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生命時報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心内科主任醫師 盛 力
大量臨床研究證實,血脂異常是引起心腦血管疾病、消化疾病及内分泌疾病等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尤其對于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發展起着重要作用。控制好血脂,能夠顯著防止上述疾病的進展。常見的血脂指标,主要為甘油三酯、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極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載脂蛋白及脂蛋白a等。
人們日常生活中提及的血脂,多指血清中的膽固醇,對于甘油三酯的關注較少。實際上,甘油三酯水平與心血管疾病進程密切相關,而且它和膽固醇的組成不同,用藥也不相同。臨床上常用的他汀類藥物主要作用是降低膽固醇,但對于甘油三酯的抑制作用欠佳。近年來,多項臨床試驗證實,貝特類藥物單藥或聯合他汀治療可有效降低甘油三酯,并減少心血管事件的發生風險。
甘油三酯的主要功能是供給與儲存能量,還可固定和保護内髒器官。其來源主要有兩種,一是腸道會吸收食物中的脂肪,将其轉為甘油三酯;二是人體肝髒及脂肪能自主合成甘油三酯。人體血脂水平受年齡、性别和飲食的影響,其中甘油三酯的水平一般由遺傳和生活環境因素共同影響。有相當一部分患者即使合理控制飲食,也會因自身代謝甘油三酯能力降低而升高。後天因素多由于飲食中含大量脂肪,或繼發于其他疾病,如糖尿病、甲狀腺功能減退、腎病綜合征及胰腺炎等。甘油三酯的正常參考值為0.45~1.69毫摩爾/升。我國2007年發布的《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判定标準為:
對于病因明确的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應針對病因治療。首先要改善生活方式,若一段時間的飲食控制和運動仍不能達标者,再建議藥物治療。此時患者應用藥物的原則是:當患者的甘油三酯水平≥5.6毫摩爾/升時,應優先考慮貝特類藥物;對于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及高危人群,經過2~3個月生活方式改善以及他汀治療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已達标,但甘油三酯≥2.3毫摩爾/升時,應考慮加用貝特類藥物;一般建議用藥量為每天口服非諾貝特0.2克。
貝特類藥物的不良反應主要是肝功能受損和橫紋肌溶解,患者在用藥初期每隔4~8周應複查肝功能和血肌酸激酶水平。若轉氨酶升高超過正常水平3倍以上,或肌酸激酶升高超過正常水平5倍以上,應暫停用藥。值得注意的是,吉非貝齊聯合他汀治療時,發生橫紋肌溶解和肌病風險高于非諾貝特,在進行藥物選擇時需要慎重。
本文來自【生命時報】,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