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老師發來消息,說兒子講話粗魯,侮辱女同學,還不承認錯誤,希望家長回家“好好教育”。我趕緊回複說,“給老師添麻煩了。等放學了解情況後,再和老師溝通。”
消息發出去了,我心裡既不安又疑惑。
兒子今年十歲,性格活潑外向不假,但從沒聽他說過髒話,更别說侮辱人。難道在家和在學校表現兩樣?
放學一接到兒子,我馬上闆着臉問今天發生了什麼事。
兒子說班上新轉來了一個女同學,排隊交語文作業時,正好站在他座位旁。他瞟了一眼女同學的作業本,主動打招呼,誇同學造的句子騷氣。
結果女同學把話告訴了班主任,班主任要兒子道歉,可兒子不願意。
聽完兒子簡略叙述後,我基本弄明白了事情原委,心想這孩子就是平時網絡段子看多了,本身一知半解的年齡,半生爛熟的詞都敢胡亂瞎用。
2.要誰覺得?
“以後你不許上網了,看看你都學了些什麼?瞎學瞎用。别人家孩子誰像你這樣老惹麻煩?”
兒子不說話。
“再說了,這件事就是你不對,你道歉一下不應該嗎?”我心裡還在生着兒子氣。
兒子這時淚花忽然閃出眼睛,聲音也哽咽起來,“我怎麼不對了?我根本沒有侮辱人,為什麼一定要道歉?”
看着兒子倔強又委屈的小臉,我猜想老師也許已經說過嚴厲的話,現在我又這麼吼他……
我聲音軟下來,牽過他的手,“那媽媽先和你講一講為什麼要道歉,好不好?”
兒子點頭。
“記得黃曉明那句‘我要我覺得,不要你覺得’嗎?你說女同學造的句子 ‘騷氣’是誇獎,那是你覺得。可是女同學聽了之後,覺得刺耳,感覺被冒犯,這時候你就要道歉,就該以 ‘她覺得 ’為準,不管你是有心還是無心。”
兒子被繞暈了,想了一會兒,才說好像有點明白了。
“那媽媽再舉個簡單點的例子。你在路上跑,無意撞疼了人,你說你是無意,你說你感覺隻是輕輕地,應該不疼,這時聽誰的?要不要道歉?”
“要。”兒子說。
“你說的這個詞确實不适合在女同學面前說,現在很多網絡詞語衍生出來就是奪人眼球,或者惡趣味。媽媽不嚴格限制你使用平闆和網絡,是為了讓你有機會多了解點課本外的東西,網絡内容良莠不齊……”
“什麼……不齊?”
“就是有好又壞的意思。你一定要學會自己判斷,不能什麼都抓過來就用。實在心裡沒底,不确定該不該說,媽媽給你個建議:不說。”
“知道了。”
“那明天好好和女同學說聲對不起。老師那裡,媽媽去說明情況。”
“媽媽……我其實和老師解釋的,可是沒說完,老師說我越描越黑。”
3.“别人家孩子”
我心裡有點明白兒子為什麼不肯道歉了。這孩子性格倔,有時認死理,如果話軟着說,倒又好辦,不然就一倔到底。典型的“吃軟不吃硬”。
但學校是個“小社會”,會遇到各種性格的同學和老師,沒人會特意迎合你。遇到被說“越描越黑”的時候,也得自己面對、消化。
我不由自主歎一口氣。
不光是孩子不想長大,其實我們做家長的,這種時候也會萌生出孩子不要長大才好的願望來。這樣他們就能一直在父母的庇護下,不會委屈,不用堅強……
“老師不是刻意針對你才這麼說的。也許老師那會兒忙,沒聽清楚。你想,媽媽就你一個孩子,還會急躁、沒耐心;老師對着一個班五十個孩子,個個有事報告,老師要多少份耐心、多少時間?你試着換位思考,就能多點體諒。”
“媽媽,對不起。我以後注意。”
“為什麼想和媽媽說 ‘對不起’呢?”我問兒子。
“媽媽工作也很忙很煩,我還……你說别人家孩子都不惹麻煩。”
我一時語滞,這小子一面和我說對不起,一面還不忘“申讨”我剛才拿“别人家孩子”說事兒呢!
孩子應該都不喜歡那樣被比較吧?
“媽媽下次注意。不過就算媽媽那麼說,也是說 ‘别人家孩子’ 的行為,不表示媽媽愛 ‘别人家孩子’。媽媽愛的永遠是你啊。”
“媽媽我也愛你。”
4.任重道遠
闆着臉開始,嘻嘻哈哈結束。
做父母的卻也隻是暫時松口氣,心裡并不真輕松。
一個孩子從出生到長大,每個階段都有煩惱和問題。
小時候,回答左一個右一個“為什麼”;大一些,面對的問題更多更棘手,而父母偏偏是要給出實際操作方案的人。
比如上學前,我們教育孩子該如何和同學相處,可以籠統說“寬容、友善”。
可進了學校,遇到的就是“同學不喜歡我怎麼辦”、“同學故意欺負我,我要不要還手打回去”等具體問題,這時,四字法則就幫不了孩子了。
又比如網絡這件事,現在多少孩子的課外班是用網課形式進行?彈幕随時可能跳出“新奇語言”,想攔都攔不住。
而今天教了有些話不适合說,明天又會出現什麼問題?
隻想說,現在的家長真不容易當,羨慕下别人家孩子省心有錯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