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及翻譯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說,三人行走路上,其中一定有我可以學習的老師,選擇他們善的地方而學習,看到他們不善的地方就自己改正。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曾子說:士不可以不弘大堅毅,因為任務重大而道路遙遠。以天下歸仁為已任,(任務)不也是很重大嗎?(任務很重大);死以後才停止,(道路)不也是很遙遠嗎?(道路太遙遠)
課程指導
1. 這裡的學習,是指德行上的學習,還是知識方面的學習?孔子覺得完善自己的德行重要嗎?你覺得怎麼做可以完善自己的德行?
2.後代儒生尊孔子為聖人,但孔子卻覺得自己德行上有不完善的地方,為什麼呢?孔子覺得真正的聖人是怎麼樣的?
3.孔子是文化王者,但他并沒有瞧不起别人,還很謙虛,說三人行必有我師。你覺得自己謙虛嗎?舉兩個生活中謙虛的例子,一個是自己的,一個是别人的。
4.我們可以向德行不好的人學習嗎?學什麼?怎麼學?
5.請說說在孔子所處時代,貴族是怎樣劃分等級的?士階層在貴族中主要任務是什麼?
6.曾子認為士是家臣嗎?他覺得士階層的理想目标是什麼?他自己是怎麼做的?會因為自己貧窮而忠信于不仁德的君主嗎?
7.為什麼曾子認為士階層在當時的環境下,以天下歸仁為己任的理想,是任務重而有很長的路要走,一直要堅持到死呢?
論語第30節提問
1.孔子教育有兩方面的内容,分别是什麼?各舉出一個例子。你認為這兩方面的内容,哪一個更重要?
2.三人行必有我師,你是怎麼理解的?如果你考了全班第一還需要向其他小朋友學習嗎?為什麼呢?
3.孔子雖然是文化王者,卻常常擔心自己德行有不完善的地方。小朋友,德行和文化知識,你認為哪個更重要?為什麼?
4.小朋友們,後代的儒生都将孔子視為聖人,但是孔子他自己從來不敢稱自己為聖人,這是為什麼呢?你認為什麼樣的人才能稱之為聖人?
5.請說說在孔子所處時代,貴族是怎樣劃分等級的?士位于哪一等級?他們有着怎樣的理想目标?
6.如果穿越回古代,你遇到一個為政不仁的君主,給的條件很優厚,你會不會為這樣的君主服務呢?如果以後我們長大了,遇到了為富不仁的老闆,那麼我們還要為這種老闆做事嗎?為什麼?
7.小朋友,學完第30課,你最大的收獲是什麼?
論語中的成語
小課堂參考
劇本
曾子:老師講真是太好了。我以為,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子貢:說得好!我理解子輿的意思,作為一個士不可以不弘大,而剛強有毅力。因為他們的責任重大,路途遙遠。以實現仁作為自己的責任,豈不是很重。為此要奮鬥終生,到死才可以停止,豈不是很遠嗎?仁是一種很高的境界呀,任重而道遠。死而後已,這話讓我感動。因為子輿說出了多年來,我們想說而不曾說過的話。
子夏:作為一個讀書求學的士人,應該有弘毅的氣度。我的理解就是,胸襟要大,眼光要大,意志要剛強堅毅。任重而道遠。任指任務,什麼任務?不是指吃喝拉撒生兒育女的生活,是指以求仁為己任的任務。道指道路,什麼道路?不是指從魯國到衛國,從東家到西家,是指付出生命,死而後已的一生哪。
子張:以能問于不能,可以看作是弘。臨大節而不可奪也,可以看作是毅。求仁之任當然是重任,到死方休當然是路遠。我和子輿年齡差不多大,但他對老師的教誨卻有獨特的見解,可見他是多麼的用功,這是我不如他的地方。
子貢:不知大家是否還記得,當年老師由陳國返回魯國時說過一句話。吾黨之小子狂簡,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當時老師還對自己所教授的弟子能否成才有所擔心,現在有了像子輿這樣,斐然成章的弘毅之士。作為弟子我們高興,作為老師也應該感到欣慰。
孔子:大家剛才的話,我都認真聽取了。你們評論參之所言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矣。參能做臨大節而不可奪也的弘毅之士,也可謂,朝聞道,夕死可矣。
子貢:老師說得對,我們一定要以子淵和子輿作為榜樣。仁以為己任,死而後已。
子路:是啊!仁以為己任,死而後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