處理。而劍刃的打磨技術精細的甚至達到了現代精密磨床的水平。

越王勾踐失傳多少年的劍(越王勾踐劍曆經2500年卻鏽迹罕見)5

越王勾踐劍其實并不隻因為他造型精美,和鋒利如初而讓人感到驚豔,它還有另一個能讓人驚歎的特點,便是千年來幾乎沒有鏽蝕的痕迹。湖北省博物館,省考古所研究員後德俊曾發表文章表示,越王勾踐劍出土時并不是絕對無鏽,隻是其鏽蝕的程度人們難以看出,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而出土後,劍的表面已經沒有出土時那麼明亮,便說明現在這樣好的保管條件都難以保證絕對阻止它的鏽蝕進程。所以未出土的越王勾踐劍到底是如何保證幾乎沒有鏽蝕的呢?

越王勾踐失傳多少年的劍(越王勾踐劍曆經2500年卻鏽迹罕見)6

作為青銅劍,它的含銅量高達80%-83%。而銅恰好是十分不活潑的金屬,在普通條件下基本不會發生什麼反應,而使劍身不那麼容易生鏽。不過青銅器并不是全都沒有鏽迹的,在墓葬中使青銅器發生鏽蝕的一般有這幾點:都是在潮濕條件中,隻要有空氣或氧氣存在,便會發生鏽蝕,生成銅鹽;或者和其他金、銀等貴重金屬接觸,會産生電化學的腐蝕;再比如和硫或含有硫的物質接觸,會生成銅的硫化物質。所以勾踐劍并不隻因為這個自身原因就得以不會鏽蝕,還有以下這幾個重要原因。

越王勾踐劍是1965年的冬天在一号墓室内棺中被發掘出來的,插在墓主人左邊的髹漆的木質劍鞘中。而這座古墓被深埋地下,并且墓葬采取了一椁套兩棺的形式,椁室的四周用了一種質地細密的白色黏土來堵塞,這種白黏土被史學界稱為"白膏泥",緻密性良好。再加上墓坑的上部有夯實的填土等原因,墓室裡基本能算得上是一間密室,隔絕了墓室内外的空氣交換。現代科學證明,在完全無氧的環境中,即使在中性或微酸性的水中,金屬都不會生鏽。這便是越王勾踐劍不鏽蝕的重要原因之一了。

越王勾踐失傳多少年的劍(越王勾踐劍曆經2500年卻鏽迹罕見)7

而且望山一号古墓是在現代荊州附近的漳河二幹渠上被發現的,地下水位較高,由此可知墓室曾長期在地下水中浸泡。地下水純淨,酸堿性不大,所以基本算得上是中性,對古文物的影響較小,由墓室中其他出土的精美漆木器保存良好這點就足以證明。浸泡在地下水中,與氧氣的接觸更是幾乎不可能,所以這便是越王勾踐劍不鏽蝕的重要原因之二了。

上述的三點原因結合起來,使越王勾踐劍發生鏽蝕的可能性降至最低,所以它才能在2500多年中保持着原有精美的模樣,最後呈現在我們的眼中。

越王勾踐失傳多少年的劍(越王勾踐劍曆經2500年卻鏽迹罕見)8

誰可想,沉睡在墓室中的越王勾踐劍逃過了自然的侵害,卻沒逃過出土後人為不小心的破壞。1994年8月,它作為中華文化的代表被出借給新加坡進行展出,可是由于展會工作人員一時疏忽,使一塊玻璃片卡在劍刃上,使劍身上出現了一條長0.7厘米,寬0.1厘米的擦痕,算的上是"輕微損傷"。

越王勾踐失傳多少年的劍(越王勾踐劍曆經2500年卻鏽迹罕見)9

因此越王勾踐劍在2019年3月20日被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覽的文物,至此,要是想見證這把擁有"天下第一劍"美譽的青銅劍,隻能到湖北省的省博物館去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